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黨紀學習教育的廉政黨課報告,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

政論文 2024-05-04 09:23:00

本文選自“菁華荟”系列文章彙編第2期,5月初,我會將這期彙編共享到群中。

學習“筆杆子”對優秀文稿的解構、分析文章,是新手文友提高寫作水平的“快車道”,也是文友一直期盼的學習形式。

因此,我組建了好文“品鑒官”團隊,由各領域的“筆杆子”對近2個月公開發表的理論文章、署名文章、講話彙報、經驗典型、調研報告等優秀文稿進行篩選、甄別、推薦,並以文字的形式對優秀文稿進行點評、賞析,我按月彙總。

這裏共享該系列彙編中的一些文章,與文友共同研討學習。

今天,向各位文友推薦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蔔憲群的《談談我國曆史上的廉潔文化》的評析。

按照相關規定,本號只能分享這篇文章的評析文字,文章原文請自行網絡查詢。

一、推薦理由

《談談我國曆史上的廉潔文化》刊登在《求是》雜志2024年第四期。作者爲中國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蔔憲群。除此之外,蔔憲群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曆史學院教授、古代史系主任,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長。推薦本文理由如下:

一是主題符合黨紀學習教育的最新要求。中共中央辦公廳4月印發《關于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通知》指出,經黨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文章落腳在《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等制度條例,能使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搞清楚黨的紀律規矩是什麽,弄明白能幹什麽、不能幹什麽,把遵規守紀刻印在心,內化爲言行准則”。

二是作者是“學史說廉”領域的一位行家裏手。蔔憲群長期從事魏晉南北朝史、秦漢史、簡帛學的研究,曾三度爲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授課,主題分別爲“我國曆史上的反腐倡廉”“我國曆史上的國家治理”“中國曆史上的史治”。本文列舉了大量的史實以及文獻資料,或正或反,從文化和制度兩大方面入手,充分體現了“運用曆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三是“以史鑒今”是思考和寫作的一個重要角度。在2021年的黨史學習教育中,就強調過“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從曆史的角度來思考、來寫作、來生活,能幫助我們訓練思維方式,提升思想的深度,以史育人、以史資政,推動形成重史學史用史的濃厚氛圍,在學習曆史知識、借鑒曆史經驗中獲得開拓前進的強大動力。

二、正文評析

第一至第三段:從曆史的角度來談“廉潔”,並引用了上級的要求,開門見山地點出了傳承優秀文化、建設廉潔文化的重要性。由“廉”的字源談起,豐富了“廉”的內涵。

第四至第十二段:以堯舜、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曆史階段爲序,通過列舉大量正面和反面人物案例、引用古籍等方法來論證本段中心句——“廉潔文化是在中國社會與中華文明不斷發展的基礎上産生的”,層層深入、抽絲剝繭,讓讀者從曆史的脈絡中感受到廉潔文化的傳承與完善。

第十三至第十六段:承接上一段,再進一步,“曆史上的廉潔文化建設,深刻體現在制度建設之中”。由此說明,廉潔不僅要靠自律、靠教育,根本要靠法規制度。本段從選人用人制度、管理考核制度、監察制度等角度展開,介紹具體的案例和體制機制。

第十七至第二十二段:本段落腳點回到現實,落到“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主題上。通過關于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黨章黨規黨紀的新闡釋新規定兩個方面,將把十八大以來相關論述中體現的廉潔文化和《中國共産黨章程》《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章黨紀相結合,共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1 阅读:481

政論文

簡介:分享機關文稿寫作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