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證|澤連斯基服軟求和談?俄烏沖突近尾聲?

鳳凰衛視 2024-04-23 20:30:28

莫斯科恐襲事件後,俄羅斯加大了對烏克蘭的打擊力度,俄烏再次劍拔弩張。網傳消息稱澤連斯基被打服軟,要和談?是子虛烏有?還是確有其事?認爲確有其事的網友給出的證據中,有兩點證據看起來確實很有理有據。

(一)俄方通過內部能源危機瓦解烏克蘭,促和談?

3月31日前後,有媒體報道稱:俄方打擊了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國防企業和烏軍無人機車間等。3月26日《烏克蘭日報》發文稱:3月21日至25日期間,俄羅斯對烏克蘭跨地區電網發起毀滅性打擊,這次襲擊是俄方曆史上最大規模的針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的襲擊。烏克蘭最大的私營能源公司,在攻擊中失去了一半的發電能力,同時烏克蘭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也受到了重創。

烏克蘭水能公司的負責人伊霍爾·希羅塔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其水力發電廠的整個機組已被摧毀,重新建設可能需要18到24個月的時間,全面恢複則需要數年,這意味著烏克蘭能源系統遭受了巨大損失。

雖然烏方媒體對襲擊的表述爲“影響巨大”,但其他媒體還有不同說法。4月1日,《路透社》發表的一篇文章中,采訪了烏克蘭電網運營商首席執行官。這位執行官表示,襲擊對烏克蘭的電力系統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但是全面崩潰的可能性並不大。

兩方報道孰真孰假?此次俄方的能源襲擊對于烏克蘭的打擊到底有多大?對澤連斯基做出“和談”這樣的決定,可能産生怎樣的影響?

按照專家的分析,俄方轟炸烏克蘭的基礎設施,可能會對烏克蘭造成民生、工業甚至經濟方面的壓力,但是對烏克蘭而言,這些問題在安全面前都是次要性問題,對和談的影響不大。

看來,能源危機並不足以讓澤連斯基和談。

(二)烏克蘭武器彈藥耗盡,澤連斯基被迫和談?

網傳促成和談的第二個原因:烏軍的武器彈藥已經耗盡,澤連斯基向美國哭窮未果轉而“和談”。俄烏沖突以來,雖然美國和北約各國一直是在對烏援助,但是缺武器彈藥,好像又一直是烏克蘭的“死穴”。這一次烏克蘭會是真的後繼無援,實在打不動了嗎?

據公開資料顯示,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烏克蘭軍隊以極快的速度,消耗了戰爭儲備,同時還耗盡了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波蘭和其他北約成員國大力援助的各種軍事物資。

一家名爲“國防快報”的媒體,發布了題爲《烏克蘭使用的火炮彈藥比俄羅斯少5倍》的文章,文章對《華爾街日報》的相關報道,以及“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的統計數據進行了引用。

文章稱,據RUSI數據顯示,自2023年夏季以來,兩國軍隊在火炮彈藥方面的支出之間出現了巨大的差距。2023年夏,烏克蘭在炮兵火力方面具有優勢,每天能夠發射7000到7500發炮彈,而俄羅斯則爲5000發,但是現在烏克蘭的炮兵,射速已降至每天2000發,而俄羅斯則增加了一倍達到了10000發。

美國《時代》周刊在今年2月的一篇報道當中,就烏克蘭缺少武器彈藥做了一些細節性的描述:由于彈藥不足,烏克蘭不得不對其部隊實行定量配給,每天只能在750英裏即1207公裏的範圍內發射2000發炮彈。這一數字剛好和RUSI的數據重合,可信度較大。

白孟宸(《新聞鑒證組》評論員):“俄羅斯的火炮數量本身就比烏克蘭多。俄烏沖突爆發至今,烏克蘭據說收到了西方大概3000門火炮,其中有一半是美軍提供。當然,這個數量和俄羅斯巨大的火炮數量相比,還是杯水車薪。因爲每天2000發,它實際上是一個平均概念,但在實際作戰中,它會有主要打擊的集中區域,一些比較重要的方向,比如阿夫傑耶夫卡這些方向上。那麽,在這些區域,俄羅斯的集中火炮數量對比烏克蘭可能就更大,有些認爲可能能達到1比10,甚至差距更大。所以,烏克蘭確實在炮兵武器上面的差距是明顯的。”

面對巨大的武器彈藥缺口,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曾經大發牢騷:“快把愛國者導彈給我們!希望能抵抗來自俄羅斯的導彈襲擊”。

3月底,澤連斯基在接受采訪時,做出了“哭窮加威脅”式的發言稱:“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就意味著我們沒有防空系統,沒有愛國者導彈,沒有電子戰幹擾器,沒有155毫米火炮,這意味著我們將一步步後退再後退”。

澤連斯基的潛台詞是不是說,如果再不給我武器,我就要“和談”了?

張弘(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澤連斯基對媒體,特別是對美國媒體的這種公開喊話,實際上有施壓美國共和黨,包括美國政府以及五角大樓的意思,也是給歐洲人說的。如果美國人不能按時提交烏克蘭的軍援的話,那烏克蘭可能就要後退,就有可能失敗。”

按照專家的說法,澤連斯基的“後退”主要是一種“以退爲進”的威脅,那麽奏效了嗎?

澤連斯基的“哭訴”在近日得到了回應, 4月21日,美國衆議院以多數票通過了一項向烏克蘭撥款近610億美元的法案,其中有113億美元將用于支持“美國在烏克蘭正在進行的軍事行動”。

澤連斯基21日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訪問時,感激美國衆議院通過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資金的法案:“這項援助將增強烏克蘭的實力,向克裏姆林宮發出強有力信號,即‘烏克蘭不會成爲第二個阿富汗’”。

據悉,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沃納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訪問時表示,美國參議院最快于23日通過對烏克蘭撥款約610億美元的法案,估計最快在一周內恢複對烏克蘭提供新一批武器。

看來,缺武器也不能成爲澤連斯基想要“和談”的充分理由。

(三)是否還有其他“和談”證據?

網傳促成“和談”的兩點證據目前並不充分,“和談”是否還有其他的值得關注的細節?再次核查後,我們發現網傳信息當中,很多都提到了一個關鍵的信息點:“澤連斯基首次松口,在不考慮1991年邊界的情況下與俄和談。”描述出現了細節,也許其中就有更爲確鑿的證據?

不過,早在2023年7月中旬,包括“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塔斯社”等多家媒體都有過報道,稱澤連斯基表示,只有烏克蘭武裝部隊控制了1991年的邊界,烏克蘭才會進行談判的准備。1991年邊界意味著什麽?我們來聽聽專家的解讀。

總的來說,澤連斯基提到的1991年邊界,意味著俄羅斯要把克裏米亞和烏東全還給烏克蘭,才能和烏克蘭進行對話。這是一個很高的和談外交條件,目前看來似乎並不可能現實。

看來澤連斯基和普京在“和談”的基礎條件上,本質是背道而馳的,那麽現在到底是出現了什麽特別重要的變量,導致澤連斯基改主意,甚至推翻了之前定下的和談前提呢?

在中文網絡提及“1991年邊界和談”的文章和信息當中,我們看到了兩種信息來源,分別是俄媒和美媒。經過查詢,鑒證組找到了最早發布于2024年3月30日的兩篇文章,分別來自于“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俄新社”,相關內容都稱:澤連斯基首次同意在不考慮1991年邊界的情況下與俄會談。

但是,在美國主流媒體上並沒有類似明確的報道。不過,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和“俄新社”的文章中都提到了,澤連斯基曾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部”的采訪。這也許就是所謂的美媒來源。

但在仔細閱讀過兩篇文章之後我們並沒有找到澤連斯基直接提到“1991年邊界”的確鑿證據,兩篇文章共同提及的都是:澤連斯基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采訪時指出,如果烏克蘭能恢複到在特別軍事行動之前的2022年邊界,俄羅斯將准備進行對話。

我們找到3月28日CBS發在社交平台上的澤連斯基完整的采訪視頻。經過查詢,兩篇俄媒文章引用的相似發言內容,出現在視頻的23分09秒左右,但是表述卻有所出入:

就目前我們掌握的信息來看,俄烏“和談”可能又是一場捕風捉影的事件了。

制片人:梁茵

編導:楊新烨

編輯:于二丫 張希甯

3 阅读:1864
评论列表
  • 2024-04-23 22:34

    繼續打吧!打到服爲止!

  • 2024-04-24 00:07

    戰到美國沒有錢援助! 戰到烏克蘭剩下一個人!!!

  • 2024-04-24 08:37

    狠狠的打,打服爲止

  • 2024-04-25 06:13

    跟他爹談,剛通過援助法案,就和談不覺著是緩兵之計後期裝備到手大鵝就等著哭吧

  • 2024-04-24 18:08

    澤雞的簽字形如放P

  • 2024-04-25 08:57

    沒十年見不出分曉,慢慢等吧

  • 2024-04-24 06:20

    這家夥有實話嗎,一會一個樣子

  • 2024-04-25 13:45

    現在司機說了不算,你們不打,美國和北約替你打,反正炮彈都在烏克蘭的土地上爆炸[呲牙笑][點贊]

  • 2024-04-23 21:47

    610 不到位最好還是和爲貴610 再重建世界和平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