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TranslMed|腸道微生物與胃癌治療效果—探索新的抗藥性突破口

百姓健康頻道 2024-04-16 17:55:40

胃癌作爲全球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治療一直面臨多重挑戰。特別是對于帶有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表型的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處(GEJ)腺癌患者來說,他們常規接受的化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單藥治療以及兩者的聯合治療,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明顯的藥物耐藥現象。近年來,科研人員尋求各種可能的方法來克服這一難題,其中腸道微生物組的研究凸顯出巨大的潛力。腸道微生物群是人體內多樣且複雜的微生物集合,其構成與很多疾病,包括癌症的發生、發展甚至治療響應都有密切關系。在這一領域,科學家們不斷深入探究,試圖發現胃癌患者腸道菌群與藥物效應之間的關聯。

2023年6月,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爲The gut microbiome affects response of treatments in HER2-negative advanced gastric cancer《腸道微生物組影響her2陰性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療效果》的文章,詳細闡述了一項針對HER2陰性晚期胃或GEJ腺癌患者的前瞻性隊列研究。其研究目標爲了解腸道微生物組與胃癌治療效果之間的相互關系,並尤其關注到腸道微生物組在抗ICI耐藥性中的角色。研究者們首先對接受不同治療模式的胃癌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的特征及其與治療反應間的差異進行了細致考察,隨後又追蹤了這些微生物群隨治療曆程的動態變化。

該研究納入117名HER2陰性晚期胃或GEJ腺癌患者,並根據治療方案被分爲三組:單純化療組、單純ICI治療組以及聯合治療組。這些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組通過宏基因組測序的手段在治療前後進行了分析。治療方案的選擇遵循國家綜合癌症網絡的指導原則,且涉及到患者和醫師之間的充分溝通。所有研究流程均得到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准,並且各項操作都遵從了《赫爾辛基宣言》。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應答者和非應答者之間的微生物組有顯著不同。具體來說,在三種治療方案的應答者與非應答者之間,分別有14種、8種和13種微生物種類出現顯著性差異。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分析中,乳杆菌屬(Lactobacillus)的高相對豐度與臨床應答者一致性相關。這一發現提供了腸道微生物組成和治療效果相關性的重要見解。研究中還發現,具有更高乳杆菌豐度的患者通常擁有更好的無病生存期(PFS)。

此外,文章還報告了TNM分期、PD-L1聯合陽性評分、微衛星不穩定性(MSI)狀態、EB病毒相關性(EBER)和先前治療線數等臨床特征與腸道微生物群相關性的具體數據。例如,MSI高表達與非MSI高表達患者的腸道菌群分布有顯著不同。這爲胃癌的個體化治療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總結來說,這項研究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理解和克服胃癌藥物耐藥性新的大門。通過深入分析腸道微生物組成與治療效果之間的關聯,我們不僅增進了對胃癌病理機制的理解,還有望爲臨床實踐提供針對性的調控腸道菌群的新策略,以增強胃癌患者對化療和免疫療法的應答。這一研究爲我們展示了腸道微生物組成能夠作爲胃癌防治中的潛在生物標記物和治療靶點,開辟了胃癌治療的新紀元。

參考資料:Han Z, et al The gut microbiome affects response of treatments in HER2-negative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Clin Transl Med. 2023 Jul;13(7):e1312. doi: 10.1002/ctm2.1312.

編輯:十六

二審:清揚

三審:應泉

排版:半夏

0 阅读:15

百姓健康頻道

簡介:國家衛生健康委主管,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辦的電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