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印度裔14歲少女爲融入朋友圈,慘遭一群同齡人圍毆殘忍殺害

問號邱 2024-04-17 09:30:41

裏娜·維克

近幾年來,我國霸淩未成年人事件頻繁登上網絡熱搜,那些觸目驚心的毆打和淩辱的畫面,對受害者的身心造成了嚴重傷害,甚至有些人想不開選擇輕生,無不讓人憤慨不已。我們不禁要問,眼前這些十幾歲的少男少女爲何對待跟自己年齡相仿的孩子下手如此之重,是什麽原因造成了今天這個局面?學校、家庭,還是社會因素,想必悲劇的釀成誰都無法推卸責任。

同樣在國外也時常發生過校園霸淩未成年人事件,比如1997年加拿大發生了一起印度裔少女被欺淩殺害的事件,移民、種族歧視、霸淩、暴力等充斥在她的周圍,當時引起了不小轟動,

1997年11月14日,印度裔加拿大14歲女孩裏娜·維克(Reena Virk)被一群十幾歲的同齡人毆打致死。

那天晚上,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省會維多利亞市的一座橋下,年齡在14至16歲之間的七名女孩和一名男孩把裏娜逼到角落,指責她試圖搶走其中一名女孩的男朋友。之後,這群人圍著裏娜,對她拳打腳踢,並嘗試用火點燃她的頭發。

事發橋

被毆打完後的裏娜渾身是血和傷,她踉踉跄跄地拖著遍體鱗傷的身軀走過了橋,差一點就可以逃命了,但兩名施暴者沃倫·格洛瓦茨基(Warren Glowatski)和凱莉·埃拉德(Kelly Ellard)沒有善罷甘休就此收手,而是尾隨其後,繼續毆打她,直至將她打昏爲止。

隨後,兩人把裏娜拖到峽谷水道邊,將她的頭按在水裏,最終導致她溺水致死。

八天後,裏娜的屍體在峽谷的入口處被發現,她的傷勢非常嚴重,以至于檢查她的病理學家認爲,即使她沒有被淹死,也很可能因傷情過重而死亡。

近三十年後,裏娜的故事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部分原因是美國視頻網站葫蘆網(Hulu)將在2024年4月17日推出的傳記類電視劇《橋下殺人事件》,該劇提出了有關種族、欺淩和渴望被接受等問題。

裏娜是一個怎樣的人

小時候的裏娜

裏娜·維克出生于1983年3月10日,父母分別是曼吉特·維克(Manjit Virk)和蘇曼·維克(Suman Virk)。曼吉特從印度移民到加拿大,而蘇曼來自一個印度裔加拿大家庭,但與當地社區裏的其他南亞家庭不同,他們不是錫克教徒。

各種報道稱這個家庭是少數群體中的少數群體,因此,裏娜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感覺自己像個局外人。

裏娜也鄙視父母的嚴格規定,多次試圖離家出走。在某種程度上,裏娜的動機是渴望融入以白人爲主的同齡人群體中,據報道,這些人受到美國洛杉矶幫派文化的影響。

裏娜的父母:曼吉特和蘇曼

裏娜不顧一切地努力融入當地社會,卻因爲她遭受的欺淩而變得更糟。裏娜的同齡人無情地嘲笑她的體重和其他與衆不同的地方。

這導致裏娜采取極端措施來逃離她感到壓抑的家庭。1996年,裏娜誣告父親性騷擾她。這一指控導致裏娜被安置在一個寄養家庭幾個月,而她的父親則受到調查人員的仔細調查。

之後,裏娜撤銷了指控,她的說法經調查後得出的結論是毫無根據的。正如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在2006年報道的那樣,裏娜的父母認爲,如果社工的調查更徹底、裏娜沒有被寄養的話,她可能一開始就不會遇到殺害她的凶手。

不幸的是,已經發生的事情沒有辦法改變。

橋下的圍毆

裏娜被圍毆的事發地克雷格弗勞爾橋

1997年11月14日,裏娜被邀請參加在維尤羅亞爾小鎮的海岸線學校後面的一個聚會。隨後,警察趕到現場驅散了這場聚會,這群人迅速轉移到克雷格弗勞爾橋附近的一個地方喝酒抽煙,但歡樂的聚會很快就變成了裏娜的葬身之地。

在一小群人的注視下,一個名叫尼科爾·庫克(Nicole Cook)的14歲女孩走近裏娜,將點燃的香煙在裏娜的額頭掐滅。尼科爾繼續斥責裏娜,指責她散布關于自己的謠言,並試圖搶走自己的男朋友。

隨後,其他青少年蜂擁而至。八名青少年聚集在裏娜周圍,對她拳打腳踢,並用香煙燒傷她的皮膚。當裏娜躺在地上承受著群毆的沖擊時,她大聲喊道:“對不起。”

毆打發生後,大多數在那裏的人都離開了,但有些人留下來繼續觀看。最後,一名青少年大聲叫其他人停下來,似乎這場暴力行爲已經結束了。

當裏娜渾身是血踉跄著走過橋時,其中兩人再次走近她,這兩人分別是15歲女孩凱莉·埃拉德和16歲男孩沃倫·格洛瓦茨基。

裏娜凶殺案發生的經過

沃倫·格洛瓦茨基

凱莉和沃倫再次攻擊裏娜,對她進行毆打,將她的頭撞向樹木。

裏娜失去了知覺,凱莉和沃倫把她拖到了峽谷邊上。在那裏,凱莉將裏娜的頭按在水下,將其溺死。雖然凱莉後來否認了這一點,但是她確實承認把失去知覺的裏娜扔進了水裏。

裏娜的父母在她那晚參加聚會後向警方報案了女兒失蹤的情況,但直到八天之後,人們才發現她那只穿了一部分衣服的屍體漂浮在峽谷水道裏。

屍檢報告詳細描述了裏娜身體的大面積損傷,腹部多處遭到嚴重擊打留下的傷痕,臉部淤青,後腦勺有運動鞋形狀的淤青,大腦腫脹。

驗屍官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如果裏娜沒有被溺死,那麽她很可能因傷勢過重而死亡。

現在,調查人員面臨的問題是,是誰殺害了裏娜?凶手爲什麽要這樣做?

殺害裏娜的凶手是誰

凱莉·埃拉德

沒過多久,一些參加橋下聚會的青少年就報告了他們事發那晚目睹的情況。到月底,毆打裏娜的八名施暴者全部被捕。

總共有七人因涉嫌殺害裏娜而被起訴,她們分別是尼科爾·庫克、尼科爾·帕特森(Nicole Patterson)、米西·格蕾絲·普萊奇(Missy Grace Pleich)、考特尼·基思(Courtney Keith)、蓋爾·奧姆斯(Gail Ooms)、凱莉·埃拉德和沃倫·格洛瓦茨基。

其中六名女孩被判犯有人身傷害罪,並被判處最高一年的監禁,但只有凱莉和沃倫被指控殺害了裏娜。

小時候的沃倫

沃倫的家庭生活很糟糕,他的母親是個酒鬼,他的父親離開了他,獨自搬到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把他留在了那裏。裏娜被殺的時候,沃倫和一個朋友住在一起。目前尚不清楚沃倫究竟爲什麽會參與最初對裏娜的毆打,也不清楚他爲什麽會加入凱莉對裏娜的第二次毆打。

1999年,沃倫最終被判二級殺人罪,並被判處終身監禁,七年後可以假釋,他在2004年的第一次請求假釋被拒絕了。

凱莉來自一個相對穩定、傳統的家庭,不過,她的父母離婚了。同樣,凱莉最初攻擊裏娜的原因也不完全清楚。盡管一些人,如學術活動家雅斯敏·吉沃尼(Yasmin Jiwani),認爲種族主義可能對該案起了一定作用。

凱莉·埃拉德

在2000年的第一次審判中,凱莉被判二級殺人罪。然而,加拿大最高法院後來以技術法律理由推翻了這一決定。

2004年的第二次審判導致陪審團陷入僵局,審判無效。根據VICE網站2017年的一篇文章,在這次審判中,凱莉堅稱自己是無辜的,她告訴陪審員:“我不是怪物”。

然而,在2005年的第三次審判中,凱莉被判有罪,她被判終身監禁。

裏娜被殺的後果

李娜(右)和她的父母,以及弟弟阿曼(Aman)和妹妹西姆倫(Simren)

在他們的女兒裏娜被可怕的殺害之後,曼吉特和蘇曼成爲了知名的反欺淩倡導者,成功地推動了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政府在學校建立了一些反欺淩項目。2009年,這對夫婦甚至被授予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安東尼·J·休姆(Anthony J. Hulme)傑出獎,以表彰他們努力的成果。

在監禁期間,沃倫對殺害裏娜表現出深深的悔意,他還發現自己有梅蒂人的血統,這是一個歐洲人和北美原住民混合血統的人種,這有助于他的康複。最終,沃倫的治療工作促使他跟曼吉特和蘇曼見面,並親自道歉。

令人驚訝的是,這對夫婦原諒了他,他們在接受《環球郵報》采訪時表示:“我認爲我們原諒沃倫最重要的原因是,這樣我們就可以把整件事放在一邊,爲了我們自己的康複和完整感。”

2010年,沃倫被完全假釋,這一決定得到了裏娜父母的支持。

2024年美劇《橋下殺人事件》裏娜的劇照

與此同時,凱莉在獄中繼續宣稱自己是無辜的。在此期間,凱莉還走私毒品,違反了許多監獄規定。

2017年,凱莉獲得了有條件的日間假釋,並在隨後的幾年裏多次延長假釋期限。據透露,凱莉如今已經改名爲克裏·瑪麗·西姆(Kerry Marie Sim),並在與男友的一次情侶訪問中生下了一個孩子。

他們在2020年生了第二個孩子。2021年8月,因爲沒有舉報家庭暴力事件,凱莉的日間假釋被暫停,同年10月被取消。假釋委員會還認爲凱莉有中等到中高的再犯罪風險。

2022年,凱莉放棄了另一次假釋聽證會的權利,稱她不相信自己已經准備好重返社會。

2024年,由美國女演員莉莉·格萊斯頓(Lily Gladstone)和萊莉·科奧(Riley Keough)主演的葫蘆網迷你劇《橋下殺人事件》將凱莉·埃拉德的凶殺案改編成電視劇搬上了銀幕,這部劇將探討導致裏娜悲劇死亡的欺淩現象。

0 阅读:6

問號邱

簡介:衆生百態,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