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雙女主劇,台劇爲何總能拍出“現實感”?

犀牛娛樂官方 2024-04-19 21:58:40

犀牛娛樂原創

文|沈婉婷 編輯|樸芳

本年度華語劇集的首位“9分俱樂部”成員出現了。

這就是已開播兩周的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在台灣首播後,該劇就在公視、MyVideo、愛奇藝國際站、八大戲劇台等平台橫掃四項收視冠軍。口碑方面,豆瓣開分8.5、然後一路上漲,目前播出4集、評分高達9分,登頂“一周華語劇集口碑榜”,在內地也掀起追劇熱潮。

台灣金牌編導徐譽庭,林依晨、許玮甯、賀軍翔主演,劉若英、謝盈萱等驚喜客串,蔡健雅包攬OST,單是這個神仙陣容,就爲這部劇注入了極大的期待值和話題度。但這些還不足以讓它俘獲當下挑剔的觀衆們,更重要的是,作爲一部雙女主視角的女性題材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在現實賽道又給內地劇集同類型劇集上了一課。

真正的女性題材長這樣

只有8集的《不夠善良的我們》的故事非常簡單:同月同日生的兩個女人愛上了同一個男人,年輕時互爲情敵,10年後卻透過社交網絡的蛛絲馬迹幻想對方過得比自己更好而暗自較勁。

“中女”的人物設定,兩女一男的故事開端,婚戀、家庭、婆媳矛盾等老生常談的議題,這些元素如果放在當下的國産女性題材劇中,一不小心就會被貼上“雌競”“狗血”“懸浮”等標簽。

不過到了《不夠善良的我們》這裏,犀牛君在觀衆的彈幕中看到最多的一個詞是——真實。

這種真實體現在,同樣是講述兩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的故事,這部劇的主觀視角卻是兩個普通的中年女人,通過兩種視角下的對照組展現當下中年女性面臨的真實選擇與感受,而不是推動劇情發展的“工具人”。

林依晨飾演的簡慶芬和許玮甯飾演的Rebbeca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生活狀態下的女性。

簡慶芬,已婚、工作婚姻雙重穩定,但在她眼中這樣日複一日的生活太過平凡而無趣;于是她找了一個假想敵給自己樹立了“要過的比她好”的目標,這個人就是老公的前女友Rebecca。社交平台上的Rebecca存款豐厚、交往了年下男友,過著簡慶芬羨慕的生活。

而實際上的Rebecca是一個是年近40、開始對自己的人生選擇産生懷疑、焦慮的獨身女性,1800萬(台幣)存款只是她退休的目標、男友照片也是假的,不僅如此,她還面臨著隨時會被房東趕走的境遇,還有時不時感受到社會對大齡單身女性的惡意。

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卻是當下無數35+女性正在經曆的處境和困擾,也揭示了每一種選擇的複雜性。人到中年,無論是選擇成立家庭還是保持單身,似乎每種選擇都會有遺憾,尤其當現狀不滿時,總會忍不住問自己:“如果曾經換一種選擇會不會更好?”但事實上不管哪種人生都會有它的不如意,只不過“得不到永遠在騷動”。正是這樣寫實的情緒與思考,才讓不少觀衆引發對現實生活的共鳴與感慨。

這部劇的另一層真實還體現在,敢于呈現女性不完美的一面,就像劇名一樣,劇中的兩位女性都不夠善良,有欲望、有陰暗心理,會攀比、會嫉妒,比如在這段三角關系中簡慶芬表現出的“茶”、Rebecca曾有一段不爲人知的情婦經曆等,但也恰恰是這些人性中的“灰度”,才讓人物更有可信度,因爲這才是真正的人性。

所以目前看來,《不夠善良的我們》並沒有美化和醜化任何一種生活狀態,而是通過多視角敘事真實描繪當下女性在婚姻、家庭、事業等方面會遇到的挑戰和矛盾。如此,這部劇就像一面鏡子一樣,與更多觀衆建立更深的連接。

台劇在現實賽道做對了什麽?

事實上,《不夠善良的我們》並不是第一部讓內地觀衆爆發現實共鳴的高分台劇,從此前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華燈初上》到這兩年的《她和她的她》《有生之年》,都曾憑借立足現實議題引起廣泛的追劇熱潮,豆瓣評分皆在9分左右。不覺間,台劇早已擺脫了只會拍偶像劇的標簽,在現實主義賽道趟出了一條“複興”之路。

那麽除去創作環境與審查制度的因素,台劇在現實題材的創作上究竟做對了什麽?

犀牛君認爲很重要的一點是,台劇的編劇對生活、對人的觀察細致入微,真正地將自己對這個時代的觀察放進作品中,即使是微小的、不那麽正面的,但他們依然願意用心與觀衆溝通。

以《不夠善良的我們》中的Rebecca爲例,對于這樣一個職場“大女主”來說,內地劇集通常塑造的都是事業有成的“白富美”形象,但這部劇裏的她沒有自己的房子、房東會來找麻煩、助理還因爲感情問題辭職……有時很狼狽,會寂寞、焦慮,但這才是大多數普通中年獨身女性的真實狀態,反而是那些打著“現實題材”旗號的浮誇劇情屢屢讓觀衆吐槽“仿佛和劇中人生活在兩個世界”。

再有,在國産劇中很難看到的平凡而不起眼的生活瑣碎卻總能被台劇描繪地細膩而動人。比如《不夠善良的我們》裏簡慶芬與老公之間的相處日常折射出多少中年夫妻的婚後生活狀態,以及婆婆不打招呼就上門看孫子、被婆婆陰陽怪氣不親自做早飯等這些細節又將婆媳之間的微妙關系刻畫得自然而又代入感。

並且,台劇總能另辟蹊徑地找到值得探討的新議題和新視角去觸達現實主義的新領域。例如《我們與惡的距離》關注的是精神病患和無差別殺人事件,從而探討善與惡的界線。又如《俗女養成記》和《她和她的她》同爲女性題材,前者傳達的是失敗的30+女性在經曆了浮沉愛恨之後如何完成與自我和世界的和解,後者則是透過性侵、職場性騷擾等話題給予脆弱女性一抹走出至暗時刻的光亮。

雖然某些議題直接搬到內地劇集市場中會存在尺度和輿情上的風險,但現實生活這座富礦還有太多素材值得深挖,只不過台劇總能成爲那個率先發掘新切口的先行者。

毫無疑問,在現實主義題材這條賽道上,台劇已走向了next level;而內地劇集現下能做的,除了用心,就是再用心!

0 阅读:20

犀牛娛樂官方

簡介:資深財經記者行業人士共同創建,聚焦娛樂産業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