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公斤市立醫院多學科團隊爲老人切除高難度巨大腹膜後腫瘤

青島信網 2024-02-20 11:15:44

多學科團隊爲患者進行手術。(來源:青島市市立醫院)

信網2月20日訊(首席記者 叢黎 通訊員 徐福強)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普外科中心付濤主任團隊聯合肝膽外科、泌尿外科,成功爲一名65歲男子切除巨大腹膜後腫瘤,腫瘤重達3.6公斤,目前患者已順利出院。

老人腿麻腹脹 腹中驚現兩個巨大腫瘤

65歲的張先生(化名)既往有糖尿病、腦出血等病史,近三個月來出現下肢麻木、腹脹,遂來青島市市立醫院普外科就診。經腹部超聲檢查後,老人以“擬診爲腹腔腫瘤”被收入結直腸外科住院治療。入院後腹部強化CT檢查發現病人腹膜後有兩處巨大腫瘤:一處位于左側腹部腹膜後,腫瘤大小約28cmx25cmx20cm,密度不均,有多處鈣化,有輕度強化,其與左腎關系密切,擠壓造成左腎嚴重變形,腫瘤侵犯包繞左腎血管及輸尿管,造成左腎腎盂積水,侵犯腹主動脈及左側髂血管,腸道被擠壓至右側腹部;另一處腫瘤位于中上腹部胰腺後方腹膜後,大小約15cmx16cmx18cm,腫瘤橫跨脾動靜脈生長,呈啞鈴型,胰腺受腫物推擠移位變形,脾髒淤血腫大。兩處腫瘤關系密切,緊密相連,但密度又不同。初步診斷爲巨大腹膜後腫瘤、脂肪肉瘤可能。

考慮到手術風險高、難度大,加上患者有糖尿病、腦出血病史等合並症,醫院領導高度重視救治工作,醫務科組織普外科、肝膽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腫瘤科、病理科、介入醫學科、影像科、ICU、麻醉科等進行了兩次多學科疑難病例討論,會診專家一致認爲:病人腹膜後腫瘤診斷明確,有壓迫症狀,且大概率是惡性腫瘤,雖有手術指征,但手術難度很大,術中需要克服腫瘤能否完整遊離、術中大出血控制、受侵大血管重建、多髒器聯合切除等難題,對麻醉、手術團隊都是艱巨的挑戰。

禁區遊刃 多學科接力成功“拆彈”

爲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術前專家團隊對術中可能發生的狀況擬訂了充足的預案:術中切口選擇、血源准備、人工血管置換、術中特殊風險規避、多學科聯合髒器切除。

1月30日上午九點,手術准時開始。普外科中心主任付濤、肝膽外科主任史光軍和泌尿外科副主任賈勇先後擔任主刀,結直腸外科副主任劉超爲第一助手,麻醉由麻醉科孫立新主任和馬福國副主任共同實施。經過近9個小時的奮戰,兩個直徑分別爲28cm和18cm總重達3.6千克的巨大腹膜後腫瘤,以及左側腎髒(由于患者左腎已基本無功能,術前一天由介入醫學科實施了腎動脈栓塞術)和腎上腺被完整切除。雖然術中出血量低于術前預估出血量,但仍達到近1200毫升,在手術醫師、麻醉師及手術室護士積極配合下,患者術中生命體征保持平穩。術後病理提示腹膜後脂肪肉瘤。

付濤主任介紹,腹膜後腫瘤病理類型多種多樣,達70多種,其中高達80%是惡性腫瘤。早期一般沒有典型症狀,腫瘤發展到體積足夠大時,會累及或壓迫周圍髒器,才會出現相應的症狀,因此很難做到早期診斷。腫瘤最長徑大于10cm時定義爲腹膜後巨大腫瘤,臨床上少見,外科手術是主要治療手段,但手術難度和風險極大。通過多學科協作模式,全面評估腫瘤可切除性,制定合理的個性化治療方案,術前全面的檢查和周密的准備,多學科通力合作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專家檔案

付濤,青島市市立醫院普外科中心主任兼東院結直腸外科主任 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 博士研究生導

專業擅長:結直腸癌、胃癌、胃腸間質瘤和頑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療與綜合治療腹腔鏡、機器人結直腸癌與胃癌根治手術、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經自然腔道的結直腸癌"無痕”手術,及便秘、症的微創手術。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三上午(東院)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