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王熙鳳親手扼殺的愛情,發人深省,解開林黛玉悲劇的殘酷現實

君箋雅侃紅樓 2024-03-25 10:02:04

❂作者:君箋雅侃紅樓

✪插圖: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簽約全網維權,抄襲剽竊搬運後果自負

王熙鳳弄權鐵檻寺,實際是秦可卿死後,她隨靈出殡夜宿饅頭庵時,受到老尼姑淨虛的蠱惑,爲三千兩銀子接手了一樁官司:張金哥退婚案。

這件案子插在秦可卿死後的事件之中,透露出非常不尋常的氣息。想要弄清楚這件案子的意義,就要從幾個方面去理解。

一,秦可卿的死代表“情終”,張金哥與未婚夫的結局就是“情終”,情不得善終。

二,張金哥與未婚夫是被李衙內幹擾而有緣無分,影射了寶黛姻緣的結局。

三,李衙內姐夫是長安知府,張金哥未婚夫父親是長安守備,軍政同僚不和睦,才是導致這件悲劇的發生。之前賈雨村與被上司參劾,林如海捐館揚州城,從小耗子偷香芋故事來看,同樣是死于揚州鹽課貪腐大案。可見當時“新舊黨爭”激烈的影子。

四,王熙鳳“包攬訴訟”,以小見大影射賈府平日之罪。

以上四點都很重要,但落在張金哥與未婚夫的悲劇,夾在秦可卿死後,林黛玉歸來之前,便關鍵影射了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感情悲劇。

❈我是君箋雅侃紅樓,爲您講述《紅樓夢》裏的那些事兒

張金哥是長安縣人士,家中也是個大財主,是淨虛來饅頭庵之前的大香客,經常來她住持的善才庵來進香。

淨虛這個老尼姑不是個好人,她把水月庵變成饅頭庵,實際是外人對其女色侍人的戲谑。饅頭庵顯然在做著半掩門的肮髒生意。

至于善才庵,既然名“散財”,肯定也是與饅頭庵一樣,是男人散財的藏汙納垢之所。

張金哥常去廟裏進香,被長安知府的小舅子李衙內撞見後非要強娶她爲妻,這事背後看似與《水浒傳》林沖娘子被高衙內欺負類似,實際上有沒有張金哥在廟中與未婚夫偷會的可能,卻是難說!

從張金哥退婚後一根麻繩結果了自己,而未婚夫守備之子聽聞她死,便也投河自盡來看很有可能。否則兩個不認識的“未婚夫妻”,如此情深義重多少有點不合常理。如果未婚夫先死,張金哥後死,在那個禮教森嚴的社會制度下,或許解釋的通。

淨虛的善才庵什麽都賺,爲男女相會提供靜室,方便有情男女私會,是確有其事的。

所以,張金哥頻頻來“上香”,遭到像李衙內這種有心人的觊觎而生出波折,更不奇怪。

這一切與王熙鳳並無關系,她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既然張家父母執意退婚要嫁李衙內,她樂得收了三千兩銀子替他們結案。

只可惜,張家最後人財兩空,未婚夫更是損失了兩個“家人”,李衙內更白忙一場。可能唯有他姐夫長安知府得償所願,幹掉了對手長安守備。

而張金哥退婚案,是《紅樓夢》第一對怨偶無疾而終。

盡管馮淵看中香菱,三日婚約未成結果,被人打死搶走香菱也很可惜。但實際上馮淵並不愛香菱。他酷愛男風,娶香菱不過是“義務”,需要個持家的女人罷了。

但馮淵案和張金哥案,卻有兩個相同之處:

一,有婚約。

馮淵給了錢,約定三日後來娶,便是他與香菱的“婚約”。

張金哥已經許配給未婚夫守備之子,更具婚約。

二,被橫插一腳而姻緣碎滅。

馮淵與香菱被薛蟠“半路殺出程咬金”而緣滅。

張金哥與未婚夫被李衙內破壞而緣滅。

盡管香菱最終跟了薛蟠,結果還是死了,相當于兩對姻緣最終“團滅”。

而其中還有共同點要注意:

香菱是給了薛蟠做妾。張金哥退婚後,父母也要將她嫁給李衙內,她才死的。

兩人的共同點,都有一個“嫁後死”的結局。

以上這幾點結合起來,尤其是香菱肯定爲林黛玉之影,就能推測出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未來是定親後,被人橫插一腳破壞,林黛玉被迫外嫁後淚盡而亡,賈寶玉最終出家也“與死類似”。

對此,原文也有很多伏筆。

林黛玉的潇湘妃子外號,代表她被嫁作帝王妃。

林黛玉的芙蓉花簽是她姻緣寫照,“莫怨東風當自嗟”是昭君出塞故事,更是被嫁作帝王妃。

而杏子陰假鳳泣虛凰的梨香院三官故事,則明確借菂官死後,藕官待候補的蕊官如續弦,來影射賈寶玉將黛玉當做原配,娶薛寶钗爲續弦的事實。

賈寶玉肯定不能唐突林黛玉,他將黛玉比作原配,二人必然要有婚約才行。也與香菱與馮淵,張金哥與未婚夫的伏筆對應。

至于搶走林黛玉的肯定是個帝王,則與薛蟠字文龍號呆霸王呼應,不提。

回到張金哥和未婚夫的悲劇,最終一個上吊,一個投河自盡。完全就應了《孔雀東南飛》的結局。

原作是劉蘭芝出嫁路上投河自盡,焦仲卿則是上吊自盡。

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姻緣被母親王夫人堅決反對,何嘗不也是另一出《孔雀東南飛》?

秦可卿代表了情,她的死是“情終”。

情如何而終?

作者有意在她的葬禮後插入“張金哥退婚案”,就是告訴讀書人:賈寶玉和林黛玉之情終,源于有強勢者橫插一腳的破壞,更是借鑒了《孔雀東南飛》的故事原型影射。

循著這兩個脈絡,由張金哥退婚案結合馮淵案,再抽絲剝繭到《孔雀東南飛》的故事,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基本能夠被還原。

而王熙鳳和淨虛兩個牟利,何嘗不是賈雨村[玉在椟中求善價,钗于奁內待時飛],便又與脂硯齋的批語伏筆賈家之敗的《一捧雪》對應上,就不多贅述了。

✍以上觀點根據《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

0 阅读:16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