湖北南漳94歲老人無償修補路邊坎牆空缺,二十年如一日

周新聊情 2024-05-02 21:22:22

一把鋤頭、一個佝偻的背影、一雙飽經滄桑的手、一條50多米長的坎牆.......在南漳縣肖堰鎮四垭村,有這樣一位94歲高齡的老人賈永信,他自願爲田間、路邊的坎牆修補空缺,一幹就是二十年。

四垭村地處偏遠山區,村道多臨山,每逢大雨過後,道路上總有從山上被雨水沖下的淤泥和石頭等雜物,容易引發交通事故,賈永信老人每當看到這一情況後,便會主動拿起了簸箕和鏟子,自願修築道路兩旁的坎牆。

肖堰鎮四垭村四組村民賈永信說:“不怕困難,不行我就用手捧,我下定決心要把這個路修好。”

據了解,賈永信老人年輕的時候就有一門砌牆的好手藝,經常幫很多村民修田坎、砌紮牆,所以對砌牆頗有心得。老人年輕時修的坎牆,曆經了六七十年都不會倒塌,到現在仍然伫立在田間。

肖堰鎮四垭村四組村民賈永信說:“這個砌牆,首先要挖好腳,把腳擱穩當,砌的時候,不能土和石頭黏在一起,因爲土裏一下雨一流失就空了,那就會倒,所以我砌的牆,幾十年,到現在還沒垮。”

筆者了解到,老人修坎牆的鋤頭和錘子都是從家裏帶來的,然後就地取材,將從山上沖落的大石頭鑿成大小相似的石塊,通過內外搭砌、上下錯縫,按照“平、穩、滿、錯”的方法,將石頭一層層鋪設碼高,一上午就修了將近一米的坎牆,使用這樣方法修築的坎牆,需要娴熟的手藝和技巧。

肖堰鎮四垭村四組村民敖光文說:“原來我看到,以爲是村裏給的什麽報酬,我問他,他說是沒有,自願的,對我思想非常鼓勵,後來我們也拿鋤頭,幫忙搞一搞。”

筆者來到老人家中時,老人戴著眼鏡正在看書,問起修牆的事,賈永信的家人告訴筆者。

賈永信老人孫子賈俊峰說:“我們當時還是比較擔心,作爲他的孫子,老爺子這麽大歲數了,視力也不太好,手腳也不方便,老爺子說沒有問題,他搞慢點,慢慢先弄,只當是平時鍛煉身體了的。”

在家人的支持下,老人二十年如一日地修路邊坎牆,深深地感染了村民,大家爲這道坎牆取名爲“小長城”。

肖堰鎮四垭村黨支部書記李玉紅說:“我們這個路擴寬之後,有碎石掉落,我們安排的有專人巡邏清掃,我們村裏一個94歲的老人,發現之後自願加入,給我們幫忙清掃這條公路,做擋牆,在這之後呢,也傳承了我們村的這個文明精神,更多的青年加入了志願組織。”

0 阅读:60

周新聊情

簡介:高級心理咨詢師,媒體人,你的情感煩惱,我幫你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