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殊教授:推進乳腺癌早篩,讓女性患者保乳率提高50%!

百姓健康頻道 2024-04-20 13:47:50

導語:近日,在國家衛健委百姓健康頻道(CHTV)舉辦的“健康中國行動——婦幼及生殖健康高質量發展推廣教育計劃”啓動會上,來自全國婦幼、兒童、生殖健康領域的醫學專家彙聚一堂,大家集思廣益,紛紛爲健康中國行動的健康科普工作獻出寶貴建議。

乳腺癌發病率高,嚴重威脅女性健康。乳腺癌雖是惡性腫瘤,但隨著治療技術提升,患者生存期大大改善,加之保乳術、重建術的出現,也可以保證女性形體完整。會後,CHTV/醫學論壇網邀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乳腺中心主任王殊教授做客采訪間,聊聊乳腺癌當前治療現狀。

CHTV&醫學論壇網:我國乳腺癌防治的工作目前已經取得了哪些成果?王殊教授:自國家衛健委推出“兩癌”篩查工作(《宮頸癌篩查工作方案》、《乳腺癌篩查工作方案》),我國大量女性接受了每年一次的篩查。這不僅提高了乳腺癌的檢出率,同時增加了大家的早篩意識。另外,我們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粉紅絲帶月節日等做了大量的科普宣教,也提高了整體民衆乳腺癌防治的意識。那麽,如果這些科普工作能夠齊頭並進,會讓整個乳腺癌防治工作更加前移,發現更多的乳腺癌早期病例。

CHTV&醫學論壇網:我們常說“防大于治”,應該如何做好科普,加強大衆預防乳腺癌的意識?王殊教授:我國醫生做了許多科普工作,其中不乏與媒體合作的項目。我認爲,科普要把握兩個原則,第一,前10年和這10年的科普已經不一樣,前10年的任務主要是爲普及疾病的知識,提高大家對乳腺癌的認識。現在大家對乳腺癌認識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我們可能需要在專業領域上做一些宣教。第二,客觀傳遞事實,不要危言聳聽。我們現在做了許多女性健康的科普,常有一些女性咨詢乳腺增生會不會變成癌,其實增生是正常的生理過程,無需過度關心,這就是宣傳過度給人造成的恐慌,所以,我們要把握好既能客觀科普,又能提高疾病認知的度。

我們現在更需要傳遞疾病可能的風險以及一些防治相關知識,如果只是過度強調風險,反而會給病人帶來恐慌,這是沒有必要的。

CHTV&醫學論壇網:哪些患者適合做保乳手術?王殊教授:保乳手術是這幾十年來外科領域非常大的進步,因爲100多年前乳腺癌標准術就是乳腺癌根治術,病竈範圍切得越大越好,當時所有循證醫學證據給予支持,所有患者也都能接受。但是它確實導致了一些形體上的缺陷,也造成了生活上的不便。女性患者回歸家庭、生活、社會後其實會面臨諸多問題。

近年來隨著早篩、早診率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乳腺癌在早期被發現,這增加了女性患者保乳的可能性,所以目前保乳手術在標准術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以我院乳腺中心爲例,多則每年有50%的患者做保乳手術,少則也有40%左右。相當數量的女性患者,只要是早期病例,就會有保乳的可能性。也有許多患者質疑,認爲全切更安全,其實保乳手術的臨床應用和藥物一樣,也有其循證醫學證據,經過長久的隨訪,才能得到安全的認定,目前循證醫學證據支持的綜合術式是保乳手術+放療,該術式和全切的效果是一樣的,安全性也較好。

CHTV&醫學論壇網:乳房重建有哪些方式?王殊教授:也有相當一部分患者不能做保乳手術,盡管是一些很早期的病竈,但其病竈分布比較廣泛,這種情況下,保乳術是切不幹淨癌細胞的。所以我們就會提出一些乳房重建術式,把乳房切掉後重建乳房,根據手術時間不同分爲一期重建或二期重建,目前一期重建手術較多,因爲患者乳房切除術和重建術可以在一次手術內完成。

此外,重建的方式也有很多,如自體皮瓣重建,通俗來講就是“拆東牆,補西牆”,把患者背部的皮瓣轉移到乳腺的位置上;也有乳房假體重建術,即病人選擇硅膠等假體進行重建。目前也有混合術式的應用,如:利用腔鏡技術做重建術,乳房不用留下“大切口”,讓患者用小的代價保留形體的完整。這麽多的術式也可以讓患者有選擇的余地,當然是在保證安全性的基礎上。對于醫生來說,乳腺癌是一個惡性腫瘤,雖然傳統術式要求全切,但我們希望每一個女性患者都能在乳腺癌手術治療後帶著乳房回家。

專家簡介

王 殊 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乳腺中心主任、主任醫師

北京醫學會乳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CSCO-BC)常委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CBCSG)常委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學組委員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百姓健康頻道(CHTV)、醫學論壇網

0 阅读:0

百姓健康頻道

簡介:國家衛生健康委主管,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辦的電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