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出行成敗全系聚合平台

詠竹坊陽 2024-05-08 21:52:47

爲抗衡網約車市場“一家獨大”格局,曹操出行借力其他平台增加下單量,有抱團取暖的用意,但必須小心“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重點:

過去三年,曹操出行收入雖呈增長趨勢,但仍未錄得利潤,去年度虧損及經調整虧損分別爲19.81億元及9.66億元由之前的超過一半訂單來自自營管道,轉變爲超過七成收入來自于第三方聚合平台

本文作者 羅小芹

中國網約車三甲選手曹操出行有限公司剛于4月底遞表申請來港上市。這個總部位于蘇州的網約車平台,背後有吉利集團做靠山,近年借力第三方聚合平台,在競爭失衡的共享出行市場,希望闖出一片天,成爲繼滴滴出行(DIDIY.US)後,同一賽道上最矚目的IPO。

曹操出行成立于2015年,大股東李書福通過吉利控股和浙江濟底持股達83.87%,主要經營網約車出行服務,業務覆蓋全國51個城市。有別于同行普遍使用私家車作爲網約車運營車服務,該公司近年布局專爲用于共享出行而設計的定制車和車服解決方案,截至2023年底,在24個城市擁有一支約31,000輛車的定制車車隊,爲全國最大。

行業排名第三

根據初步招股文件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平台交易總額(GTV)計,曹操出行過去三年均跻身中國前三大網約車平台。以2023年爲例,GTV約122.1億元,按年增長37.5%,市占率爲4.78%,排行第三;當中定制車貢獻GTV約24.58億元,占比由2022年的5.3%,大幅上升至20.1%。同年,市場最大參與者滴滴出行的GTV爲1,924億元,市占率達75.4%。

收入方面,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分別爲71.53億元、76.31億元及106.7億元;在扣除出行服務的司機收入及補貼、折舊費用及車服成本等後,年度虧損爲30.1億元、20.1億元及19.8億元,若按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計量,過去三年經調整虧損分別爲29.6億元、16.5億元及9.7億元。期內毛利率則由2021年的負24.4%,提升至2023財年的正5.8%。

曹操出行解釋,收入于2022年按年僅增長6.68%,主要是受新冠疫情拖累;而2023年按年大幅增長39.8%,除了受益于後疫情時代共享出行快速複蘇,公司采取新策略,從第三方聚合平台獲得更多用戶流量,並憑借擴大定制車車隊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兩者均有很大貢獻。

與滴滴出行于2021年下架整改前“一家獨大”的格局不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近年通過地圖、導航及本地服務等各種軟件應用,作爲聚合平台引流的網約車訂單,占網約車總訂單比例,由2018年的3.5%增至2023年的30%,以往嘗過燒錢搶市場的曹操出行,也順勢接入了高德、滴滴、美團、騰訊等多家聚合平台。

三年間,來自聚合平台的訂單的GTV,分別爲39億元、44億元及89億元,占同期總GTV的43.8%、49.9%及73.2%;總獲客成本占總GTV的百分比則由2021年的23.6%下降至18.1%。

曹操出行由之前的超過一半訂單來自自營管道,轉變爲超過七成收入來自于第三方聚合平台。成功藉戰略同盟獲取更多高性價比流量,並減少在推廣、廣告及客戶推薦補貼方面的投入。但凡事有利必有弊,期內支付予第三方聚合平台的傭金,也由2021年的2.77億元,飙升逾1.4倍至2023年的6.67億元,占銷售及營銷開支百分比,由54.7%上升至79.7%。

網約車量近飽和

與吉利汽車(0175.HK)的密切關系,讓曹操出行可深度參與定制車的設計過程,按照乘客及司機需求度身定制,如提高車輛的耐用性、可維修性及采用創新的換電架構,並設置智能座艙功能等。吉利生態系統中不斷擴大的換電站以及汽車維修店網絡,也爲平台司機提供了一套強大的車輛服務解決方案,間接優化車輛的總擁有成本(TCO)。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曹操出行已推出的兩款定制車楓葉80V及曹操60,預計TCO分別爲每公裏0.53元及0.47元,與具有電池更換功能的典型純電動車相比,分別減少了32%至40%。

然而,值得留意的是中國共享出行服務市場規模,在去年已增至2,821億元。近兩年由于經濟增長放緩,網約車用戶規模已基本趨于穩定;但網約車司機數量卻持續增長,去年多個城市發出網約車行業風險預警,提醒網約車數量已飽和,行業景氣情況逼近警戒紅線,更有城市暫停受理網約車經營許可及車輛運輸證核發業務。

此外,由于聚合平台增加了交易環節,造成訂單被層層轉賣,實際抽成比例大幅增加,影響到網約車司機的平均收入。2023年4月,交通運輸部出台了新政策,要求平台方保障從業人員合理勞動報酬水平;降低平台過高的抽成比例或者會員費上限。新政策出台後 ,大部分自營平台和聚合平台均降低傭金,恐怕會進一步削弱平台盈利能力,帶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風險。

0 阅读:18

詠竹坊陽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