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價值股」和「成長股」之爭,有了新答案

財經無忌 2024-05-15 14:03:11

文 | 山核桃 無鏽缽

哪些公司未來10年總利潤會比過去10年更高?

這是今年2月,著名投資人段永平在雪球上發起的一場有意思的討論。

在段永平給出的預測裏,有蘋果、騰訊、茅台、伯克希爾、BRK、微軟、谷歌等公司,如果仔細拆解他的這份重倉名單,恰好對應股市中投資者們常用的兩個概念:價值股與成長股。

如伯克希爾、茅台都是以穩定盈利和高分紅著稱的傳統價值股,而微軟、蘋果則以高成長性被視爲美國科技公司中的成長股代表。

而在這份名單裏,唯一可能讓投資者感到困惑的就是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了。

過去一段時間,“騰訊究竟是價值股還是成長股”這一問題也産生了爭論,持“價值股”論的以“互聯網高增長時代不再”爲大背景,告別躺贏年代,輔以騰訊放緩的營收增速爲指標;持“成長股”論的則認爲,作爲穿越中國互聯網周期爲數不多、且市值目前最大的中國互聯網科技巨頭,騰訊一直沒有固步自封,在不斷適應時代變化尋找自己最具確定性的成長。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價值股抑或是成長股,都是好公司。5月14日,在拿出巨額回購後,騰訊發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其中最受關注的幾項指標上,相關數據表現均可圈可點: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騰訊營業收入爲1595.01億元,同比增長6%。而毛利、經營利潤(Non-IFRS)和淨利潤增速(Non-IFRS)分別爲23%、30%和54%,均顯著跑贏營收增速,作爲衡量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毛利增速更是連續4個季度保持20%以上,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底色。

具體到業務端,也有很多信息值得關注。除了社交、廣告、遊戲等傳統核心業務保持穩健成長,視頻號、小程序、小遊戲和AI大模型等“新芽業務”也加速生長,持續爲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可以說,經過過往兩年的動態調整,騰訊正在經營側展現強勁增長的新生機,其相關業務也在出色利潤表現下,不斷描繪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在這基礎上,梳理騰訊曆年財報與具體業務布局後,「財經無忌」認爲,衡量騰訊目前的價值邏輯偏向後者——市場低估了騰訊的增長潛力,其投資邏輯更接近于“成長股”。

1、騰訊步入「高毛利」時代

騰訊Q1財報中最直觀的關鍵詞,無疑是利潤。

從財報數據來看,在確立高質量增長戰略意圖後,騰訊不僅小步快跑重回正向軌道,並在業績端呈現出了一條不斷加速的V字曲線。

從2022年Q4開始,騰訊已連續六個季度實現毛利和淨利(Non-IFRS)的顯著增長,毛利同比增速分別爲7%、19%、22%、23%、25%和23%,毛利率從2022年Q4的43%上漲到2024年Q1的53%,毛利增長超過了2021年股價高位時的水平。淨利潤(Non-IFRS)逐季同比增速分別爲19%、27%、33%、39%、44%和54%,盈利增速明顯在不斷提速。

對于企業來說,毛利和淨利潤從來都不僅僅只是枯燥的數字,而是對企業過往經營水准的考核,和未來趨勢的研判。

正如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在2024開年騰訊集團年會所說的那樣:因爲財務狀況健康,我們才能“買”到時間讓團隊做更多難而正確的事,能成爲時間的朋友。

這也是爲什麽,段永平在雪球討論中,將公司的“毛利水平”視爲衡量成長股的關鍵指標。盡管這一做法或許會和投資者的常識相悖。因爲在“成長股”的指標中,高成長性一般對應著高營收規模和營收增速,利潤固然關鍵,但面對“高速增長”的誘人魅力,似乎總了差一口氣。

但投資者似乎忽視了一點:全球互聯網行業已步入壯年,經曆了從PC、移動互聯網等時代紅利後,“規模化增長”的階段已過去,因此,單看營收規模和增速往往是在博弈短期的景氣,利潤端的表現更值得投資者關注。

毛利水平是科技巨頭手中一張最好的明牌。全球範圍內,毛利水平的高低,直觀的反應著巨頭們業務環節的質效和長周期投入所轉化的成果。

拆解來看,騰訊的“高利潤”恰好也對應了上述邏輯。

一方面,利潤端的上揚反映出騰訊收入結構的優化,結合財報數據來看,騰訊正在用更多元、更高質量的收入對抗不確定性。

從收入結構上來看,騰訊在2018年930變革後,就在一直調整各業務板塊收入比重,如今已實現遊戲、廣告、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等多元驅動的態勢。

其中,代表數實經濟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已連續12個季度占比超30%,成爲穩健的業績壓艙石。最新發布的2024年一季報顯示,該項業務收入523億元,同比增長7%,在總體營收中占比進一步提升至33%。一季度騰訊網絡廣告業務也取得了顯著增長,收入265億元,同比增長26%,營收占比17%。

與此同時,作爲營收關鍵環節的遊戲業務,也出現了流水轉正的積極信號。 今年3月份,受益于新的商業化節奏和遊戲內容設計的提升,《王者榮耀》及《和平精英》3月流水有所複蘇,實現同比增長。《金鏟鏟之戰》、《穿越火線手遊》及《暗區突圍》等多款本土市場遊戲的流水也于本季創下曆史新高,《荒野亂鬥》在國際市場上的日活躍賬戶數超過去年同期的兩倍,流水超過去年同期的四倍。

各大板塊穩健增長表現背後,是騰訊多元化業務的不斷優化調整,和隨之帶來的高質量發展推力。

另一方面,騰訊的“高利潤”並非是單個業務的優化,而是全局業務的優化。

早在2023年年報中,騰訊就單獨披露了各業務板塊的毛利率情況,今年一季報延續了這一趨勢。結合披露信息來看,三大業務板塊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提質增效。

在AI、雲服務産品等新技術、新工具的驅動下,網絡廣告業務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42%提升至55%,毛利同比增長66%,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34%提升至46%,毛利同比增長42%。本季度,騰訊增值服務業務毛利率也進一步提升至57%,盡管其中以遊戲爲主要核心的增值服務收入同比雖有所微降,但得益于小遊戲平台服務費占比不斷增加,以及海外遊戲本季度收入增長3%,這些優質收入占比的提升帶動板塊整體毛利同比增長5%。

不止是騰訊。如果複盤蘋果、微軟這些美股科技成長股,在經曆互聯網紅利消失後,聚焦毛利表現,積極調整收入結構,尋求新的增長範式。

比如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逆風時,單看營收增長蘋果甚至是在衰退的,但憑借著「軟硬結合」的策略維持在50%上下的毛利率,另一邊,借AI起飛的微軟,在漫長的“雲轉型”中,營收也曾一度跌至負增長,但毛利水平一直維持在60%左右。

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毛利”已成爲衡量中國互聯網乃至全球科技巨頭的關鍵基礎指標,而作爲中國互聯網“風向標”的騰訊,這一次,還是走在了前面。

2、高毛利背後,騰訊找到了增長的「釘子」和「錘子」

宏觀的財報數據之外,理解中國互聯網的新周期與騰訊的“高利潤”表現,依舊需要回到騰訊核心業務基本面。

追求高毛利的背後,騰訊增長動能之所以切換,是因爲找到了增長的“釘子”和“錘子”。

一是找到了“釘子”,指有了增長的目標,追求“高毛利”就是一種追求“質”的增長。

從騰訊曆年財報綜述與各個業務管理層的公開發聲來看,核心業務的經營目標都聚焦到“效率”和“質量”上來。

這一點,最直觀的案例就是騰訊雲所屬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

以騰訊雲爲代表的企業服務業務,在過去一段時間向外界釋放出兩個信號:

一是主動瘦身,削減虧損的項目從“集成”轉向“被集成”;二是在産品上,增加自研産品比例,轉向高毛利的PaaS和SaaS産品,此類高利潤産品生態的全面鋪開,不僅扭轉了騰訊在企業服務上增收不增利的現象,還更進一步,打開了邁向高毛利健康經營的增長之路。

以SaaS層産品爲例,今年4月,騰訊宣布包括企業微信、騰訊回憶、騰訊文檔等SaaS産品已全面接入騰訊混元大模型,加速自有SaaS生態的全面AI化。在財報發布後的業績電話會上,騰訊管理層透露,今年一季度,騰訊會議收入同比翻倍,企業微信收入同比增長200%。當前,在大模型浪潮下,“AI+SaaS”盡管商業化尚屬早期,但從最新一季度騰訊SaaS産品收入增長的勢頭來看,可基本驗證以下兩點確定性的趨勢。

一是,騰訊的優勢是産品能力,聚焦更擅長且高毛利的SaaS産品,提升了企服板塊整體的業務健康度。二是,爲大模型落地to B,深入行業與産業,找到了早期明確的商業化途徑。

另一方面,除了找到“釘子”外,騰訊增長的手段也變了,以“新芽”業務爲“錘子”,傳統業務也重新看到新的增量。

在今年3月,騰訊管理層首次對外闡釋“新芽”業務的理念,包括視頻號、小程序、小遊戲和AI大模型等新芽業務成爲外界關注的重點。

結合財報數據來看,上述新芽業務正在展現出愈發強勁和健康的商業化能力,並不斷爲優化企業利潤表現,提供關鍵抓手。這之中,視頻號作爲新芽業務的亮點,2024年一季度用戶使用時長同比增長超過80%,並通過拓展商品品類和激勵更多內容創作者參與直播帶貨,加強了視頻號直播帶貨生態。與此同時,小程序、小遊戲等同樣展現強勁勢頭,小程序用戶時長增長超過20%,非遊戲類小程序的日均使用次數同比實現雙位數百分比增長,小遊戲流水同比增長30%。

在這基礎上,“新芽業務”還在不斷優化重構傳統業務,助力老樹在新市場環境下,持續煥發生機。

視頻號、AI大模型兩大新芽業務之于騰訊廣告業務板塊,就是一個好的觀察點。

視頻號重構廣告的邏輯主要有兩方面:

首先,相比抖快而言,尚屬商業化早期的視頻號依舊具備流量紅利,其流量生態更可以同微信生態激活協同。 截止2024年一季度,微信及WeChat的合並月活躍賬戶數進一步增至13.59億,微信龐大規模的流量池爲視頻號提供了持續增長的經營土壤。

其次,得益于視頻號自身商業化的加速,圍繞廣告基建的持續優化,也不斷擡高廣告收入的上限。 2022年四季度以來,騰訊網絡廣告收入連續保持兩位數高增長。2023年Q2,視頻號廣告收入已超30億元,下一季度微信泛內循環廣告收入(指以微信小程序、視頻號、公衆號和企業微信爲落地頁的廣告)同比增長超30%,在微信廣告總收入占比過半。今年Q1,視頻號廣告和搜一搜廣告的快速增長,更是顯著拉動了網絡廣告收入和毛利增長。

盡管當前視頻號商業化還在早期,但交易生態的潛力已經可見,這背後是一方面是騰訊在加速爲視頻號創作者提供更多的變現渠道;另一方面,也在通過自身基建的優化,提升對品牌、服務商等生態夥伴的吸引力。在今年微信公開課上,援引36氪的報道,視頻號團隊明確表示,要加大研發、運營、商務的投入,估計會到數百人水平的擴張,做好視頻號的基建工作。

另一個佐證視頻號商業化潛能的案例,則是直播帶貨的發展。據公開數據,2023年,視頻號直播帶貨GMV規模達到2022年的3倍,訂單數量增長超244%。

除了視頻號外,以AI大模型爲代表的新技術也在拓展廣告業務的增長邊界。

作爲互聯網第一大商業模式,廣告的整條鏈路與AI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大模型對廣告業務的重構,目前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在內容制作環節,借助AIGC能力,提升創意能力和投放效率。二是在投放環節上,利用模型的理解能力實現人貨精准匹配,提高轉化率。

廣告業務作爲騰訊的營收基本盤,從模型能力升級到AI原生産品探索,技術也是騰訊廣告叠代的關鍵詞。早在2021年騰訊就開始升級“廣告大模型”,去年9月,騰訊透露,全新升級的騰訊混元大模型已深度接入騰訊廣告業務。今年1月,騰訊發布了一站式AI廣告創意平台“騰訊廣告妙思”,實現了“創意生成一站式審核-廣告投放”的全鏈路打通。

廣告被視爲“最卷的行業”之一,而從新芽業務對這一傳統業務重構中不難看出,騰訊已經找到了驅動增長的方法論。一切的業務增長最怕的就是“拿著錘子,找不到釘子”,或是“只知道釘子,但卻造不出錘子”。

騰訊穩紮穩打做好了這兩方面,業務的增長生機與成長性也自然湧現。

3、「成長股」騰訊,想象力幾何?

在給全體股東的一封信中,著名投資人巴菲特曾提到過“優質成長股”的一個標准:

具備穿越周期與時俱進的增長動能。

對互聯網科技行業而言,最重要的永遠是「未來」,這也是支撐公司長期增長的關鍵。

過去,市場對于騰訊「缺乏成長性」的判斷,本質上也是對其「巨量規模」之下難以講出動人的增長故事的擔憂。

但綜合財報和市場調研來看,上述觀點其實是相對片面的。

一方面,騰訊的增長動能從很早之前,就已不再單純依賴流量紅利,而是建立在“新連接”和“新應用”的不斷深化上。

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新階段的流量增長不是數字的增長,而是“連接力”的進化。

從連接個體的社交需求創造了QQ,連接用戶的社會關系創造了微信,連接組織內部生態的企業微信、連接行業與資源的産業互聯網……用戶的數量從來都是那麽多,是對于連接力的新想象,創造了騰訊繁榮的業務生態,也構築了騰訊穿越周期的護城河。

這基礎上,面對既有的多元且龐大的流量生態,騰訊也在不斷借助“新應用”,創造更大的想象空間。

微信生態裏的小程序、小遊戲,到視頻號的電商化進程,再到不斷更新拓展的金融及企業服務,騰訊正在圍繞現有資源,不斷在具體應用層面展現出強大的創新活力,爲用戶、商家和企業帶來新的互動方式和商業機會。

面對新的線上交易模式,品牌、商家、用戶往往面臨著高昂的學習和信任成本,商家擔憂交易環節卡殼耗費精力,品牌不願耗費時間精力重新架設布局,用戶擔心需求無法得到傳遞。

這之中,視頻號、小程序、企業微信,就是騰訊生態專門爲上述痛點構建的“三大交易陣地”,視頻號專攻帶貨閉環,致力于交易環節整體的便捷性;小程序連接全域,專注于交易轉化的效率;企業微信觸達用戶,努力發掘生意的更多可能。

身處這一全新生態之下,商家不僅可以在此一站式完成數字化經營的全部流程,也能跨越不同交易場景實現高效成交、長效獲客。由此所帶來的效益,也成爲了騰訊優化經營質量,改善利潤表現的有力支撐。

早在去年年底,小程序單季度交易規模就已達到1.5萬億,覆蓋餐飲零售、交通出行、民生繳費等多個場景的線上線下服務,視頻號與企業微信在公私域場景下的GMV,也維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

另一方面,騰訊的創新動能也並未停滯,而是基于長期的研發投入,從“複制競對”走向“自主創新”的思維轉換,不斷擡升創新水位。

在互聯網企業熱衷于複制競對、對標友商的氛圍下,騰訊那些曆經時間檢驗的産品、業務,所展現出的是新思維下,針對用戶需求的創造力和不斷叠代自身的內驅力。

長期來看,這種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價值思維,還在在騰訊持續深化追加研發投入中得到夯實,並轉化爲更多切實的成果。

公開數據顯示,騰訊在本季度的研發開支達到了156億元,自2018年至今六年研發投入超過2853億元。曆年來,騰訊在全球的專利申請總數和授權專利數量均處于第一梯隊。這也是其業績增長背後的堅實底蘊。

從這個角度來說,盡管外界對于這家公司的“增長之問”其實一直沒有停歇。但從更長期的視角來看,我們認爲,騰訊具備穿越周期的長期成長性,其內在價值將在可預見的未來裏,獲得更多的掌聲和回報。

0 阅读:5

財經無忌

簡介:我們更懂中國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