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擬在昆明、大理、麗江等地試點“旅居生活社區”

都市時報 2024-03-18 18:11:49

省發展改革委就《雲南省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公衆意見。凡有建議和意見者,可于4月12日前反饋。

《意見稿》從健全助老服務體系、提升産品供給質量、大力培育潛力産業、拓展旅居服務業態4個方面提出了17項工作任務。其中,省級財政對老年幸福食堂,按照其供餐能力實行一次性建設分檔補貼6萬—20萬元,對老年助餐服務站點,按照不超過3萬元/個標准進行補助。

到2027年全面建成

“一刻鍾”居家養老服務圈

《意見稿》提出了工作目標,到2027年,老齡事業和産業協同高質量發展,銀發經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社會資本參與銀發經濟的積極性大幅提升,老年人産品用品不斷豐富,産業鏈條不斷延伸。到2030年,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體系運轉高效,銀發經濟政策措施不斷完善,養老服務市場全面開放,市場主體不斷培育壯大,滿足老年人需求的産品和服務更爲豐富,智能化等新興技術在養老服務領域應用推廣,多業態的養老服務不斷融合發展,産業鏈條健全並向高端邁進,社會環境更加適老宜居。

到2027年全面建成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一刻鍾”居家養老服務圈。

健全助老服務體系方面,其中,支持餐飲企業提供老年餐食配送服務。充分利用現有物流網絡爲老年人送餐。支持具備條件的社區設置集中“配送點”,爲送餐進小區和老年人就近取餐提供便利。省級財政對老年幸福食堂按照其供餐能力實行一次性建設分檔補貼6萬—20萬元,對老年助餐服務站點,按照不超過3萬元/個標准進行補助。地方政府根據自身財力情況可給予老年助餐服務機構一定的運營補助或綜合性獎勵補助,實行差異化補貼或發放助餐消費券。

完善社區居家助老服務。引導和鼓勵社會組織、醫療機構、文化單位、家政物業服務公司等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興辦或運營老年人急需的助餐、助醫、助浴、助潔、助急、助行、助購、助學、助樂、助聊“十助”服務項目。大力發展“家庭養老床位”,鼓勵個人、家庭與養老機構簽訂“一對一”上門服務項目。推進社區家政服務網點建設,積極探索“物業+養老”服務模式。推進完整社區建設,在街道、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增加“綜合爲老服務”功能,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到2027年,全面建成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一刻鍾”居家養老服務圈。

優化老年健康和養老照護服務。推動醫療資源富集地區的部分一級、二級醫院轉型爲康複醫院、護理院(中心、站)、安甯療護機構。將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作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人群優先保障,對老年人健康管理開展監測評價。省級財政按規定支持各地落實經濟困難老年人服務補貼。對養老機構普通型床位和護理型床位實行差異化補助。推進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護人員進村(社區)巡診服務機制。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爲居家高齡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居家醫療服務。

豐富老年文體服務。完善覆蓋省、州、市、縣、鄉、村五級老年教育服務體系。深入實施“七彩雲南全民健身工程”等項目,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個人以捐贈、贊助等多種方式,參與老年人身邊的文化體育場地和設施建設。省級體彩公益金每年安排2000萬元,用于老年人球類、棋牌、“15分鍾健身圈”等活動場地建設;加大公共體育場館向老年人錯峰開放力度;支持開展適合老年人的體育賽事活動。因地制宜發展體育公園”。開展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複雜治理工作,指導有線電視、IPTV、OTT開設“重溫經典”頻道和專區。

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其中,積極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爲農村老年人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符合需求的關愛服務,滿足農村老年人養老不離村的需求。探索“慈善+農村養老”新模式,鼓勵支持慈善力量興辦公益性農村養老服務機構及服務設施。

計劃推出銀發經濟領域

招商項目100個以上

提升産品供給質量方面,培育壯大經營主體、打造行業品牌。圍繞“七彩雲南·養老福地”品牌定位,謀劃推出銀發經濟領域教學、生産、研發、管理、服務招商項目100個以上,將銀發經濟發展項目融入全省各類節慶和招商活動,大力實施“招大引強”行動,精准靶向招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入滇興業。打造一批在銀發産業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本土品牌。

開展標准領航行動。在養老服務、文化和旅遊、老年用品、適老化改造、智能技術應用等領域開展標准化試點,《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範》《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達標率持續保持100%。

拓寬消費供給渠道。鼓勵企業設立老年人服務線上線下融合專櫃和體驗店。結合春節、中秋節、重陽節、敬老月等時節,以健康醫藥、生活照護産品、智能設備等爲重點,組織商貿企業優化適老化商品供給,開展打折讓利、健康實惠購等促消費活動,滿足老年群體消費升級需求。加大適老化家電、家具、洗浴裝置等家居産品促銷換新,引導商家優化配送、安裝、售後服務等流程。

在老舊小區、多層老舊住宅

加裝電梯和配備家庭監護設施

大力培育潛力産業方面,強化老年用品創新。豐富發展養老金融産品。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鼓勵企業申報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産品及服務推廣目錄和示範項目。通過“智能終端+人工服務”模式,實現基礎數據、服務渠道、服務終端等養老服務資源共享。鼓勵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在居家、社區、機構等養老場景的集成應用技術攻關。

發展特色抗衰老産業。發揮我省立體化氣候、多民族聚居、靈長類動物模型資源等優勢,大力開展皮膚衰老機理、人體老化模型及毛發健康等研究,探索開展基因技術、再生醫學等新技術在抗衰老領域的應用研究。依托雲南特色植物提取實驗室,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加強抗衰老化妝品原料及産品的研發,持續提升配方和生産工藝。

推進適老化改造。鼓勵通過政府補貼、引入社會資本、業主衆籌等方式,在老年人、殘疾人比例高的老舊小區、多層老舊住宅加裝電梯和配備家庭智能安全監護設施。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統籌推進社區適老化設施改造,開展場所無障礙改造、消防設施改造,因地制宜增加活動場地和健身體育設施。對既有的社區道路設施、休憩設施、信息化設施、社區服務場所和超市、銀行、醫院、公園、體育場館、文化場所等空間進行適老化改造。加快完善城市公共交通運輸工具的無障礙設備配置,鼓勵和引導網約車企業、定制客運企業、農村客運企業等服務平台設置“無障礙出行”功能。

嚴厲查處向老年人欺詐銷售

各類産品和服務的違法行爲

拓展旅居服務業態方面,積極探索試點示範。對省域內非雲南籍老年人群進行類型識別和聚類分析,精准旅居雲南老年人的“客戶畫像”。在全省範圍選取旅居養老産業發展有基礎、旅遊資源富集的州(市)開展産業試點,在西雙版納、普洱、大理、麗江、保山、德宏、昆明、曲靖、玉溪等片區,以“旅居生活社區”爲試點單元,在規劃、投入機制、運營模式、産品和線路開發等方面開展試點。

豐富特色産品供給。通過轉讓使用權等方式盤活存量房産資源,支持用存量商辦、公寓等物業改建養老運營物業。鼓勵發展分時租賃、民宿經營、連鎖經營等租售並舉的混合模式,爲旅居雲南老人提供更多惠居的選擇。鼓勵旅遊景區、企業推動非遺體驗、攝影、夜間消費、康養、生態等業態融入旅遊功能,鼓勵酒店開發長租包租、家庭度假、小團遊等創新服務,建設一批産業融合發展示範點。積極培育森林康養、溫泉養生、藥食保健、民族民俗研學、世遺非遺體驗等沉浸式旅遊産品。立足“綠色雲品”開發,加大特色農産品的培育力度。支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與企業合作,開發集醫、療、愈、養一體的旅居健康管理服務産品。強化跨區域合作。

此外,還明確了用地用房保障、強化財政金融支持、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等保障措施。其中,開展老年人産品和服務消費領域侵權行爲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面向老年人的假冒僞劣商品制售行爲,嚴厲查處向老年人欺詐銷售各類産品和服務的違法行爲。持續加強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排查整治。對涉嫌非法集資的行爲及時調查核實、發布風險提示並依法穩妥處置。廣泛開展老年人識騙防騙宣傳教育活動,提升老年人抵禦欺詐銷售意識。

來源:都市時報

全媒體記者:龐繼光

編輯:王淩帆

審核:王海濤

二審:鍾玲

終審:彭德光

2 阅读: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