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裏常說“甯惹黃大仙,不招邪性獾”,“獾”指的是什麽動物?

科學多一點 2024-05-05 06:50:04

農村一些老人常常說“甯惹黃大仙,不招邪性獾”,這似乎在傳達一種警告,暗示著獾有著神秘的故事和令人畏懼的神秘力量。那麽,“獾”是什麽動物,爲什麽說它“邪”呢?

在部分民間傳說中,黃鼠狼位列五大家仙之一,傳說能夠保家護安、驅邪避祟。而獾則被視爲這些正氣之物的反面,它們經常被描繪爲具有邪性的生物,會帶來不幸和災難。

老一輩人常常勸說小輩,甯可你去招惹黃鼠狼,也不要隨便去碰獾。他們認爲,這些東西常常出現在墳地周圍,不太“吉利”,有時在野外它們還會展現“瞬移”神技,而且神出鬼沒就像幽靈一般。

人們避而遠之的“獾”其實是一種食肉目鼬科的哺乳動物,我們熟知的非洲戰神“平頭哥”蜜獾就是這一大家族的成員。在我國,常見的獾可以分爲狗獾、豬獾、狼獾三種。

渾身是寶的狗獾

狗獾,也就是民間俗稱的獾八狗子,也是閏土刺猹中的主角之一“猹”。它們長著一身灰棕色的皮毛,臉上有非常顯眼的3條白色紋路,就像戴了一個有個性的面罩。

它們的四肢雖短但很粗壯,尾巴像一根小棍子似的。雖然是閏土的“老夥計”,但實際上它們可不止愛偷吃西瓜,還喜歡啃食植物根莖、果實以及小魚小蛙等,食譜非常之雜。

狗獾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熱衷捕殺的對象之一,它們可以拿來煉制成獾油,據說含有大量脂肪酸,可以用來治療燒傷燙傷等。同時,它們的皮毛肉都能夠入藥,具有較高保健價值。

它們的皮毛是獸毛皮市場上最主要的一種,由于狗獾毛又長又厚還有細密的絨,人們頗爲喜歡拿來制作皮草、衣服和被墊等。就連毛皮上面的針毛,都可以拔下來做成刷子、毛筆。

但需要注意的是,狗獾具備較高的經濟、科研等價值,因此被我國認定爲“三有”保護動物,現在已經不可以隨便獵殺了,也不能以食用爲目的去人工養殖,否則可能承擔法律責任。

人見人嫌的豬獾

這種動物也叫“土豬子”,全身皮毛呈現黑色,身上有黑白交雜的紋路。它們體型粗壯,頭部寬大,嘴鼻部突出像豬拱嘴,遠遠看起來也像一只長毛小野豬,這便是它們名字的由來。

豬獾和狗獾無論是外表和大小都很相似,想要區別它們可以通過鼻子,豬獾的鼻子像豬,叫聲也類似豬。

說起豬獾,很多在鄉下務過農的人都會覺得頭大。因爲這種動物一旦出現在農田裏,就意味著自家的莊稼要遭殃了。無論是玉米、紅薯還是水稻,它們都毫不客氣地占爲己有“連吃帶拿”。

當豬獾數量太多時,它們還會破壞田地的土壤結構,阻礙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有時候還在灌溉排水系統之下打洞,造成田地的水土侵蝕。過去幾十年,農戶對豬獾的恨意不亞于害蟲。

很多人都有堵在豬獾“複活點”即洞口守株待兔的經曆,一旦豬獾敢露臉就給它一鋤頭或一鐵鍬。不過近年來由于人類過度捕殺、棲息地縮減等原因,豬獾的數量也減少了很多,幾乎很難看到了。

“叢林飛熊”狼獾

狼獾的大名是貂熊,它們雖然名字帶“獾”,但長得更像一頭凶猛的熊。狼獾是目前體型最大的鼬科動物,成年後體重可以達到16~50斤,體長甚至能長到1米多。

體型讓它們在捕獵時占據優勢,例如狍子、馴鹿等重量極大的獵物狼獾也能下口,甚至面對比自己體格還要強健的敵人也絲毫不慫,就算是真正的棕熊它們都敢上前騷擾,人送外號“金剛狼”。

它們還非常擅長攀爬和跳躍,雖然外形笨重但卻是個靈活的胖子。在准備狩獵時,狼獾會先爬到樹枝上靜靜等候,直到獵物出現在視線範圍內,它們就一躍而下,跨騎到其身上狠狠壓制。

狼獾擁有一個重口味的癖好,那就是“食腐”,其他動物避之不及的腐臭屍體對狼獾來說卻是山珍海味。它們會利用自己強大的嗅覺,尋找到深埋積雪之下幾米深的動物屍體並挖出來飽餐一頓。

不過狼獾雖猛,它們的數量卻不多,甚至把自己活成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除了與它們2、3年才生孩子的低頻繁殖有關,還受到其生活的大興安嶺森林環境惡化的影響。

如此看來,獾們其實也只是自然界裏普通的成員罷了,並不具備什麽超自然能力,人類爲什麽要對獾們抱有這麽大的成見還“造謠”它們呢?

原來,獾本身是一種比較常見且適應性強的動物。它們在森林、田野和村莊附近溜達,時而進入人們的視野,出現率過高了自然會對人類社會造成影響,例如它們喜歡打洞的興趣愛好。

這些洞一不小心可能就穿到了人類的農田、廚房等地,但在糧食産量本就低的年代,人們怎麽會歡迎這些連吃帶拿的“不速之客”呢?加上獾們的爪子鋒利易傷人,才有了讓遠離獾以保自身平安的說法。

老人說的獾像幽靈一樣“瞬移”,其實也只是因爲它們擁有鋒利有力的前爪,能夠快速打出好幾個洞並在其中穿行,在地面上的人類看來也就顯得行動速度特別快。

至于獾喜歡在墳地裏遊蕩,就更不能怪它們了。畢竟獾的天性就是晝伏夜出,而且愛往土質適宜的地方挖洞。半夜的墳地,不僅沒有人類的打擾,而且覓食範圍廣,自然是獾類鍾意的場所。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所謂邪不邪吉不吉,都是人類給動物強行貼上的文化符號。我們不應該因爲迷信或恐懼而肆意傷害動物們,這可能會對我們共同的地球生態造成打擊。

總之,“甯惹黃大仙,不招邪性獾”這種說法更多的是一種民間傳說和迷信,而不是科學事實。我們應該以理性和科學爲基礎,尊重“獾”的存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感謝您的閱讀。

0 阅读:84

科學多一點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