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朱德在範石生16軍中隱蔽時竟同時還藏著一支秋收起義部隊

桂才子佳人 2024-05-10 12:57:36

世界之博大,曆史之深奧,值得我們爲此嘔心瀝血地學習和探索。每當有一隅之發現,一偶之心得,就發表出來,與同仁們一起分享集腋成裘的快樂。

今天要分享的是:朱德帶領南昌起義余部隱藏在範石生的第16軍裏時,還有一支秋收起義的部隊同時躲藏在那裏。

說來話長,但咱就簡言核說不拖長了。

朱老總率領著南昌起義余部,來到贛南大庾天心峪整編,部隊名稱爲“國民革命軍第五縱隊”,大家可能不知道曆史,“第五縱隊”是大名鼎鼎的西班牙內戰時期的部隊番號,取這個番號深有含義。朱德、陳毅、王爾琢組成了縱隊領導班子鐵三角,再加上林彪、粟裕、肖勁、楊至誠、趙镕等中堅力量擔任連長和指導員,使得部隊風氣煥然一新。

1927年11月上旬,第五縱隊在湘粵贛三省交界的崇義縣一帶活動,打跑了在此作惡多端、占山爲王的土匪何其郎部。

秋收起義

發現上猶鵝形地區到了一支:不一樣的武裝,既非土匪,又非官兵,乃是勞工、農民和士兵三結合的隊伍,很像我們的武裝。朱德派陳毅化裝前去聯絡。原來這是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第一營,營長就是大名鼎鼎的毛主席的愛將張子清。他們是在轉移上井岡山的途中負責斷後的部隊,在大汾戰鬥中被敵人切斷後轉戰到這裏隱蔽的。

陳毅得知毛主席率領的秋收起義隊伍在井岡山活動,心裏非常高興,旋即派毛主席的弟弟——第25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時任第五縱隊政治部宣傳幹事毛澤覃前往井岡山聯系。

陳毅元帥

與此同時,駐紮在江西的國民黨最高軍隊編制——國民革命軍第16軍軍長範石生也在尋找隱匿在茫茫群山之中的朱德及其所部。

範石生是一位有高尚品格的人,雖然身在國民黨陣營裏,但他與蔣介石、汪精衛等背信棄義之流完全不一樣,有一句話叫“出淤泥而不染”非常適合他,他當官帶兵打仗,完全不是爲了自己升官發財,他有與朱德一樣的爲勞苦大衆打天下的這份情節,難怪他們義結金蘭,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啊。範石生與朱德早年都在雲南講武堂聆聽蔡锷將軍的教誨,一起參加辛亥革命和反對袁世凱稱帝的重八起義等戰爭,是朱老總最要好的兄弟,他也在苦苦尋找爲人忠厚、信念執著的結義兄弟朱德。

朱德結義兄弟、國民革命軍第16軍軍長範石生

範石生與朱德商定,朱德部改稱爲國民革命軍第16軍第47師第140團,朱德改名王楷,任140團團長,47師副師長,16軍總參議。

秋收起義部隊張子清營改稱第141團,張子清任團長。

上述兩個團的一切行動聽共産黨調動,範石生不加幹涉,也不插手人事安排。範部給朱、張兩團的物資補充,完全由朱、張支配。張子清的第141團當然都是以朱德爲馬首是瞻的了。

天心峪整編群雕圖片

部隊隨即在湖南資興駐紮下來。範石生立即發放了兩個月的軍饷和軍械、被服、糧食和醫藥等軍需物資,對外稱這是我的老部隊,並另送10000塊大洋給朱、張兩團部使用。

即使後來到了蔣介石有所察覺,向16軍發來電報,要求拘捕化名王楷的朱德,解除140團和141團的武裝。範石生也沒有執行老蔣的命令,而是依照兄弟倆之間的口頭協議,在贈送了大量軍需武裝和又一次的10000塊大洋後,讓朱老總率領隊伍向湘南進軍。

範石生盡了兄長一般的責任,比親兄弟還要親,真是一位仁人君子啊,中國革命不能忘記了範石生的豐功偉績,應當給範石生雕像立碑!他的情誼,真如巍巍昆侖一樣高!

11 阅读:1191
评论列表
  • 2024-05-20 21:22

    向範軍長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