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月球的15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

超自然現象探索官 2024-03-20 07:34:21

尊敬的讀者,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我的文章,這是對我努力的肯定,也是持續創作的動力,向您致以我最誠摯的敬意,希望能得到您的一個"關注",在此感謝!

1. 相對于其行星大小,月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然而,從絕對數量來看,一些衛星更大。它們是(按大小降序排列)木衛三(木星)、泰坦(土星)、木衛四(木星)和木衛一(木星)。然而,它們比行星小數百倍。當然,這不適用于冥王星和卡戎。因爲第一個已經不再屬于“行星”一類了。順便說一句,我們月球的質量是冥王星質量的五倍多!

2. 在圖片中,月亮幾乎總是被描繪得比實際大得多——因爲它非常明亮,只會欺騙人類的大腦。這種效應被稱爲“月亮錯覺”。事實上,它在天空中的角大小總是大致相同,範圍從29.43到33.5角分,實際上非常小。仙女座星系的表面尺寸是月球的六倍。我們只是用肉眼看不到它。

3. 月球大小的變化是因爲它的橢圓軌道,而不是因爲它相對于地平線的位置。前面提到的“月亮錯覺”,即月亮在接近地平線時顯得巨大的事實,至少在亞裏士多德時代就首次被記錄下來。人們提出了各種理論來解釋這種效應。

例如,古希臘人認爲地球大氣層是造成這種效應的原因。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你可以通過將一個一定大小的物體放在月球旁邊,與你的眼睛保持固定的距離來親自驗證這一點。造成這種效果的原因可能在于人們對天空的體驗。我們把它想象成一個相當平坦的圓頂,或者至多是一個輕微彎曲的圓頂。這就是地平線附近的物體看起來比正上方的物體更大的原因。也許還涉及景觀特征,例如樹木和建築物,可以與地平線上的月亮進行比較。

4. 月球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1/81。然而,我們唯一的衛星表面的重力是地球的1/6。但爲什麽?因爲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距離物體中心越近,重力就越強。如果有兩個質量相同的物體,但其中一個比另一個小,則較小的物體將具有更大的重力,盡管面積較小。

這就是爲什麽在雙星系統中,當一顆恒星變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時,它經常開始從其伴星中“拖拽”物質。由于月球的半徑比地球小得多,因此站在月球上的宇航員距離月球中心的距離比站在地球表面上距離地球中心的距離要近得多。令人驚訝的是,這種效應比質量的效應更顯著。質量加倍,重力也加倍。但是半徑減半,重力就會增加四倍!

5. 月球上沒有大氣層,也沒有液態水,這意味著沒有天氣。月球表面的逃逸速度爲每秒2.38公裏。因此,從月球發射火箭比從地球容易得多。

6. 月球塵埃對于宇航員及其宇航服來說極其危險!它具有非常耐磨的特性。而且也非常困難。這種硬度和磨蝕性意味著月球塵埃很容易損壞宇航員的宇航服。她很小。由于月球上沒有空氣或水來處理這些細塵或將其轉化爲土壤,因此由于靜電,它始終保持靜止和粘性。後者的發生是由于太陽的紫外線輻射將原子和分子中的電子擊落。

7. 由于驚人的宇宙巧合,我們經曆了完美的日食:太陽和月亮的表觀大小是相同的!太陽的直徑比月球的直徑大400倍,但距離也遠400倍!但實際上情況並非總是如此。如果月食發生時月球位于其橢圓軌道的遠地點(最遠點),它不會完全遮擋太陽。我們看到她周圍有一個美麗的“火環”。

8. 月球過去比現在離地球更近。並且它正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遠離我們。科學家們通過向阿波羅任務中的宇航員放置在月球表面的角反射器“發射”激光束來不斷監測這一過程。由于光速已知,因此只需測量反射信號返回地球所需的時間間隔即可計算出當前到月球的距離(精確到毫米)。在過去的50年裏,月球已經離我們近2米了!

9. 月球有一個熔化的核心和一個磁場。他們非常虛弱。然而,場功率足以影響太陽風。使用阿波羅任務中宇航員留下的地震儀發現了熔化的核心。這非常有趣,因爲並非所有行星都有熔融的核心或磁場。例如,火星沒有全球磁場。因此,假設的火星人幾乎不受太陽輻射的保護。

10. 月球較暗的區域被稱爲“海洋”。當然,這些並不是真正的海洋。這些實際上是古老的熔岩流,可能是在充滿熔岩的撞擊坑中形成的。關于是否是隕石撞擊導致熔岩上升,或者是否是火山造成的,目前仍存在爭議。

月海是黑色的,因爲它們比月球表面的其他部分富含鐵。這表明它們的材料來自我們衛星的深處。

11. 不存在“月之暗面”。月球有一個從地球上永遠看不到的“背面”。事實上,月球的每一面都有白天和黑夜,因爲它像地球一樣繞地軸旋轉。

12. 嚴格來說,月球並不繞地球旋轉。相反,地球和月球繞著共同的質心旋轉。該質心或重心位于地球表面以下不到 2000 公裏處。這意味著地球繞小圈運動,而月球則繞大圈運動。如果物體大小相同且質量相同,則質心將恰好位于它們之間的中間。

13. 月球是太陽系中密度第二大的衛星。最密集的是木星的火山衛星木衛一。

14.有時觀察者會在月球上看到奇怪的現象。例如,某個地方突然變得非常亮或非常暗。或者突然變色。這些就是所謂的“月球過渡現象”。據信是由隕石撞擊、氣體釋放等造成的。

第一個有記錄的這種現象可以追溯到 1178 年。英國坎特伯雷一座修道院的僧侶們看到了新月的“裂痕”,並報告說有火焰、煙霧、黑暗,月亮“像一條受傷的蛇一樣”“扭動”和“搏動”。

很可能是某種劇烈的碰撞。有人認爲,這一事件導致了月球隕石坑佐丹奴布魯諾的形成。

15. 月球上的溫度波動很大。在夜間(持續兩周),月球表面溫度降至-173°C。白天赤道溫度升至127°C!

月球南極附近有一個地方,是太陽系中已知最冷的地方!這裏有非常深的隕石坑,陽光永遠無法到達其底部。那裏的溫度降至-240℃,僅比“絕對零”溫度高33℃,比冥王星表面低10℃。

當然,太陽系的其他地方可能也有類似的永久陰影甚至更冷的地方。它們只是仍在等待被發現。

7 阅读:4387
评论列表
  • 2024-03-20 18:12

    最難以置信的就是你這種話都說不周全的居然敢給人科普,翻譯軟件翻譯過來後能自己看下不?

  • 2024-04-12 16:59

    由于水星與金星軌道由重合,很可能水星本是金星衛星,由于水星被太陽俘獲成爲行星,由于當初的水星和金星潮汐鎖定,造成金星被拉翻轉,自轉幾乎停止。

  • 2024-04-12 16:54

    如果把水星看做金星的衛星,月亮真的算不得什麽

超自然現象探索官

簡介:致力于超自然現象、星球科普、天體物理學、天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