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防治宣傳周|CACA主委聯袂登場,“硬核”科普+義診教您防癌妙招

大河健康報 2024-04-23 16:20:37

隨著第30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河南站的開啓,一系列精彩紛呈的科普講座與義診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

4月16日-18日,在河南省癌症中心、河南省腫瘤醫院,多場別開生面的中國抗癌協會“主委專家團”CACA指南科普患教活動火熱進行。

此次活動在中國抗癌協會的指導下,由中國抗癌協會食管腫瘤整合康複專委會、癌痛整合治療專委會、腫瘤基因診斷專委會、腫瘤核醫學專委會、中西整合膀胱癌專委會、中西整合肺癌專委會、中西整合食管癌專委會主辦,河南省腫瘤醫院承辦,圍繞中國抗癌協會“CACA指南,我知你知”的主題,內容涵蓋腫瘤預防、早期發現、治療及康複等多個方面,旨在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癌症防治戰略,提高公衆對腫瘤防治的認識,普及科學防癌知識,爲公衆健康保駕護航。

門診辦王書鋒主持活動

活動現場,來自多個專委會、不同學科的主委們攜手多位腫瘤專家,爲公衆帶來了一場場生動而實用的科普講座和義診服務,讓我們一睹爲快吧~

4月16日,食管腫瘤整合康複專委會科普活動

“癌細胞有三怕,一怕愛,二怕笑,三怕運動”......4月16日上午,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食管腫瘤整合康複專委會主委、河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陳小兵的講座《面對癌症,不恐慌不盲從》將活動現場的熱情瞬間點燃。

陳小兵主委結合自身長期醫療實踐和百姓日常生活,爲在場的聽衆通俗易懂地講解了癌症防治知識以及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腫瘤防治指南——《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以下簡稱CACA指南)。

他從我國癌症防控“重治療、輕預防”的現狀講起,對“癌症會傳染”“不吃飯會餓死癌細胞”等十大癌症謠言進行辟謠。他詳細介紹了“爲何是CACA指南”“什麽是CACA指南”以及“贏在CACA指南”,指出健康中國,科普先行;科普先行,重在基層;基層科普,預防爲主;早診早篩,勢在必行。

他著重介紹了CACA指南。瘤種篇53計(謀),聚焦“防-篩-診-治-康”,防爲上計、篩爲大計、診爲妙計、治爲生計、康爲遠計。技術篇60技(招),聚焦“評-扶-控-護-生”,評爲首招、扶爲高招、控爲實招、護爲新招、生爲絕招。

陳小兵主委認爲,將預防擺在首位,能有效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預防策略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心理平衡、充足睡眠、戒煙限酒等一級預防措施,以及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的二級預防和以綜合治療爲主的三級預防。

他詳細介紹了“健康四字經”,即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態平衡、充足睡眠、定期體檢、控制感染、疫苗優先、美化環境、綠水青山,指導大家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有效抵禦疾病的入侵。

陳小兵主委的授課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清晰透徹、有效實用,在他的“點頭+微笑+鼓掌,三大防癌神器”的引導下,現場響起陣陣掌聲,將氣氛推向新高。

4月16日,癌痛整合治療專委會科普活動

4月16日上午,中國抗癌協會癌痛整合治療專委會主委、河南省腫瘤醫院疼痛康複與姑息醫學科主任謝廣倫帶來了《腫瘤治療中的疼痛管理》科普講座。

謝廣倫主委從腫瘤治療的兩大目標:延長生命和提高生活質量講起,提出“腫瘤治療是要活得長,還是活得好”這一問題,引出主角——“癌痛”。

他細致剖析了癌痛的特點、癌痛的發生率、癌痛的原因,通過名人抗癌治痛的故事,揭示癌痛給患者所帶來的不僅是身體負擔、心理壓力,更有社會的疏遠和靈性的痛苦。

對此,謝廣倫主委從消除疼痛根源的對因治療、改變疼痛感受的對症治療和心理治療三方面,詳細講解了癌痛的治療方法。他指出,在不影響休息、不影響睡眠、不影響活動的總原則下,以優化的鎮痛、優化的日常生活、最小的藥物副作用、避免不恰當用藥以及關注疼痛與情緒的關系,達到既追求患者的舒適度、改善功能,又保證安全,提高生活質量的癌痛治療目標。

“我的疼痛是腫瘤導致的,腫瘤治好了,疼痛自然就好了。”“化療導致的涼、麻、痛,吃點藥忍一忍,過一段時間就好了!”“腫瘤治療最重要,我先把腫瘤治好再說,實在沒辦法了再去治疼痛。”“我爸爸可堅強,就是再痛他也是忍著,從來不給我們說。”“我把外面藥店裏買的止痛藥吃遍了都還止不住痛,只能受罪,沒辦法了!”......針對這些腫瘤患者常見的癌痛治療誤區,謝廣倫主委一一詳細解答,並告訴大家一些常用止痛藥的優缺點。

此外,他還介紹了PCA鎮痛技術、鞘內植入藥物輸注系統、神經毀損術、脊髓電刺激、椎體成形術等微創治療癌痛的先進方法。

最後,謝廣倫主委再次強調腫瘤疼痛的治療理念,即良好的疼痛控制,不但可以提高腫瘤患者生活質量,還可以促進腫瘤的治療。

4月16日,腫瘤基因診斷專委會科普活動

4月16日上午,河南省腫瘤醫院作爲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基因診斷專委會主委單位,開展了以“CACA指南,我知你知,基因檢測,知你知我——遺傳性腫瘤的診斷與預防”爲主題的腫瘤防治科普宣教、遺傳咨詢師一對一問診、免費基因檢測等公益活動。

腫瘤基因診斷專委會秘書長、臨床病理中心分子病理科副主任魏冰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國的腫瘤防治形勢依然嚴峻,腫瘤防治工作仍然存在較大的困難和挑戰,提高公衆防癌意識、推動腫瘤早期篩查和診斷新技術推廣尤爲必要。

“醫生,我能不能吃靶向藥?”“一管血就能查出癌症?”“大腸癌會遺傳嗎?”......在科普講座環節,分子病理科基因檢測中心的楊科醫生、張翠雲醫生、腫瘤內科的王建正醫生分別帶來“甲基化技術在腫瘤早篩中的應用”“乳腺卵巢綜合征和BRCA”和“林奇綜合征相關家族性腫瘤診斷”爲主題的科普宣講,解答多數腫瘤患者或大衆的疑惑。

他們介紹了常見遺傳性腫瘤的診斷及預防等相關知識,讓大衆充分認識到防癌抗癌最好的方法是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讓腫瘤預防的科學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不斷提升個人健康管理水平。

在多學科義診活動現場,腫瘤內科副主任劉莺、腫瘤內科副主任王居峰、婦瘤科主任醫師羅豔林、免疫治療科副主任醫師張小傑、乳腺外科侯陽陽醫生作爲臨床專家團前來助陣,馬傑、魏冰、楊科、石超、任鵬飛、闫池、張翠雲等遺傳咨詢師爲患者或家屬提供一對一咨詢問診。專家們耐心爲群衆答疑解惑,仔細查看既往檢查報告、病例等資料,詳細詢問病症,根據個體情況,給予針對性診療建議。

在本次活動上,分子病理科基因檢測中心還爲部分確診患者的親屬中符合篩選條件的咨詢者提供免費基因檢測,受到患者、家屬的歡迎。

4月17日,腫瘤核醫學專委會科普活動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核素作爲現代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4月17日上午,一場有關核素治療腫瘤的科普講座在我院門診樓一樓大廳舉辦,吸引了衆多聽衆,共同揭開核素的神秘面紗。

講座由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核醫學專委會主委、河南省腫瘤醫院核醫學科主任楊輝主講,他通過《殺瘤無血,看我核素》的專題,向公衆普及核醫學科中核素的應用原理、安全性及其在腫瘤治療中的重要作用,消除大家對“核”的恐懼和誤解。

“核素是什麽”“核素是怎麽治療腫瘤的?”......帶著這些問題,楊輝主委首先從核素治療射線的特性講起,簡潔明了的解釋核素治療的原理、代表性核素,並介紹核素治療的特點、核素靶向治療手段和效果影響因素。通過使用特定的核素,醫生能夠精准地殺滅腫瘤細胞,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提高治療效果。

他介紹,CACA指南中指出了核素治療需要關注的三個方面:放射性藥物的病竈靶向性、使靶病竈對放射性的吸收劑量達到根治量、腫瘤病竈的輻射敏感性。對此,他逐一進行具體分析。

在講座中,楊輝主委還特別強調了核素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以及核素治療輻射防護知識。他指出,雖然核素具有放射性,但在專業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正確使用核素是安全的。同時,醫院也配備了先進的防護設備和措施,確保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安全。

講座結束後,聽衆們熱情不減,紛紛就核素治療相關問題向專家提問,楊輝主委耐心解答,與聽衆進行了深入的互動交流。許多聽衆表示,通過此次講座,他們對核醫學科和核素治療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認識,對核素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也有了更多了解。

4月17日,中西整合膀胱癌專委會科普活動

如何將整合醫學的理念應用于外科治療?4月17日上午,中國抗癌協會中西整合膀胱癌專委會主委、河南省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楊鐵軍的講座給出了答案。

楊鐵軍主委帶來題爲《MDT(多學科討論)-HIM(整合醫學)與ERAS(加速康複外科)在泌尿系腫瘤的實踐體會》的講座,普及泌尿外科腫瘤疾病的治療理念和方法,推動多學科診療、整合醫學以及快速康複在泌尿外科領域的實踐應用。

他首先抛出一個問題:一個醫生決定一名腫瘤患者的生死,合理嗎?科學嗎?“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生物學行爲各不相同,對于系統治療的敏感性也存在很大差異,有些腫瘤即使在很晚期也能獲得長期控制,而有些腫瘤最多只能獲得姑息效果,顯然,傳統1對1的醫療模式難以解決患者的最優診療問題,這就催生出多學科團隊(MDT)綜合診治模式。”楊鐵軍解釋,這種模式不僅有助于打破不同專科之間的壁壘,提高診療水平,還能讓患者得到更全面、更高效的醫療服務。

“而整合醫學,是醫學各領域最先進的知識理論和臨床各專科最有效的實踐經驗的有機整合,並根據社會、環境、心理的現實進行修正、調整,使之成爲更加符合、更加適合人體健康和疾病診療。”對于如何實現MDT-HIM,楊鐵軍主委從背景、曆史和我院泌尿腫瘤多學科診治團隊的實踐講述,表示這種理念強調以患者爲中心,注重患者的身心健康,爲泌尿系腫瘤的綜合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他還結合臨床案例,詳細講解了快速康複在泌尿系腫瘤治療中的作用和意義。

隨後的義診活動也吸引了大量患者和家屬的參與。來自泌尿外科和核醫學科的專家團隊爲大家提供了免費的疾病問診、健康咨詢等服務。專家們耐心細致地爲患者解答疑問,提供專業的健康指導。

許多前來問診的患者朋友表示,通過參加義診活動,自己對腫瘤的治療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也對多學科診療、整合醫學以及快速康複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還得到了專家的專業建議,增強了防癌抗癌的信心,倍感溫暖和安心。

4月18日,中西整合肺癌專委會、中西整合食管癌專委會科普活動

4月18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中西整合肺癌專委會、中國抗癌協會中西整合食管癌專委會主辦,河南省腫瘤醫院承辦的“第30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CACA指南科普宣教中西醫專場,在門診一樓大廳成功舉辦。

作爲中國抗癌協會中西整合肺癌專委會副主委、中西整合食管癌專委會秘書長,我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劉懷民在致辭中指出,中醫藥在腫瘤的綜合治療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貫穿整個腫瘤治療當中,包括術前應用中醫藥提高免疫力,術後促進康複以及預防腫瘤複發。在放療過程中,通過中醫藥的應用,可以改善放射性炎症的症狀。在化療、靶向、免疫等內科治療中,中醫藥同樣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劉懷民表示,肺癌、食管癌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大家更加了解中醫藥在腫瘤治療方面的優勢。

講座環節,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醫師李華華以《氣血陰陽話食療-食管癌藥膳全程管理》爲題,從什麽是食管癌、食療的誤區、食療的推薦等三個方面,爲在場患者及家屬解讀了相關知識。

中西醫結合科主治醫師孫旭以《肺癌的常見治療》爲題,通過肺癌的常用治療方案、治療不良反應的應對策略、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等三個方面爲大家帶來科普講座。

隨後,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醫師崔慶麗、張新峰、李華華,主治醫師孫旭等專家在現場開展義診活動,爲患者把脈問診、答疑解惑,現場開具處方,並叮囑用藥事項。

65歲的齊大叔是一名晚期食管癌患者,這天恰逢他返院複查,路過看到此次活動,齊大叔忍不住感慨:“從被‘判死刑’那天開始,是劉懷民主任團隊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讓我重生,現在我已經活過5年了!非常感謝劉主任團隊!”

來源:河南省腫瘤醫院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