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文”不斷,多地樓市密集發聲,地産股拉伸,萬科拐點到了?

看財經 2024-05-16 16:00:23

地産行業利好不斷。

今年1月,住建局、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通知,要求各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支持房地産項目合理融資需求;3月,深圳、北京限購政策進一步松動,5月9號,隨著杭州、西安取消限購政策,全國範圍內除了幾個特殊城市之外,已全部放開;

4月,鄭州、無錫等地相繼推出“以舊換新”政策及階段性取消首套房貸利率下限,到5月中旬,全國已有60城取消房貸利率下限;5月14日,杭州市臨安區住建局發布公告,經靜安區人民政府研究決定,在臨安區內收購一批商品房用作公租房。

注意,這是標志性事件。

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國家隊”出手了,意味著“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産和優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得到了進一步的落實。一句話,房地産加速去庫存!

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其他城市都會陸續跟進!

那麽,以萬科爲代表的房企,是否迎來投資機會了呢?

今年年初,國常會明確對地産定調:

“房地産産業鏈條長、涉及面廣,事關人民群衆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關于這點,國家統計局也給出過回應:

“經測算,2022年,房地産及相關行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爲13%、14%左右,房地産開發投資下降10%,下拉固定資産投資2.7個百分點。”

所以,作爲一個影響面這麽廣的行業,肯定是要救的。

還有就是,地産確實跟人民群衆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早在2018年,根據《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顯示,房産淨值占城鎮家庭財富的比重就達到了69.7%,如今五年時間過去,這個數字保守估計也在70%以上。

所以,房産價格大幅下跌,就會導致居民財富大幅縮水;居民財富大幅縮水,勢必就會影響到消費等方方面面。一旦新房價格下跌超過30%,就會引發居民違約風險,而一旦居民大規模發生違約,就會給銀行等金融機構造成巨大風險。

核心的問題是,“底”真的到了嗎?

今年4月,萬科銷售面積是164.3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是208.9億元。跟3月比,銷售面積環比下降0.79%,銷售金額環比下降14.7%!

這意味著什麽?

從銷量來說,雖然有企穩迹象,但拐點還未真正到來。萬科接下來一個季度的業績肯能還是會不好看,尤其受降價影響淨利潤可能進一步惡化。

但是,股價的拐點似乎到了。

以港股萬科爲例,2024年4月19日,萬科企業的股價是3.63港元/股,但是,截至5月16日,萬科企業收報5.65港元/股,漲幅超50%。

也就是說,股價先行業績見底,已經釋放了強烈的信號。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盡管萬科盈利能力可能進一步下滑,但是,公司的資産狀況,即抵禦風險的能力,還是有底氣的。

在一季報裏,萬科特別提到:

“本集團回款效率保持100%以上,截至報告期末,扣除預售款後的負債率爲64.9%,淨資産率59.3%,持有貨幣資金830.7億元,可以覆蓋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有息負債。”

所以,大家覺得,超跌的萬科,會是機會嗎?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