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感,是生活最大的解藥

人情在藝境 2024-05-17 00:41:23

有心理學家曾做過一項實驗。

他讓幾位試驗員,給繡花針穿針引線,並設置不同的獎品,激勵他們完成任務。

實驗結果表明,越是想要得到獎品的人,越會全神貫注地穿針引線。

可,過于專注讓他們的手止不住地顫抖,最終無法獲得成功。

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解釋爲“穿針效應”。

即,一件事,你越是想要用力做好,結果越是出差錯。

實際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被“穿針效應”所困擾。

太想寫好字,就會將字寫得歪歪扭扭;太想作出創意,結果大腦一片空白。

有句話說得好,全則必缺,物極必反。

太用力,往往是一場災難。

遊泳是一項對身心有極大好處的運動。

在一些遊泳比賽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周圍的觀衆大喊“加油,用力劃”。

人們總是錯誤地認爲,只要調動全身的力氣,拼命向前沖,就能對抗水的阻力,快速到達對岸。

但是,動力學證明,劃得越用力,速度就會越慢。

水這種介質,你給它多少力,它就回饋給你多少力。

當你用力去抓水時,水就會從你身邊悄悄溜走。

相反,你溫柔地抓取,才能循序漸進地擁抱它,從而減少阻力,越遊越快。

掌握好進退的力道,才能遊刃有余不惋惜。

誠如《人生不必太用力》一書中所說:

“人生中常見的遺憾有兩種,一種是力所不及,一種是用力過猛。”

努力是成功的必要前提,但用力過猛就會與成功失之交臂。

2020年,網友@蓑衣開始自己的創業生涯。

因爲有股子興奮勁,總覺得自己能幹出一番業績來,前十個月的時間裏,用“忘我努力”來形容她的狀態毫不爲過。

每天兩場直播,給學員講解課程精華,下播後感覺口幹舌燥,累癱在床上。

直播結束,還要錄制視頻發布到平台上,以便增長粉絲,打響名氣,從寫提綱到錄制再到成片,她經常忙到淩晨三點才入睡。

人們常說,想成功就要向前沖,但她卻在“老話兒”裏栽了跟頭。

沒日沒夜地工作,讓她感覺腦子根本不夠用,長時間的飲食不規律,導致她的身體出了很大問題。

十個月下來,她的課程轉化還是寥寥,粉絲增長也少得可憐。

最終,自我懷疑將她牢牢束縛,過度努力讓她看不到未來的方向。

作家呂白曾說:“太用力的人往往太急躁,後勁不足。人生是長跑,不是百米沖刺。”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急于得到一個結果,卻忽視了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職場上,爲了升職加薪在老板面前極力表現自己,結果一件小事沒做好,引得領導大失所望。

教育上,專業課、興趣班,作息表被寫得滿滿,越是著急孩子的提升,成績反而成了墊底。

交往上,舍棄自己的時間甚至金錢,去融入一個圈子,總是想要獲得超強人脈資源,結果發現自己始終是“局外人”。

很多人盯著那個目標奮不顧身地沖去,一開始就花光了所有力氣,最終倒在黎明前的黑夜。

和夢想一步之遙,卻止步不前,可望而不可及。

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讓他用力、用力、再用力。

生活裏,真正的高手,往往不會在一件事上拼盡全力。

學會張弛有度,才能在風浪中穩穩進步。

在武術太極中,有一種說法,叫做“四兩撥千斤”。

指的是,有時候解決一個難題,不需要很大的力氣,適當投入反而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真正的高手,往往懂得張弛有度。

青年創業者趙夏笛,曾是一家跑車俱樂部的創始人。

在跑車俱樂部不斷虧空的情況下,他沒有執著于本行業的積累,而是選擇果斷放棄。

國外留學多年的他,深知國內外電商在發展上的差距,既然國內電商已紅海一片,不妨和外國人做生意。

他通過互聯網直播,將自己的産品用英文介紹給客戶,每服務好一單生意,他的信用值就相應提升。

金牌商家的標簽,讓他的客戶越來越多,訂單量暴增。

用他的話來講:“生意就像賽車,在彎道裏,拿到一個更短的路線,在出彎的時候跑在前邊。”

他不在大河中拼命逆流,而是不疾不徐,在小溪中順流而下,最終在跨境電商領域做得風生水起。

正如電視劇《假日暖洋洋2》中的台詞:

“人這輩子有很多岔路口,運氣好的時候就一條路走到黑,點子背就換條路。

堅持是一種美德,但是量力而行,是一種智慧。”

生活的路從不是一帆風順,有乘勢飛揚,也有道阻且長。

不同的難題,就要給出不一樣的解題方案。

聰明的人,往往清晰自己的能力邊界,能義無反顧付出,也能節省力氣另辟蹊徑。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小男孩的面前擺著一塊大石頭,父親要求他將石頭搬起。

小男孩摩拳擦掌,雙手抱著巨石,使出了渾身力氣,但巨石紋絲未動。

他又嘗試用木棍翹,用腳頂,皆無濟于事。

最後,他精疲力盡對父親說“盡力了”。

但父親笑笑說:“你沒有盡力,因爲你沒有發現,我能搬動這塊石頭。”

生活中的我們,如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樣,被遙不可及的目標折磨得身心俱疲。

偶爾轉換思維,讓緊繃的大腦放松,機會往往就在身邊等著發現。

該用力的時候用力,該放手時放手,跳出自我束縛的牢籠。

夢想如流沙,握得太緊,反而傾瀉如注。

張弛有度,才會發現,腳下是一片寬闊坦途。

老子說:“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萬物自有其規律,凡事適度則可以和諧共生,過度則易成災禍。

那麽,我們如何才能達到老子講的張弛有度?和大家分享三點經驗。

①找准方向,適當投入

一家公司大門的鎖有點故障,常常鎖不上門。

新來的職員用了很大力氣,擰一下鑰匙就卡住,怎麽也過不去第二道卡。

一位老員工過來說:“可能是卡在了某個地方,找到原因,別亂用力氣。”

結果新職員聽後,簡單動動鑰匙,又推了推門,門一下子就鎖好了。

生活中,我們常常找不對努力的方向,越投入錯得就越離譜。

當發現用力依舊解決不了問題時,就要懸崖勒馬,適當投入。

如果股票時時被套牢,長久看不到收益,就要停止投入,太執著容易兩手空空。

如若對方不是那麽喜歡你,及時抽身,免得付出太多難以自拔,陷入內心苦悶。

很多優秀的人,善于專注投入,也能及時醒悟。

用行動驗證道路的正確性,不斷修改訂正,才會體驗更完美的人生。

②放下輸贏,關注過程

你是否有過類似體驗:

騎車的時候,看到路上有塊磚,越是想躲避,車輪越是靠近;

演講的時候,稿子背的滾瓜爛熟,越是告訴自己不緊張,說話越是結巴。

集中目標是一件好事,可過度關注目標,就會導致負面結局。

鄧亞萍曾在《圓桌派》訪談中描述過運動員的心理素質。

她說:“在比賽中,你一旦有了「我要贏了」這種心態,那麽你一定會自亂陣腳,失敗收場。”

關注輸贏,人的心跳就不自覺加快,手心冒汗,精力分散乃至動作失調。

優秀的競技者,習慣于將整場比賽分解成一個又一個小目標,集中注意力在每一分、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當下。

在過程中分秒必爭,一分一分累計,就是比賽的勝利。

與其在成敗的結果上過度關注,不如走好腳下的每一步。

放下對輸贏的執著,冷靜下來,去穿越面前的風風雨雨。

③別太較勁,給自己留白

網友@山豬嚼不了細糠曾講述朋友的經曆。

朋友在北京的一家電商公司上班,爲了事業上的成功,幾乎耗盡了所有心血。

每天七點起床出門,晚上九點下班到家,趕上節日大促直接住在公司。

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商品賣了多少,如何提升購買率。

朋友用力地生活,跟對手競爭,也和自己較勁。

但這樣的日子讓朋友身心疲憊,直到有一天,朋友跟完最後一個項目,安靜地離職了。

走出公司大門的那一刻,朋友哭了,不是舍不得同事,也不是替努力不值。

而這麽多年,從沒發現北京的夏天如此好看。

老話說得好:“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世間萬物無不遵循物極必反的道理。”

做人亦是如此,把自己的生活填充得不留一絲空隙,陽光就照不進來。

放松一點,隨意一點,總有人力不可爲的事,學會給自己的人生留白。

唯有此,才可擁有自由自在的生活。

毛姆曾說:“一個人能觀察落葉、鮮花、從細微處觀賞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麽樣。”

越是用力追求,好的生活越是不來。

處在充滿不確定的時代,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不能持續的關系,難以承受的壓力,無法完成的夢想,拼盡全力也實現不了的事情,逐漸演變成一場自我焦慮。

別著急,別用力,張弛有度慢慢走,總會到達終點。

就像有人說的:人生不過一站站的風景,最壞的結果,不過大器晚成。

余生,願你不疾不徐,在波瀾不驚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0 阅读:8

人情在藝境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