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也抗拒不了當主播

金角財才 2024-04-17 03:04:41

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ID: F-Jinjiao)

作者 | 穎寶

4月16日18點18分,以京東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劉強東爲形象的“采銷東哥”數字人將在京東APP開啓“直播首秀”,同時亮相京東家電家居、京東超市采銷直播間。劉強東此次開直播,是爲了給京東的新業務“內容生態”“短視頻創作”做預熱。

此前,在4月10日,京東宣布加碼內容生態布局,將投入10億元現金和10億流量,對覆蓋數碼3C、家電家居、母嬰、寵物等超20個領域的達人進行補貼,吸引更多內容創作者和機構入駐。京東還將通過“逛”頻道中的測評和穿搭TAB等方式,給予短視頻更多曝光。

京東內容生態相關負責人表示,優秀的視頻創作者是推動內容生態繁榮的重要力量。京東已投入上億現金籌備頭部達人孵化項目,計劃推出類B站的百大達人榜。

去年被拼多多擠到電商老三的位置後,京東便急了,但在抖音、快手爲王的行業背景下,要用測評種草短視頻這種商業變現難的“慢棋”殺出重圍,實屬難上加難。

著急補票

京東陷入了焦灼。

2020-2023年,京東營收同比增長率分別爲29.28%、27.59%、9.95%、3.7%。同一時期,拼多多營收同比增長率爲97.37%、57.92%、38.97%、89.68%。當友商以年均約24個百分點的增速邁進時,京東正以約8.6個百分點的速度放緩步伐。

京東已錯過電商領域的最大風口——直播電商。作爲最早入局直播的電商平台之一,其早在2016年便與淘寶、唯品會等平台幾乎同期推出直播功能。但這幾年間,直播電商從無到有,市場規模增長到了3.5萬億,卻成了抖音、快手、淘寶三分天下的格局。

即便面對如此快速發展趨勢之下,京東依舊堅持直播的工具屬性,將精力聚焦在下沉、社區團購等業務上。

2020年6月,剛接任京東法人的徐雷在接受采訪時說道:“直播的供應鏈零售不是常態的供應鏈,所以直播不是零售,更多是營銷行爲,目的是拉新、清庫存、推新品和直播商品C2M。”

在京東直播的眼裏,“電商直播是很好的營銷工具,而直播帶貨本身不是生意”。正因如此,京東直播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只是一個以商家爲中心的輔助營銷工具——這與圍繞MCN與主播的直播電商邏輯截然不同。

這種思維模式之下,導致京東長期忽視視頻流內容的作用。《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71.2%的受訪用戶會通過短視頻、直播進行線上購物,超40%的互用戶認爲短視頻和直播是其主要消費渠道。

至于直播電商,如今已經形成獨立的産業生態。艾瑞咨詢發布的《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到4.9萬億元,行業依舊在釋放增長信號。

在這個新業態當中,京東存在感漸弱。在國盛證券的報告中,“2020-2021年MCN機構直播平台帶貨選擇”的數據顯示,MCN機構在2021年選擇京東的只有4%,遠低于占比96%的抖音和35%的淘寶直播。

市場話語權式微的京東,不得不砸下數億開拓短視頻業務。

從長線利益上看,伴隨互聯網言論和流量越發影響人們的購買行爲、直播電商進一步蠶食傳統零售和傳統電商平台的市場份額,京東運營自有的內容生態圈,迎合了未來趨勢。

但早早入局的京東卻沒能打出名堂,要走出“舒適圈”,就只能開始現在來補票。但在行業雛形期入局和在飽和期入局,中間的差距,不是靠砸下幾十億就能追追回來的。

何況,京東短視頻業務所面臨的壓力,不止是時間上的落後。

商業化難

短視頻業務的最大障礙,是商業化難。

縱觀國內短視頻行業,大部分用戶被抖音、快手搶走,小紅書、B站等平台運營了這麽多年,用戶量還不及前兩者的零頭。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國內用戶的短視頻觀看渠道偏好中,49.1%的人選擇抖音、23.8%的人選擇快手、9.5%的人選擇微信視頻號、4.3%的人選擇小紅書、6%的人選擇B站。

主要致因是抖音、快手的內容定位爲泛娛樂,輻射的社會層級和地域廣泛,小紅書、B站則因專注精致生活方式和動漫影視等垂直領域,內容存在准入門檻。

從京東對數碼3C、家電家居等20個領域針對性扶持的行爲上看,其也想打造垂直的、靠近中産消費的內容社區。

靠種草內容起家、一直與消費品深度綁定的小紅書的發展現況,或能作爲窺探京東短視頻業務前景的參考。

2013年小紅書成立成立之初,社區內容主要圍繞購物分享展開,如什麽産品好用、從什麽地方買、怎麽退稅等。伴隨用戶基數增加,更多元化的內容衍生出了更多經濟利益。

如此一個天然的私域廣告流量池,卻在商業化道路上連栽跟頭。

2019年,上線6年之久的小紅書才開始組建廣告業務團隊,並發展彩妝品牌 Bobbie Brown爲第一個廣告主。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爲了不讓廣告擾亂社區內容生態,平台將這則廣告安排在了第六條筆記,“第四條太靠前了”。

2014年,小紅書成立自營店鋪“福利社”,主營海淘購物類別。但直至2022年平台才將流量開放給電商業務,而後又在2023年11月宣布關閉福利。其另一個自營電商平台“小綠洲”,也在2023年9月停止運營。

雖然官方解釋是,小紅書要集中資源服務更多買手、主理人、商家和品牌在電商的發展,但歸根結底,還是業績一般。小綠洲運營一年後,其下爆款産品銷量仍只有5000件,銷量累計破千件的産品只有個位數。同時,福利社和小綠洲在小紅書電商生態中的占比不足10%。

難以平衡內容質量、用戶觀看體驗與廣告投放,是內容社區商業化難度大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被種草”並非是短視頻用戶的主要觀看需求。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國內網友中,66.6%看短視頻是爲了娛樂和放松身心、52.4%是爲了學習知識、46.3%是爲了打發時間。以了解産品信息爲觀看目的的網友比例排到了第四位、占45.6%。

因此,日活6億的抖音,年收入能達到6000億;日活1億的小紅書,年收入只有200多億,估值還在2023年縮水了60億美元。

倘若京東真的要做垂直類短視頻內容社區,那小紅書目前仍無解的問題,也將成爲它的問題。京東要種草帶貨的目的性明確,會進一步降低用戶的觀看欲望。況且,京東還要面對比小紅書創立初期競爭更激烈的市場、從抖音快手那裏搶用戶。

要趟過眼前的沼澤,京東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投入——這又與京東的整體規劃相悖。

早前京東營收出現增速放緩後,劉強東迅速複出,在集團內進行了一系列戰略與人事組織調整。2024年3月,他在全員信中強調,成功的創新最終還是需要回歸到“成本、效率、體驗”。

今年初,京東零售定下了2024年三大必贏之戰,其中“內容生態”首次被提出,指的是直播、短視頻、圖文等京東站內板塊。

一邊講盈利效率和收縮成本,一邊布局變現率低且需要長線投資的短視頻生態,提出相互矛盾的戰略只會自亂陣腳。京東的短視頻業務,不但無法帶領集團超車,還或會影響主業務線。

威脅不了友商

誠然,京東在短視頻生態有明顯的優勢,比如其成熟的工業鏈和配送鏈,有助于縮短盈利模式的培育時間。但其以快消品居多的商品架構,毛利空間會在直播與短視頻模式下變得透明,導致投入大産出低。

美團、餓了麽遇到的問題相似,本地生活業務的強地域屬性,促使平台更多依賴範圍效應,自營短視頻渠道所帶來的流量偏散,業務利潤率較難把控。

2023年,美團把注意力放在即時零售、服務零售業務,直播僅作爲輔助主業務發展而存在,餓了麽則在未來三年計劃中強調了即時到家業務。兩者均無打造內容生態的計劃,畢竟燒錢、燒資源去攻克短視頻産業現存難題,只爲闖進這個存量市場分食蛋糕殘渣,實屬性價比不高。

與京東同在線上購物賽道的友商們,也沒有把業務重心放在短視頻上。

2023年,天貓商城專注品牌推新和品牌價值塑造,宣布要聯合品牌打造包含線上展示廳、多觸點舞台等形式的“第三空間”;

拼多多繼續鑽研低價供給渠道。2023年十一大促開啓的前三天,拼多多百億補貼用戶規模突破6.2億,一線城市用戶訂單量同比增長113%,四五線城市下單金額同比增長167%。另一方面,其強化前段建設,通過競賽的模式推動鄉村振興;

唯品會則在電話會議上提及,獲客是2024年經營重點之一,公司要考慮如何堅持品牌特賣定位和拓展用戶。

雖然友商們或多或少有摻一腳短視頻,但均以錦上添花爲目的,並未將其視作重點發展業務,京東入局短視頻與否、投了多少個億,均不牽涉其利益。

京東的“補票行爲”,幫不了自己,也威脅不了友商。而實際上,它是有另一種短視頻商業變現率更高的選擇——吃抖音或快手的流量紅利。

2023年,3C電器是抖音增速第一的品類,與京東的商品強項相契合。徕芬、usmile等新興國産品牌在此平台上快速崛起,比如在2021-2023年,徕芬銷售額從1.3億元增長至30 億元。數據顯示,這一年,已入駐抖音的3C電器品牌中,有90%會選擇在此平台首發新品。

對京東來說,與其面對自營短視頻社區的商業化難和競爭激烈困境,不如借靠大流量池,依靠著此前在3C領域的話語權,先培育出視頻的IP雛形。

參考資料:

經濟觀察報《京東加碼短視頻,計劃投入 10 億元現金、10 億流量》

第一財經《京東砸下兩個“十億”吸引創作者,內容消費成電商競爭重點》

藍鲨有貨《估值下降,商業化不利,小紅書走在十字路口》

極客公園《3C 電器爲什麽會成爲抖音商業體系增速第一的賽道?》

新消費日報《自營電商“小綠洲”關閉 小紅書欲借買手再次突圍》

電商在線《抖音即時零售拉來“新盟友”》

0 阅读:38

金角財才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