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帕金森病日丨嗅覺減退、睡眠障礙、便秘等表現往往出現在“手抖”之前

揚眼 2024-04-09 12:11:09

2024年4月11日是第28個“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題爲:“和諧共生,美好生活”。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其發病率也在逐年提高,同時疾病也呈年輕化的趨勢。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婦幼保健院)神經內科張廉副主任醫師介紹,在我國,大約有超過300萬帕金森病患者,65歲以上中老年人發病率爲1.7%。預計到2030年,患病人數將達到近500萬人,約占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數的一半。然而,該病在我國仍處于“認知度低、就診率低、診斷率低”的現狀,容易走入誤診、漏診的歧途。

“手抖”出現數年之前就有嗅覺減退等前驅症狀

4月7日,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婦幼保健院)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康複醫學中心、門診部健康教育科聯合舉辦世界帕金森病日活動。江蘇省人民醫院醫院帕金森病多學科診療團隊由神經外科、神經內科、放射科、康複醫學中心醫師聯合組成,爲帕金森病等運動障礙疾病患者制定多學科、一站式診療方案和服務。每年“世界帕金森病日”來臨之時,省人醫帕金森診療團隊與“帕友”都相聚一堂,一年一次,風雨無阻。截至目前,已舉辦了十多屆“世界帕金森病日”主題活動。

手抖是帕金森病常見的症狀,但帕金森病患者的手抖有自己的特征。患者常表現爲拇指、食指搓丸樣震顫,每秒4-8次。但帕金森病就只有“抖”嗎?專家指出,帕金森病被認爲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除了會引起運動症狀外,常見的還有胃腸道表現,還會影響自主神經系統、睡眠和情緒。許多非運動症狀在運動症狀之前出現,從而産生了帕金森病前驅期的概念。

薛先生21年前出現手抖,寫字越來越小,被確診爲帕金森病。而在這之前,他最先出現了嗅覺減退。張廉副主任醫師介紹,臨床問診中發現,多數帕金森病患者在震顫、僵直、運動遲緩等運動症狀出現的數年之前,都有過嗅覺減退、睡眠障礙、便秘等前驅症狀。

“帕金森病不是致命疾病,及早規範治療可以良好地控制症狀。”張廉副主任醫師提醒,針對出現這類可疑症狀的人群,可開展早期幹預,而不是等到症狀嚴重的時候再來看病。

何時是植入腦起搏器的最佳時期

腦起搏器手術的出現,給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性疾病患者帶來福音,在藥物“蜜月期”消失時,腦起搏器接力,帶來了第二次治療機遇。腦深部電刺激(DBS,俗稱“腦起搏器”)通過植入大腦中的細微電極,發射電脈沖刺激腦深部的特定核團,進而達到改善患者症狀的目的,其研發和應用彌補了藥物治療的局限性,是目前國際公認的帕金森病首選外科療法,具有微創、安全、可逆、可調節等特點。該療法臨床應用已超過30年,在國內發展20余年。

江蘇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曹勝武主任醫師表示,腦起搏器不僅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動作遲緩、身體僵直及(或)震顫的症狀,也可降低服用藥物所産生的副作用。當帕金森病進展到四年左右,伴隨藥物療效的明顯下降、藥物副作用增大、或有嚴重的異動症狀出現時,是進行腦起搏器手術治療帕金森的最佳時機。

神經內科張廉副主任醫師表示,目前帕金森病無法治愈,隨著病程的延長,其症狀會逐漸加重,而對于做完手術的患者,也可以通過藥物、腦起搏器程控和康複等手段控制症狀,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除了運動症狀的改善,還應關注到帕金森病患者的消化道症狀如流涎、吞咽困難、便秘、胃輕癱瘓,還有血壓過低或波動較大等非運動症狀,在康複醫學中心、營養科配合下,做到全面、長程、完整的守護患者生命健康。

通訊員 史兆春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于丹丹

校對 王菲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