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晉級“萬億級”城市,坐穩江蘇第五強,只因爲做到了這三點

趣析城事 2024-02-22 18:54:05

“蘇常熟,天下足”,主要說的是蘇州、常州及周圍地區的富庶繁榮。

在以農業爲主的時代,該地區依托平坦土地、優越氣候、充足水源,成爲“天下糧倉”。時至今日,該地區仍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尤其是蘇州,2023年GDP達到了24653億元,穩穩保持“全國第一地級市”的頭銜。

但今天,我們不打算講述富庶的蘇州,清靜未眠與大家一同探討剛剛在2023年實現曆史性重大跨越的常州。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2023年常州實現GDP1.01萬億元,成爲繼蘇州、南京、無錫、南通之後,江蘇第五座GDP萬億之城。常州的突破讓江蘇一舉超過廣東,成爲全國擁有“萬億級”城市最多的省份,與廣東的競爭中扳回了一局。

與2022年相比,常州的GDP增量達到550億。那麽,作爲全國26個“萬億級”城市中人口最少、地域面積較小的城市,常州是如何實現曆史跨越的呢?清靜未眠認爲,主要原因有3點:

一是積極融入區域發展戰略。

作爲上海大都市圈和蘇錫常都市圈重要城市 ,常州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高鐵、高速、港口、機場等交通設施較爲便利完善。

能夠對常州發展影響較大的發展戰略,目前來看,在國際層面就是“一帶一路”,在國內則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令人比較欣喜的是,常州在融入這兩個戰略上都做的比較好。

首先是“一帶一路”,根據官方數據,常州經開區對外投資的60個項目中,就有1/4是屬于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

作爲“長三角中軸樞紐”,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常州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滬甯沿江高鐵開通運營,讓常州到南京和上海距離大大縮短,實現1小時通勤;常泰長江大橋的建設完工後,常州與泰州通勤時間縮短一半;依托長江這條黃金水道,金壇港和東港內陸集裝箱碼頭落地運營,常州“通江達海”的效能大幅提高。

二是精准構築現代産業體系。

在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中,蘇錫常都市圈與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並列爲全省的“三大都市圈”,從這個角度來看,常州也就相當于江蘇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但與周邊的南京、蘇州、無錫相比,常州還存在一定差距的。

如何彌補這種差距呢,在周邊“強敵環伺”的背景下,常州選擇了一條很聰明的道路,那就是“因地制宜,錯位發展”。

常州構建産業體系的方向選擇值得中國大部分城市思考學習:周邊有上海、南京、蘇州等城市,科技發達、人才衆多、資金雄厚,比科技比不過,比人才比不過,比資金比不過,那我就另辟蹊徑,專攻制造業,在城市競爭中專注打磨非對稱性優勢。

作爲長江三角洲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常州的制造業可謂實力雄厚。在中國民營經濟發展論壇發布的全國百強産業集群中,常州有三個産業集群入選,分別是智能制造裝備産業集群、新能源産業集群、新型碳材料集群。

一組數據可以說明常州優勢:新能源汽車産量可以占全省的二分之一,動力電池産銷量占全國五分之一、全省二分之一。

三是充分招攬高端科技人才。

現代社會,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這條准則放在各城市之間同樣適用。

但實事求是的說,常州的教育資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資源並不雄厚。全市有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屬于211,但本部在南京)、常州大學、常州工學院、江蘇理工學院三所本科院校,並且後三所都不屬于985和211。

爲了將更多人才留住,常州市出台了“龍城英才計劃”,從多方面入手,持續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僅2023年就引進了各類人才超過12萬人。值得注意的是,這12萬人中,35歲的青年人才占比超過90%,這部分高端人才無疑是常州高質量發展最大的底氣。

0 阅读:350
评论列表
  • 2024-02-22 20:43

    爲“蘇大強”叫好!

趣析城事

簡介:關注城市發展規劃,高鐵、鐵路規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