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調理失眠,中醫有啥好辦法?

揚眼 2024-03-22 18:21:23

春分剛過,你是否感覺到最近夜晚醒來的次數增多?是否出現失眠的現象?經常打呼的人是不是就代表著睡得香?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當天上午,無錫市中醫醫院院在該院門診樓一層大廳舉辦“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的義診,醫院耳鼻喉科、腦病科、呼吸科、治未病專家齊上陣,攜手爲市民帶來一場健康科普咨詢活動。

“像這兩年,有睡眠障礙的病人還是很多的,可以說各個年齡段都有,年輕的病人受升學、工作壓力等情況影響較多,年齡大的受疾病困擾的多。”無錫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主治中醫師王永莉介紹。在中醫看來,失眠屬于“不寐病”範疇,是由心神失養或心神不安所致,是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爲特征的一類病症,主要表現爲睡眠時間不足、睡眠深度不夠。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不酣,時寐時醒,或醒後不能再寐;重則徹夜不寐。春分剛過,進入春季後,黑夜變短,褪黑素分泌相應變少,睡眠質量有所下降。同時,隨著氣溫的升高,人體的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新陳代謝逐漸旺盛,耗氧量不斷增加,當大腦供氧不足時,就會困倦思睡。

從中醫方面解釋,春分時節濕氣偏重,濕爲陰邪,易損傷陽氣。同時,濕邪困脾,濕氣加重還會阻滯脾胃的氣機,影響脾胃運化體內的水濕。濕氣致病,常出現以沉重感、不清爽感爲特征的症狀,導致易困嗜睡、疲倦乏力、腸胃不適等問題。

“中醫藥療法在緩解失眠症狀上療效確切,外治療法是尤爲簡、便、易、廉的綠色療法,避免了西藥的依賴性,且刺激性較小。耳穴壓豆、針刺治療、督脈熏蒸、中藥泡腳等都是不錯的中醫療法,不僅可以改善睡眠,還能起到溫通經絡、溫經散寒、調節氣血、增強身體免疫力的效用。”王永莉介紹。

除了睡眠不足導致的失眠問題外,因爲睡眠不良導致的疾病問題也逐漸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首屆無錫名中醫、無錫市耳鼻咽喉科醫師學會會長舒暢介紹,很多人都認爲睡覺打呼噜是睡得香,這是誤區。若存在夜間持續大聲打鼾,夜尿增多,伴有呼吸暫停、躁動、多夢等表現,有些患者可突然被憋醒,突然坐起來或有四肢亂動等現象,很可能患了“鼾症”。“鼾症”如果不及時幹預,患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大增,而且猝死風險也成倍增加。同時,還會導致工作效率下降,記憶力下降、肝功能異常等問題。一旦發現自己有“鼾症”的典型症狀,應及時就診。如果經過檢測確診爲“鼾症”,一般的治療包括減肥、戒煙酒、停用鎮靜催眠藥、側臥位睡眠、適當擡高床頭、白天避免過度勞累等,嚴重的需要外科手術,無創正壓通氣等。

另外,加強身體鍛煉,運動健身也有助眠作用,作爲江蘇省運動促進健康中心所在地 ,醫院的健康管理中心與臨床其他專科合作,推進失眠症專病整合門診的多學科一體化診療服務,對特殊案例進行聯合診療(MDT),最終制定個性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季娜娜

校對 徐珩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