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原因易致血壓不穩丨高血壓日②

大河健康報 2024-05-18 23:50:26

高血壓是世界上導致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1990年至2019年,全球高血壓患者(指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或藥物治療期間血壓正常者)從6.5億增加到13億,全球每年高血壓引起的死亡超過1000萬人,引起腦中風、心肌梗死、腎功能衰竭、主動脈夾層、眼底出血等嚴重並發症者更多。

因爲患了高血壓之後常常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所以世界衛生組織稱之爲“沉默的殺手”。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爲提高群衆對高血壓的認識及防控意識,降低高血壓的患病率及並發症的發生,即日起,大河健康報以高血壓防治爲主題推出系列科普文章。

本期推出第二篇。

#大河健康報2024年5月17日A03版

作者:

鄭州市中醫院醫療總監 李冬玉

鄭州市中醫院心血管一科主治醫師 劉亞麗

很多高血壓患者本來按時服藥就能控制得很穩定的血壓突然變得忽高忽低,極不穩定,常見原因有哪些呢?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01 私自調整用藥或劑量。高血壓患者需要按照醫生的指導定時定量服用藥物。如果不按時規律服藥或者自行增減劑量,可能導致血壓不穩定,波動較大,進而導致病情反複,增加高血壓並發症的發生風險,長此以往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02 生活方式改變。飲食、運動和睡眠習慣的改變都可能影響血壓。

過度攝入高鹽、高糖、高脂飲食:長期高鹽飲食可誘發體內水鈉潴留,引起血壓升高,長期高糖高脂飲食,引起血管內皮炎症發生,從而成爲高血壓疾病發生的高危因素。 缺乏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降低血壓,因爲它可以增強心髒功能,提高血管彈性,減少體內的鹽分和水分,從而降低血壓。 睡眠不足:失眠對血壓的影響特別大,長期失眠會引起交感神經過度激活等,進而導致血壓升高。建議每天睡眠時間保持在7~8小時爲宜。

#03 精神壓力過大。情緒壓力、焦慮、抑郁等都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可自行通過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調節,如效果不佳,可就醫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04 藥物影響。一些藥物,如口服避孕藥、非甾體抗炎藥,或者如甘草、麻黃等藥物或草藥可能會影響血壓。因此在服用某些藥物前,可先咨詢醫生。#05 血壓監測不標准。測量方法不正確:測量時手臂位置不正確、袖帶過緊或過松、測量時間不夠長、坐姿不正確等都可以引起血壓測量結果不准確。

測量設備問題:血壓計長期使用出現故障或者老化,未及時校正,也會導致測量結果不准確。此外,未購買正規官網認證的品牌與型號,一些廉價的血壓計質量較差,也容易出現誤差。

受外部幹擾:在測量血壓時,周圍環境嘈雜、溫度過高或過低、情緒激動、吸煙、飲酒、運動等都會影響血壓的測量結果。

總的來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並定期監測血壓。如有異常,應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就醫,盡早發現問題,避免耽誤病情。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