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中國突圍成功,美國制裁宣告失效了

丹雪聊趣事 2024-05-12 06:34:05

中國制造的升級和轉型想必大家也都有聽說過,在2015年的時候我國提出了一個十年計劃,目標就是在2025年的時候完成中國在高端制造業領域的發展。說簡單一些就是我國的制造業要從此前的低附加值、低技術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向著高附加值、高技術的高端制造業發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距離2025年還有8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國的這一發展目標已經基本上完成,在很多高新技術領域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可以說中國制造已經完成了“全面突圍”,美國在高端制造、高科技領域對我國的“圍堵”、“制裁”基本上已經可以宣告失敗。

根據公開的數據顯示,我國在高新技術領域已經實現了86%的自主,在很多高端産業當中都擁有足夠的優勢,在一些領域當中還憑借著中國制造的完整産業鏈和産能優勢,獲得更加出色的質量以及更低的成本價格優勢,開始反向出口到美西方國家當中。

首先,在高端器械制造領域,也就是我們平時提到比較多的盾構機、精密機床、大型起重設備等方面,我國如今的表現都可以說十分的出色。

我國的盾構機已經拿下了全球60%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大型盾構機方面,我國此前正式下線的“領航號”大型盾構機更是全球範圍當中直徑最大的盾構機。爲了保護我國的盾構機核心技術,目前我國已經限制了大型盾構機的技術和設備出貨,甚至就連外媒都表示:如今輪到美西方被“卡脖子”了。

在精密機床領域,我國也表現情況也十分的出色,例如我國最新的3D打印機床,能夠通過3D打印技術完成大型複雜精密零部件的生産,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和材料消耗。

在傳統的數控機床、精密機床等方面,我國的國産化替代率也在迅速提升當中,並且技術水平發展十分的出色。目前日本、德國的精密機床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相比較于之前降低了不少,不少中企也紛紛開始“轉向”選擇國産的高端機床。

其次,在航天航空領域,我國自主研發的民航大飛機C919國産率已經高達60%,配套的CJ1000A國産航空發動機也已經完成試飛,在起落架、航電系統等領域不僅表現出色,並且已經開始逐漸國産化替代。

目前C919大飛機已經拿到了1350架訂單,不少國外的航司也正在考慮將C919大飛機作爲窄體客機機隊當中的一員。

除了C919大飛機之外,我國的C929大飛機也已經完成了前期的研發工作,目前正式開始工程樣機的生産階段,其中還采用了不少新型的複合材料,擁有極高的強度和更低的重量。C929大飛機的配套國産航發CJ2000目前研發也十分迅速,甚至中國商飛已經將CJ2000發動機作爲C929大飛機的首選發動機。

然後就是在汽車制造領域。雖然在傳統的燃油汽車方面,美西方憑借著先發優勢,掌握了發動機、變速箱等不少核心領域的關鍵技術,甚至可以說已經形成了技術壁壘。中企在傳統燃油汽車領域很難與之相比。

可是在新能源汽車産業方面,我國的發展卻是有目共睹的,這也進一步帶動了我國的汽車制造業發展。

從公開的數據來看,在2023年的時候我國就已經成爲了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中國企業生産制造的汽車在全球範圍之內已經成爲了最受歡迎的汽車之一,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雖然美西方一直在致力于阻止中企的新能源汽車進入其本土市場,可是卻依然無法改變目前的情況。

最後就是在信息技術領域,也就是我們平時所提到的5G方面。我國在5G方面的專利占比達到了全球第一,包括華爲、中興在內的不少中國通訊企業都拿下了大量的國際5G設備市場。哪怕美國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來阻止本土的運營商以及歐洲國家使用中企的5G設備,卻依然無法改變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優勢。

事實上,除了上述提到的領域之外,我國在電力技術、人工智能、農業設備、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都已經達到了預定的目標。如今我國正在進行的嫦娥探月計劃當中,也有不少高端技術的存在,甚至部分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領先。

例如我國的鵲橋中繼衛星,就幫助人類首次探測到了月球背面的情況,甚至美國航天局都想要借助我們的鵲橋中繼衛星來了解月球背面。我國在月球建造基地的計劃也正在穩步進行當中,神舟十七號、天宮號空間站以及北鬥導航衛星系統等都在快速發展當中,取得了出色的表現。

相比較之下,美國的工業空心化是有目共睹的,在傳統制造業領域美國的産業鏈已經大規模外遷,在新興科技、高端制造業領域,美國的優勢也正在逐漸縮短。毫無疑問,如今我國已經完成了從制造業大國向著制造業強國的邁進,美國采取的各種手段基本上都已經宣告失效了。

認同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

0 阅读:1

丹雪聊趣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