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樓市,已變成“柴油市場”……

天津淘房說 2024-05-13 09:55:34

天津“430新政”後,樓市反應不及預期,幾乎沒什麽水花。

回想2022年的“916新政”、2023年的“901新政”,出台後樓市至少能有2-3周的波段行情。

爲什麽今年沒反應了?

因爲現在的天津樓市,已變成“柴油市場”。

去年、前年的樓市,還是“汽油市場”。

汽油給點兒明火,一下就能著。

但柴油燃燒,需要高溫高壓,不是點火就能燃起來的。

可一旦點燃,動力比汽油要厲害的多,釋放的能量也高的多。

馬上,中央就要發動一輪“高溫高壓”。

已成爲“柴油市場”的天津樓市,也正醞釀一波“能量爆發”。

因爲樓市的“需求積壓率”,有點嚇人了。

衍變成“堰塞湖”,高懸于頂。

被“高溫高壓”引爆後,熱能會超預期。

成交量低位徘徊,意味著需求越積越多。

天津樓市,到底積壓了多少需求?

以1300多萬的人口基數來看,每月新房成交100萬方,是基本盤。

2020年、2021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月均也能保持在100萬左右。

2022-2024年,月均成交降到60萬方左右。

樓市震蕩,成交規模也不正常,走向極值。

相比于均值,天津已積壓約1000萬方的新房需求。

扣除二手房分流和投資客退場,至少還有500萬方的需求沒釋放,大概5萬套房的體量。

365淘房每天接受大量買房人的咨詢和購房。

大家有個共性——有需求,只是不敢買。

五一後,買房人情緒已經有變化了。

很多人開始問“今年是不是得買了?我幾月買最合適?還能等年底嗎?”

大量的需求都在,並未消失,只是延後了。

很多聲音說:經濟不好,大家都沒錢,想買也沒能力買。

這是“選擇性偏見”,被負面流量洗腦了。

天津樓市,不僅有購買需求,也有購買力。

不是沒錢,而是把錢都存起來了——超額儲蓄。

2021-2023年,天津住戶存款余額以10%、18%、14%的增速持續上漲。

2023年末,已達2.22萬億,全國人均存款排名第4。

全國皆如此,房貸與存款此消彼長。

2016-2021年,全國新增房貸非常穩定,每年5-6萬億。

2022、2023年突然降到2萬億的水平。

大家不買房,也並沒強消費,反向存錢,存款一直猛漲,創新高。

很多人都在持幣觀望,等臨界點。

遇到危機、恐慌,停止交易“保命式存錢”是人類本能。

買房安家、追求更好的居住條件,也是人類本能。

從六七千年前的石器時代至今,沒變過。

社會發展到今天,反而需求更旺盛。

孩子大了,需要個獨立房間。

父母老了,怎麽忍心看他們天天爬樓。

居住痛點太多,誰不想住大面積、不再搶車位、享受好物業……

樓市下行已全國同頻,所以是一定要救的。

五一前,中央定調:全力去庫存。

只有漲價,才能去庫存。

絕大部分商品,降價意味著更多的需求。

唯獨房子降價,會讓更多人陷入觀望和懷疑,需求被擱置。

因爲中國的房子,除了商品屬性外,天然自帶三倍金融杠杆。

以價換量時有發生,但沒有哪個城市是靠降價達到市場反轉的。

降價只能帶來一時熱銷,如果趨勢蔓延,會陷入量價齊跌的窘境。

這就能解釋,爲什麽現在房價便宜了,反而沒以前成交量高。

房價將有一輪上漲,是必然的。

所謂的上漲,並非像2016年的暴漲。

以天津目前積壓的需求來算,房價漲5%,市場就炸了。

怎麽讓房價上漲?

房價短期調節靠供需——減少供應,增加需求。

減少供應,是各城市的事兒。

增加需求要靠中央調節,需要刺激,也就是利率和稅費。

5月10日,央行正式表態:

將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産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

這是對政治局會議的及時回應,即將落地大招。

可以對下一輪降息有所期待了。

樓市正在無限向2015年逼近。

已經有房企打算在天津拿地了。

集團內部的判斷是“必須搶在樓市觸底時補倉”。

這是一個“先行指標”。

本文內容來源于公開渠道彙集整理,旨在提供相關信息,僅供參考,發布平台及作者不保證信息的真實性與准確性。項目的具體情況如規劃、設計、戶型、面積、價款、建設進度、銷售情況、交付標准和時間、配套、物業等請向有關部門或者項目權利人進行調查了解核實。本文觀點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系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承諾和保證,不得作爲投資、購買、租賃等決策的依據。投資有風險,決策需謹慎。不動産系大額資産,請通過政府和不動産項目權利人詳細調查了解核實後謹慎決策。發布平台和作者對讀者個人行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