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後連攻擊直升機都上場救援,最終將大火撲滅

史海撷英 2024-04-26 15:13:02

1986年4月26日,一個晴朗的日子裏,在蘇聯普裏皮亞季(這座當時居住著14000人的城市始建于1970年,用來安置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工人),一場震驚世界的災難正在發生。

當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正在測試一台渦輪發電機,這項測試本來和其他數百項測試一樣普通。然而,因爲種種原因,反應堆出現了一個特殊的毒化反應,在工作人員的錯誤操作下,其引發了一連串災難。

最終,切爾諾貝利事故改變了世界,毀滅了整整一代人,並永遠地改變了核能的概念。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中有一個鮮爲人知的故事,那就是直升機在阻止放射性物質擴散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而這些放射性物質的擴散可能會造成全球性的惡果。

爲處理事故,蘇聯將所謂“清理者”投入了搶險行動,成千上萬的人,包括士兵和技術人員被派遣到仍在冒煙的反應堆中心,試圖撲滅擁有極高放射性的石墨所燃起的熊熊大火。

切爾諾貝利上空的直升機

災難發生36小時後,蘇聯官方決定使用直升機來協助阻止放射性物質進入大氣層,他們從距離切爾諾貝利4000公裏外的西伯利亞派出大量直升機,將數百噸沙子、鉛、粘土和硼直接傾倒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反應堆的廢墟上。直升機的任務很簡單:封閉最初爆炸時暴露在空氣中的反應堆。

隨著時間的推移,暴露在外的反應堆終于被混凝土石棺所包圍,隨後,石棺將用鋼筋加固和重建,以防止輻射泄漏,並防止內部仍在悶燒的放射性物質引發任何潛在的火災。

搶救這場核災難需要許多不同類型的直升機。事實上,在切爾諾貝利事故中,蘇聯軍方總共使用了5種直升機,包括:米-2“甲兵”、米-6 “吊鈎”、米-8“河馬”、米-24R“雌鹿”和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機米-26“光環”。除了最初的滅火任務之外,直升機還被用來執行運送“清理者”的行動,以完成最初用來封閉放射性物質的混凝土石棺的建造。

救災期間,每架直升機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務。多功能的米-2被用于從空中進行輻射測量,能夠拉起12噸物料的米-6被用于在反應堆核心上方投擲滅火阻燃材料,米-8則被用于支持地面技術人員。

米- 24R盡管是作爲一架攻擊直升機而設計的,但也被送到切爾諾貝利來執行任務。其前方的機槍被一個進行輻射監測的測量儀器所取代,用于爲地面工作人員指定安全路線。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參與救援的機組除了蘇聯空軍飛行員外,還有一些米裏直升機公司(現俄羅斯直升機集團)的功勳飛行員和試飛員投身空中滅火第一線,而時任蘇聯空軍少將尼古拉・安托什金則親自領導了空中救援行動,俄羅斯空軍成立之後他也因爲搶救切爾諾貝利有功而被提拔爲俄羅斯空軍副司令員。

在切爾諾貝利行動的第一天,直升機飛行員和機組人員總共完成了96次任務,在接下來的24小時內,他們的任務次數達到了這個數字的兩倍。

1986年4月28日,切爾諾貝利發生第一次爆炸兩天之後,蘇聯直升機行動的升級已成爲了現實,機組人員所面臨的危險也已經成爲現實。爲了躲避輻射,機組人員使用一些本應在受損反應堆核心上方投放的鉛來覆蓋和保護自己的直升機。這本來是一種出于絕望,但頗具獨創性和實用性的臨時性措施,機組人員卻利用這種方法成功將輻射致死率降低了近2.5倍。

在切爾諾貝利,最繁重的工作是由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機米-26完成的。當時,使用這種直升機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由于它獨一無二的大小和起重能力,但米-26也是當時世界上唯一一種能夠承受極端高溫和從暴露的反應堆核心釋放的極高輻射的直升機。米-26也是唯一一種配備滅火化合物釋放監測系統的直升機,其使用攝像機大大提高了精確投放材料的准確性,並大大減少了所需的飛行次數。

與米-6不同的是,米-26還能夠在暴露的反應堆核心上空停留更長時間。在救災過程中,米-26投放阻燃材料的准確率達到了驚人的100%,比固定翼飛機投放准確率高出了將近一倍。切爾諾貝利直升機隊現場指揮官回憶道:“我來到總部,他們對我說:‘用米-26去接更好的飛行員’——在切爾諾貝利,這是不好的——我們必須節約使用珍貴的飛行員。”

米-8直升機的墜落事故

總體而言,直升機們最危險的任務是在切爾諾貝利災難的頭兩周內完成的。但在稍後的工作中,一架米-8直升機的機組人員付出了最慘痛的代價。

希切科夫是一名米-26直升機教練,作爲投擲阻燃物直升機隊的一部分被派遣到這裏,他回憶道:“在事故發生之前,反應堆周圍立有巨大的起重機(用于建設5號和6號反應堆)。在爆炸發生後,其中一些在幾乎沒有支撐的情況下半懸在空中。我被要求在這些起重機殘骸的間隙中執行任務,所以我拒絕了,直到這些起重機被清理到安全位置。”

在希切科夫拒絕執行任務之後,現場的另一架米-8機組人員被要求完成這個任務,他們沒有拒絕,但最終再也沒有回來。這架直升機上的所有乘員都在墜機中遇難。墜機過程被全程錄了下來,但直到蘇聯解體後放松了審查制度,人們才看到了這一幕。

烏克蘭飛行員的故事

參加切爾諾貝利事故搶險救災行動的飛行員很多都在若幹年後因疾病痛苦地死去,然而,也有一些幸運兒甚至一直活到了現在,烏克蘭人沃爾科祖布(Volkozub)就是其中一個。

回想起這一事件,沃爾科祖布仍然熱淚盈眶。當年,沃爾科祖布被分配到一個由兩名飛行員組成的團隊中,還包括一名工程師和一名科學家,他們駕駛一架米-8直升機勇敢地飛越反應堆,以測量反應堆內部的溫度和氣體成分。

沃爾科祖布稱:這是“一場行星大小的悲劇”,他回憶說,盡管知道自己的生命會有危險,但他還是同意執行這類飛行任務:“出于某種原因,我想如果有人在那裏發生了什麽事,而我不在那裏,我會感到很難過。這就是爲什麽我立即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由于他的努力,沃爾科祖布被授予“烏克蘭英雄”獎章。在進行了三次總共持續19分40秒的飛行後,沃爾科祖布被暴露在極高劑量的輻射之下,以至于當他試圖測量自己遭受的輻射劑量時,一些儀器出現了故障。

沃爾科祖布所駕駛的直升機也被暴露在輻射下,因此不得不被埋在一個所謂“廢棄設備墓地”裏,他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熱淚盈眶:“我降落在那裏,離事發地點很近。當我離開那個地方的時候,我爲那架直升機感到非常難過。在我看來,它並沒有讓我失望,但我卻不得不把它扔掉。”他說道。

1986年5月10日,在第三次飛行在反應堆正上方之後,沃爾科祖布被送往莫斯科進行醫學檢查。他記得護士們害怕受到汙染,在一根長棍子的幫助下把食物推向他,以避免與他發生身體接觸。

空投阻燃劑的米-8直升機墜毀

直升飛機繼續在切爾諾貝利飛行,直到1986年底,它們完成了後來被稱爲人類曆史上最空前的救援任務。它們撲滅了一場似乎永無止盡的大火,當時很多專家都認爲這樣的火災是根本無法撲滅的。

對于這些曾努力將整個歐洲從核汙染中拯救出來的飛機來說,結局是慘淡的。

最初兩周,蘇聯使用的所有直升機都受到了放射性物質的嚴重汙染,被迫停飛,再也不能飛行。這些直升機和其他受汙染的車輛一起被存放在一個偏遠的地方,直到災難發生數年後才被銷毀。

目前,總計還剩余10架直升機在行動結束之後被遺棄在切爾諾貝利南部的一片開闊地上,其中米-6直升機8架,米-8直升機2架。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