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一分爲七,鐵托去世40多年,7國民衆爲何仍懷念鐵托?

淵澤之觀 2024-03-25 15:38:14

南斯拉夫,一個熟悉卻又陌生的名字。

這個曾經的東歐第一大國,活躍于世界曆史的舞台中,如今卻已然銷聲匿迹,泯然于衆人矣。

而這一切的原因,僅僅只是一位偉人的離開。

鐵托一手鑄就了南斯拉夫的輝煌,而他的離去也宣告了南斯拉夫的終結。

這其中又有著什麽樣的故事呢?爲何僅僅只是一個人卻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

風光不再的塞爾維亞

2022年,塞爾維亞人均國內gdp爲8917歐元,人口爲841萬。

從數據上來看,不過是一介小國罷了,在富饒優渥的歐洲不過是一個不知名的國家。

或許在今天之前,很多人甚至從未聽過這個名字。

然而當我們將時間撥回到上世紀80年代,彼時的塞爾維亞可謂是風頭正盛。

那時候的塞爾維亞還叫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社會主義陣營裏獨一無二的存在——它既不倒向奉行霸權主義的美國,同時也不偏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蘇聯。

從成立聯邦共和國開始,南斯拉夫就試圖走出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其諸多改革措施在50年代就收獲成效,從而躍升爲歐洲不可忽視的一股強大力量。

在經濟上,那時候的南斯拉夫人物質生活富足,諸多物資都能實現國內的自給自足,這個盟友稀少的國度,人民卻一度活得比同時期的發達國家居民還要滋潤。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宣誓著南斯拉夫過去的強大,而這一切的美好都要歸功于南斯拉夫偉大的一位領導人——約瑟普·布羅茲·鐵托。

機緣巧合的共産主義戰士

1892年,鐵托出生于克羅地亞的一個小農村裏,祖祖輩輩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村人。

15歲那年,俨然是一個小大人的鐵托離開了自己長大的村莊,選擇一個人孤身去外面的世界謀生,這一路可謂是異常艱苦。

做過餐飲,也學過鎖匠,成年後的鐵托加入了當地的一家工人協會,開始參與了如火如荼的工人運動,以此來對抗萬惡資本家。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鐵托逐漸對革命和政治起了興趣,對他來說,世界本不應該只充斥著資本家對普通人的壓榨,他也想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

1914年,一戰爆發,鐵托的人生軌迹當即走向了不一樣的轉折點。

戰爭讓鐵托參軍,他被招入了奧匈帝國的帝國軍,從此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天賦,很快成爲了軍內最年輕的軍官。

1915年,鐵托被蘇聯所俘,因此在蘇聯滯留了數年,初次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

在被派去修建鐵路的過程中,鐵托通過自學學會了繞口的俄語。

很快,俄國的二月革命爆發,鐵托由此深刻地理解了布爾什維克,從而成爲了一名光榮的共産主義戰士。

不幸的是,俄國的二月革命並沒有真正給俄國帶來社會主義,而共産黨一時間也成爲了沙皇俄國所清掃的對象,作爲和布爾什維克有過親密接觸的鐵托自然也在這份名單上。

他從此開始了自己在俄國的逃亡之路,一路東躲西藏。

十月革命的爆發結束了鐵托的流亡之旅,而他也選擇和這個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站在一起。

他果斷加入了蘇聯紅軍,跟隨紅軍一路清掃封建勢力的殘余,同時也充分汲取馬克思主義的精神。

1920年,在蘇聯的戰事告一段落後,鐵托帶著自己的妻子回到了闊別6年之久的祖國,從此以將祖國建設爲一個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鬥。

三、仍然艱辛的奮鬥史

最開始的克羅地亞屬于奧匈帝國的一部分,1918年,奧匈帝國戰敗從而解體,其遺産被數個國家所繼承,其中就包含了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

而這些國家又在同年組成了聯盟,在人數上以今天的塞爾維亞人爲主,該組織就是南斯拉夫的前身。

1920年,鐵托剛剛回到自己的祖國,國內正是一片混亂。

數個國家之間只是勉強達成了同盟,脆弱的關系隨時可能破裂,最爲關鍵的是,鐵托想要在這片大地上推行社會主義。

1923年,克裏熱瓦茨和別路瓦爾地區的共産黨組織面臨改組,鐵托成功入選領導班子,借此開始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他多次組織工人運動進行革命,也因此被當地政府盯上了。

1929年,鐵托第三次被判入獄。雖然坐了五年牢,但鐵托依舊強調自己對共産主義的信仰,他並不認爲自己的行爲是違法的。

1934年,出獄後的鐵托被選舉成爲省委委員,到了年底更是成爲中央政治局的常委。

1938年,共産國際任命鐵托擔任南共的臨時書記,他拒絕了蘇聯提出的撤銷南共的方案,力排衆議保留了這一組織,此時的他已然是南共的最高領導人,同年年底,鐵托率領衆人從莫斯科返回南斯拉夫。

1941年,南斯拉夫政府宣告對法西斯投降,全境內唯一仍在抵抗的就是鐵托率領的南共了,靠著廣泛發動群衆力量,鐵托和我們一樣,成爲的打贏了這場關于國運的戰爭。

借此,他在國內建立了超乎常人的聲望和名譽,並且不負衆望的成功贏得了勝利,順利解放了南斯拉夫全境。

在當時,鐵托率領著南斯拉夫人牽制了超過60萬名法西斯士兵,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卓越貢獻。

戰爭一結束,如日中天的鐵托就被群衆們擁護爲南斯拉夫的新一任領導人。

四、短暫輝煌的南斯拉夫

雖然戰爭得到了勝利,南斯拉夫人成功奪回了自己國家的主權,但曆經戰亂的摧殘,當時國內的經濟可謂是一蹶不振。

再加上美蘇冷戰,世界的氣氛一度到了冰點,人們緊張地認爲三戰或許就要開始了。

在這種大環境下,南斯拉夫卻和它的領導人一樣,從來不畏強權,選擇不站在任何人的一邊。

首先,南斯拉夫作爲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必不可能被美國所拉攏的,然而他們所做的遠不止于此。

因爲冷戰的緣故,美國的飛機時不時會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天空上進行巡視,即是警告,又是對自己軍事實力的炫耀。

然而當美國的飛機一出現在南斯拉夫的領空,鐵托絲毫不慣著這群不速之客,果斷下令開火,成功擊落了美國的數架飛機。

此舉頓時激起了國際輿論的軒然大波,要知道,就在幾年前,美國可是剛剛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

在這種要命的關頭,竟然還有不要命的國家敢于在“太歲”的頭上動土,就當衆人都在樂呵呵地准備看南斯拉夫的笑話的時候,美國卻一反常態地慫了。

正當社會主義陣營都在高興自己這邊來了一員如此猛將之時,卻沒想到南斯拉夫直接“虎”到連蘇聯的話都不聽!

當時的蘇聯正在洽談與南斯拉夫的有關合作事項,然而在會議上蘇聯多次否定南斯拉夫方的付出,甚至一再貶低南斯拉夫的價值,這讓一向脾氣火爆的鐵托實在是不能接受。

他認爲蘇聯嚴重低估了南斯拉夫,甚至覺得對方沒有合作的誠意,雙方僵持許久都沒有絲毫進展,一氣之下,鐵托決定不再聽從蘇聯的指揮!

到了這一步,南斯拉夫成了當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兩不管國家”——西方的資本主義陣營要對南斯拉夫進行封鎖,而蘇聯也勒令社會主義陣營不去幫助這個國家。

這些更使得南斯拉夫的崛起富有含金量,它沒有依靠兩個超級大國的照顧,反而靠著自己在風風雨雨的世界上,闖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和中國類似的是,南斯拉夫也選擇在世界上宣稱和平共處的發展原則,主張的同樣是互利共贏,這種雙贏的政策主張對世界的其他各國都有著致命的吸引力,甚至一度突破了美蘇兩國的封鎖。

畢竟別的國家都在聲稱要打生打死有你沒我,而南斯拉夫的共贏策略一度讓其成爲了最受歡迎的合作夥伴之一。

在上世紀的南斯拉夫,它光是遊客一年就能接待超過600萬名。

只是南斯拉夫的一切畢竟都依托于領導人鐵托,在1980年鐵托逝世後,南斯拉夫就開始走起了自己的下滑路。

五、南斯拉夫解體

原來的南斯拉夫,畢竟只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其內部的民族關系十分的複雜,在一千萬左右的人口中存在著數十個截然不同的民族,大家彼此之間十分嫌棄。

就比如克羅地亞人從來不會認同塞爾維亞人是自己的一份子一樣,數十年的曆史,還遠遠不夠將這些各自爲戰的民族凝聚在一起。

在南斯拉夫成立的前期,因爲戰事頻繁的緣故,鐵托還能壓制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讓大家齊心協力朝著同一個目標進步。

然而當二戰結束後,國內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就漸漸成爲了南斯拉夫政治的主旋律。

鐵托也看出來南斯拉夫聯盟本身存在的大問題,在他執政期間也多次進行改變。

比如他始終堅持推行民族平等政策,在後期更是提出了“南斯拉夫族”的概念,可惜的是,這些舉措都失敗了。

首先是民族平等政策,既然要推行民族平等,那勢必要在方方面面都建立起統一的秩序和政策,不能歧視某一個民族。

無奈南斯拉夫境內地區發展嚴重失衡,貧富差距十分巨大,不少人對此怨言滿滿。

而在政治上,不同民族之間的話語權極不統一,有些人數稀少的民族甚至連一個代表都沒有!

政治、經濟上的不平衡讓不同民族之間矛盾頻發,更別提還有西方不懷好意的野心分子呢!

他們一再鼓吹獨立平等的思想,並且暗中給一些不安分的地區免費提供武器和協助。

鐵托在世的時候尚還能壓制這些不穩定因素,然而當他去世後,種種不和諧的聲音一下爆發出來,以此來釋放被壓抑許久的不滿。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經過獨立公投宣布獨立。由此,南斯拉夫陷入了混亂之中,逐漸走向解體。

它的名字最終在1992年被塞爾維亞和黑山所繼承,兩者成立了新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2006年,黑山共和國宣布獨立。從此舊南斯拉夫徹底分裂。

結語

可以說,擁有鐵托即是南斯拉夫的幸運,同樣也是南斯拉夫的不幸。

沒有鐵托,南斯拉夫的前途或許還是一片叵測,誰也不知道這個四分五裂的聯盟能否真的走上輝煌無比的發展道路。

然而又是鐵托崇高無比的聲望,讓他離世後的南斯拉夫再也沒有第二個領導人能夠服衆,僅僅十余年後就再一次分裂。

這可真的是成也鐵托,敗也鐵托啊!

3 阅读: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