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協作、創優、奉獻的一面青春旗幟

中國青年 2024-04-16 00:20:20
原載于《中國青年》雜志2024年第7期 編者按: “青年是引風氣之先的社會力量。一個民族的文明素養很大程度上體現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風貌上。”2013年5月4日,在黨的十八大後的首個五四青年節,習近平總書記這樣殷切寄語青年一代。青年文明號,作爲動員引領廣大青年弘揚職業文明、立足崗位建功的品牌項目,自創立以來,始終激勵著各行各業青年與黨同心、跟黨奮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奮力書寫中國青年運動和青年工作的絢麗篇章。 1994年2月,共青團中央在全國啓動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一項具有群衆性、實踐性、品牌性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就此拉開序幕。 多年來,青年文明號已成爲共青團服務國家建設、推動行業發展、促進青年成長、弘揚文明風尚的一面青春旗幟。 進入新時代,伴隨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青年一代更加自信自強、積極向上,青年文明號也不斷注入新活力、拓展新內涵,成爲新時代中國青年創先爭優、挺膺擔當的生動縮影,成爲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青春誓言的實踐窗口。 如何讓青年文明號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 本期專題,《中國青年》走近全國青年文明號集體,聽他們講述工作中的困惑與所得,探尋Z世代的職業觀與動力源—— 敬業、協作、創優、奉獻的一面青春旗幟 文-肖培藝 大慶油田鋼鐵1205鑽井隊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高度肯定了共青團成立百年來在各個曆史時期緊跟著黨奮鬥取得的曆史功績,指出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共青團適應黨和國家工作中心戰略轉移,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廣泛開展爭當新長征突擊手、“五講四美三熱愛”、希望工程、青年志願者、青年文明號、保護母親河等一大批青春氣息濃烈的創造性活動,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發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在現代化建設各條戰線上勇立潮頭,展現出敢闖敢幹、引領風尚的精神風貌。

多年來,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作在窗口服務單位率先啓動,在執法一線持續推進,在金融系統全面鋪開,在國家建設重點工程和生産一線不斷深化,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和新就業群體創新發展......從無到有,從行業推廣到遍地開花,一批批奮勇拼搏、爭創一流的青年文明號集體不斷湧現,一批批忠于職守、立足崗位建功的優秀青年脫穎而出。青年文明號成爲共青團服務國家建設、推動行業發展、促進青年成長、弘揚文明風尚的一面青春旗幟。

吹響世紀之交精神文明建設的號角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良好的職業道德作爲保障。進入20世紀90年代,黨中央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布署開展群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青年文明號最早于1987年以“共青團崗位”“共青團號”率先在深圳探索,是繼“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後,由共青團中央及有關部門推出的又一項主題性群衆實踐活動。1993年12月,團十三屆二中全會通過《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程中我國青年工作戰略發展規劃》,爲貫徹落實黨的跨世紀發展戰略目標和培養跨世紀一代新人的要求,明確將青年文明號作爲“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內容推向社會,廣泛動員廣大青年爲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貢獻。1994年2月,共青團中央發布《關于在全國開展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的意見》,對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進行總體安排和部署,在全國啓動創建活動。

1994年4月8日,在首都國際機場停機坪上,共青團中央與民航總局首次爲民航系統的“青年文明號”授牌,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由此拉開序幕。隨後,共青團中央聯合國家有關部委率先在民航、鐵道、公安、內貿、旅遊等十幾個重要窗口行業開展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並迅速在全國各行業拓展。青年文明號是“青年突擊隊”活動的繼承和發展,是新形勢下動員和組織廣大青年建設者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作貢獻的有效形式,是共青團組織廣大青年服務大局的實際行動。

青年服務群衆、奉獻社會的生動實踐

隨著青年文明號活動在全國推廣,一大批各行業各地區服務質量最優、效益最突出的“青年文明號”先進集體脫穎而出,由服務行業拓展至工礦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等部門。

1995年8月,共青團中央辦公廳印發《全國“青年文明號”管理試行辦法》,以鮮明的群衆導向性明確青年文明號實施年度考核、動態管理和監督機制,進一步規範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的基本條件及考核標准。1996年3月,共青團中央成立全國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組委會和全國青年文明號監察委員會,加強對活動的宏觀調控、科學管理、監督檢查、整體協調。1996年12月27日,共青團中央發布《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精神 進一步深化青年文明號活動的意見》,明確要建立機制、強化管理,確保青年文明號活動健康發展,青年文明號活動由廣泛創建進入深化拓展的新階段。

1996年至2004年,共青團中央陸續在全國100個大中城市廣泛開展“推行服務卡優質服務”“青年文明號服務助萬家”“青年文明號示範街”“青年文明號模範城市”“百城萬店青年文明號促銷創效”“青年文明號信用建設示範行動”等系列活動,將優質服務由窗口行業延伸至各大工業企業、事業單位和社區家庭,活動內容不斷深化,活動領域不斷拓展,廣泛接受社會監督,成爲群衆性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和引導青年在崗位上建功立業的一面青春旗幟。

彙聚愛崗敬業的青春力量

2001年開始,全國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組委會在評選中實行公示制,采取申報單位自行公示和全國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組委會集中公示相結合的辦法,真正把評判的標准交給社會。全國青年文明號監察委員會通過采取公布監督電話、開通投訴網站、組織明察暗訪、實行年度考核等措施,發動社會力量對青年文明號進行監督,形成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約束機制。2004年,共青團中央開通“全國青年文明號在線”網站,展示各地區、各行業開展青年文明號活動的最新動態和典型經驗,公布活動文件和理論研究成果,青年文明號實現了網上申報、審批,同時面向全社會對青年文明號實施監督和動態管理。

2004年至2012年,共青團繼續開展“青年文明號文化節”“青年文明號與祖國共奮進”“青年文明號促和諧行動”“百城萬店青年文明號信用示範周”“青年文明號與世博同行”等活動,適應新形勢發展,不斷拓展活動領域,廣泛開展電子商務領域“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積極選樹一批先進典型,發揮榜樣引領作用,激發青年爭創熱情,在崗位實踐中促進青年職業成長,逐漸形成青年文明號品牌文化,立足培養青年人才和工作創新,繼續推動活動與時俱進。

譜寫新時代青年文明號的絢麗篇章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青年文明號活動的覆蓋領域不斷拓展、管理主體更加多元,青年文明號工作也面臨品牌活力煥發不足、功能作用彰顯不夠等問題。面對新的曆史發展機遇和時代發展要求,2022年,共青團中央修訂完善青年文明號活動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青年文明號的工作定位,更加突出創建導向,優化創建工作流程,推動健全行業標准,強化功能作用發揮。

青年文明號始終把加強對青年的政治引領作爲首要任務,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到活動的全過程各環節,引導青年在服務國家建設、弘揚文明風尚中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國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組委會深入開展青年文明號開放周等主題教育,始終做到“黨有號召,團有行動”,把青年具有過硬政治素質作爲創建的首要標准,不斷爲青年文明號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把促進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勇擔時代重任、發揚鬥爭精神、保持奮鬥激情融入創建工作的始終。

青年文明號始終堅持把服務中心大局作爲價值追求。黨的十八大以來,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工作在服務群衆、行政執法、研發制造等工作的第一線,參與國家脫貧攻堅、科技攻關、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服務中心大局工作的青年文明號集體。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青年文明號的身影,他們以紮實的工作作風、高超的業務水平、良好的職業形象,不斷凸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人才效益。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青年文明號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任務,組織動員青年文明號集體和廣大青年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新征程上奏響更加嘹亮的青春號角,書寫更加絢麗的青春篇章。

青年文明號始終聚焦服務青年發展,把爲黨育人貫穿始終。做好新時代的青年文明號工作,必須立足青年成長所需,以“創建達標”爲導向,分門別類、因地制宜地制定創建目標和行業標准,培育有形化、能複制、可推廣的工作載體,廣泛開展崗位創新創效創優活動,在實踐中培育具有過硬政治素質、高尚職業道德、高超職業技能、優良工作作風、突出崗位業績的青年先進集體和優秀人才,鍛造更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青年文明號始終堅持把建強基層組織作爲重要落腳點。把組織根基牢牢紮在青年之中,是共青團永葆生機的活力之源。青年文明號始終牢樹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動創建工作與團的建設相融合,將團組織健全、設置規範、工作活躍作爲創建集體的基本條件,引導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結合實際采取靈活有效的方式積極參與創建,著力以工作覆蓋促進組織覆蓋。支持團組織主要負責人擔任“號長”,鼓勵優秀團員青年到青年文明號集體挂兼職鍛煉,爲基層團組織破解“四缺”難題、發揮功能作用賦能助力。

作爲動員引領廣大青年弘揚職業文明、立足崗位建功的品牌項目,自創立以來,青年文明號始終激勵著各行各業青年與黨同心、跟黨奮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奮力書寫中國青年運動和青年工作的絢麗篇章。進入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伴隨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青年一代更加自信自強、積極向上,青年文明號也不斷注入新活力、拓展新內涵,成爲新時代中國青年創先爭優、挺膺擔當的生動縮影,成爲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青春誓言的實踐窗口。

(作者系中央團校講師)

監制:皮鈞 終審:陳敏 審校:劉曉 劉博文 編輯:曹珊珊 賈文傑 繪梁(實習)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