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Med|乳腺癌新風險因素:一項美國的健康調查分析

百姓健康頻道 2024-05-17 17:01:31

【CMT&CHTV 文獻精粹】

導語: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盡管已有大量研究揭示了生活方式和遺傳背景對乳腺癌的影響,但在睡眠時長和抑郁症狀與乳腺癌關聯的研究上,流行病學證據仍顯示出不一致性。該領域的研究挑戰在于如何准確量化睡眠時長和抑郁症狀對乳腺癌風險的影響,並探索其潛在的生物學機制。這些因素的影響可能通過激素水平、免疫功能,以及基因表達等多種途徑進行,但具體的作用機制尚未完全明了。

2024年2月,《Annals of Medicine》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爲《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duration, depression and breast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analysis 2009–2018》的研究,通過分析2009年至2018年間美國全國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NHANES)的數據,探討了睡眠時長和抑郁症狀與乳腺癌風險之間的關系。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項基于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NHANES)的回顧性隊列研究,旨在探究睡眠時長、抑郁症狀與乳腺癌之間的關聯,並構建機器學習算法以預測乳腺癌的發生。研究共納入1,789名參與者,其中263名爲乳腺癌患者。通過標准化問卷收集睡眠時長信息,並使用九項患者健康問卷(PHQ-9)評估抑郁症狀。研究使用邏輯回歸模型計算多變量調整後的乳腺癌風險比(OR)和95%置信區間(CI),並運用六種機器學習算法預測乳腺癌的發展,以找出最佳預測模型。

研究結果

睡眠時長與乳腺癌風險的關聯性分析

本研究探索了睡眠時長與乳腺癌風險的關系,但未發現顯著的關聯。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建議,成人每日應保證7至9小時的睡眠。研究將參與者的睡眠時長分爲三類:短睡眠(少于7小時)、正常睡眠(7至9小時)和長睡眠(超過9小時)。結果顯示,與正常睡眠時長相比,短睡眠時長的乳腺癌風險比(OR)爲1.25,95%置信區間(CI)爲0.85至1.37;長睡眠時長的OR爲1.05,95% CI爲0.95至1.15。這些數據表明,睡眠時長與乳腺癌風險之間並無顯著關聯,這與前期部分研究的結果相矛盾。

抑郁症狀與乳腺癌風險的相關性探討

本研究的一個關鍵的發現是抑郁症狀與乳腺癌之間的顯著關聯。利用九項患者健康問卷(PHQ-9)評估的抑郁症狀,其與乳腺癌的關聯具有統計學意義,OR值爲1.99,95% CI爲1.55至3.51。該結果支持了先前研究的觀點,即抑郁症不僅是乳腺癌患者中常見的心理狀況,也可能是一種獨立的風險因素。這一發現對于理解乳腺癌的多因素致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並提示在乳腺癌的臨床管理中需要更多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

機器學習模型在乳腺癌預測中的應用

研究中另一個重要成果是機器學習模型在乳腺癌風險預測中的應用。通過比較六種不同的機器學習算法,包括AdaBoost、隨機森林、Boost樹、人工神經網絡、極限梯度增強和支持向量機,發現AdaBoost模型在乳腺癌預測中表現最佳,其AUC值爲0.84,95% CI爲0.81至0.87。這一結果表明,機器學習模型能夠利用個人健康數據高精度地預測乳腺癌風險,爲臨床決策提供了新的工具。

總結

本研究采用全國代表性的樣本和廣泛的協變量控制,使得研究能夠調整多種已知的乳腺癌風險因素。此外,通過機器學習算法的應用,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乳腺癌風險預測方法。盡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橫斷面研究設計無法確定因果關系,以及自報的睡眠時長可能存在偏差等,但本研究爲理解乳腺癌與睡眠時長和抑郁症狀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新的線索,並爲未來的病理機制研究提供了潛在證據。未來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將進一步闡明這些關聯,並有助于開發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參考文獻:

Cai Y, Zhaoxiong Y, Zhu W,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duration, depression and breast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analysis 2009-2018 [J]. Ann Med. 2024;56(1):2314235. doi:10.1080/07853890.2024.2314235IF: 4.4 Q2

編輯:且行

二審:清揚

三審:碧泉

排版:半夏

0 阅读:17

百姓健康頻道

簡介:國家衛生健康委主管,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辦的電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