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退出負利率政策對股市影響多大?

譚浩俊 2024-03-24 08:47:19

日本央行3月19日結束了爲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決定解除負利率政策。日本央行將政策利率設定在0%至0.1%區間。這是日本央行自2007年2月以來,時隔17年首次加息。日本2016年2月開始實行負利率政策,當時日本央行將商業銀行超額准備金存款利率由此前的0.1%降至-0.1%。

雖然日本央行不像美聯儲,采取什麽樣的利率政策,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很小,對國際市場的影響也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對日本國內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如股市、債市、彙市,以及樓市、企業等。特別是股市,在經曆了持續上漲,並創曆史新高後,會不會因爲負利率政策的退出而面臨下跌壓力呢?會不會從牛市轉身爲熊市呢?成爲熊市的概率有多大呢?

有專家認爲,由于日本的負利率政策覆蓋範圍有限,只是針對日本的超額存款准備金,而不是全方位的負利率。在去年下半年的時候,實際上只有5萬億日元(大概300多億美元),所以,對于市場來說,影響是比較有限的。自然,對股市的影響也會比較小。

我們並不這樣認爲,如果單純從資金的角度來看,負利率政策對日本的影響範圍確實比較小,但是,貨幣政策的作用,很多情況下並不完全取決于資金規模的大小,而是取決于其他方面的影響,特別是企業和居民預期的影響。一旦預期不明,或預期不樂觀,對企業和居民的信心是會産生很大影響的。一旦這樣的情緒傳遞到股市,其産生的負面作用與影響是非常大的。

先來看解除負利率政策對股民的影響。解除負利率政策,就意味著退出了寬松的貨幣政策,並有可能轉向緊縮的貨幣政策。而按照目前歐美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來看,降息的概率是不斷加大的,有的已經步入降息通道。特別是美國,通貨膨脹已經基本穩定,降息是隨時可能出台的政策。傳遞到日本,就是進入日本股市的國際資金,有可能隨著歐美國家降息步伐的加快,向歐美股市轉移。那麽,日本股市就有可能因爲國際資金的“出逃”而出現快速下跌,繼而讓股民對市場的預期減弱,投資的信心降低。一旦出現持續下跌,股民就會出現恐慌,最終影響股市的穩定。

再來看企業,日本股市能夠出現持續上漲、並創曆史新高,相關專家的觀點是,在寬松貨幣政策下,日本企業的“動物精神”覺醒了、激活了,從而給股市增加了比較強的動能,也給股民帶來了更多分紅,增強了股民的投資信心,帶來了股市的持續上漲。而企業能夠效益改善,與低利率帶來的融資成本降低是密不可分的。解除負利率政策,無疑給企業融資會帶來比較大的沖擊和影響,增加企業融資成本。如此一來,企業的效益會出現下降,並迅速傳遞到股市,讓投資者對企業的信任度降低,投資信心減弱。

衆所周知,日本股市的持續上漲,是建立在經濟通縮和增長乏力的基礎上,實際沒有上漲的自身動力,也就是股市存在比較大的泡沫,只是在寬松貨幣政策的強行支撐下,才沒有出現泡沫破裂現象。貨幣政策退出寬松期,並逐步進入緊縮期,在經濟不能明顯見效的情況下,股市泡沫還能不能保得住,會不會破裂,是一個問題。一旦股市泡沫破裂,對日本來說,可是巨大的災難。而事實是,這種可能是存在的。除非日本央行能夠耐得住寂寞,尤其能夠抵抗得住美聯儲降息,否則,問題很嚴重。

日本股市的持續上漲,確實給廣大股民帶去了不小的利益,反過來,這些利益又成爲了股市新的動能,傳遞到股市上。同時,企業運行效益的提高,又給員工加薪創造了良好條件,從而給股市提供新動能。結束負利率時代,一切就成爲了變量,如何判斷,確實是一個需要仔細、認真、耐心的工作。從總體上講,日本股市面臨的風險和挑戰還是比較大的,未來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跌,是大概率事件。

0 阅读:53

譚浩俊

簡介:著名財經評論員,媒體專欄作家、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