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韬光養晦”到“有所作爲”:中國企業在海外殺瘋了

荊棘阿 2024-04-28 02:52:16

⎡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迅速推進,後面會以點帶面,帶動國內各行各業複蘇,分享中國科技領導世界的紅利⎦

以前聽說長城汽車換了掌門人,千金大小姐接任,接任之後,推出了多款讓人看不懂的車型。

以前的車是硬漢形象,比如坦克,這名字一聽就爺們兒,但是千金上台以後,新車名字就有點看不懂了,比如大狗,摩卡,拿鐵,好貓。

這些名字和以前的名字相差好大。從硬漢的風格轉變成了不可名狀的風格。這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想,有人說換掌門人,長城廢了。

2016年,長城的國內業務主營利潤是238億,隨後一路下跌,到2019年,只有146億了,如果按照這種發展速度,長城就要步衆泰的後塵。

事情在2021年發生了改變,這年長城推出了幾款命名比較新奇的車型,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當年國外業務的主營利潤達到了20.14億,2020年只有3.38億。

2022年是71.47億;

2023年是138.16億。

2020年海外業務的主營利潤占總利潤的比例只有區區1.9%,到了2023年,這個比例是42.58%。

關鍵是138億的利潤是在531億營業額的基礎上産生的,這個利潤比例在國內太令人羨慕了,原來海外汽車業務利潤這麽高。

僅僅3年,僅僅只是3年而已,長城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的利潤已經可以旗鼓相當了。難怪面對國內汽車的內卷,長城不是很慌,海外業務增長太快太快了,讓長城完全可以笑對國內車企的厮殺。

和長城類似的還有比亞迪,2023年同比2019年,雖然利潤只是增長到5.4倍,但是營業額增長到之前的8.2倍。

上汽,奇瑞,吉利,東風,江汽,北汽,都在海外市場強力進攻,在國內沒有什麽江湖地位的奇瑞,在海外可是大名鼎鼎,2023年奇瑞出口了93.7萬輛,數量比2022年翻了一倍。

這幾天的北京車展,奇瑞的展台被老外圍得水泄不通。

中國汽車業在海外殺瘋了。

有個手機公司叫傳音,它的主要銷售區域是非洲,2016年非洲業務占傳音營業收入的89%,非洲營收96億,亞洲等其他地區是12億。到2023年,非洲營收增長到221億,而亞洲等其他地區是393億。

非洲地區增長了1倍多,而亞洲等其他地區增長了31倍。

傳音在國內基本沒銷售,600多億的營業額和55億的利潤幾乎都來自國外,這就是悶聲發大財的典範。

除了汽車和手機,還有光伏,2018年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當年隆基綠能海外業務營收71億,到了2022年,海外業務創造了479億的營業收入,四年時間增長了574%。

邁瑞2019年海外收入37.44億,2023年135.5億,同樣四年時間,漲幅262%。

大家以爲這只是新能源科技企業嗎,不不,還有很多,比如挖礦的,紫金礦業2018年海外收入85億,2023年增長10倍達到892億,從這個角度就能理解爲什麽紫金礦業這些年股價漲得這麽好了吧。

赤峰黃金2018年海外收入2.51億,2023年是52億,20倍的增長​。

洛陽钼業2019年到2023年,海外業務從361億到1175億。

贛鋒锂業2021年海外收入28億,一年之後就是142億。

相比之下,海康威視海外業務翻倍用了5年時間,這已經是一衆出海企業中增速中等的。

我舉了這麽多的例子,從汽車,新能源,光伏,到挖礦,醫藥。這幾年,我們在利潤很高的行業加速出海,這也導致貿易順差持續增長。

我們有時候會懷疑統計局的數據,其實像外貿這種數據不好造假,因爲不是抽樣統計,而是累計,還涉及到很多部門,這如何​好造假。

中國企業在海外真是殺瘋了,未來的財富機會就是要想辦法搭上中國企業出海的這個​快車。

我4月1號的文章中表達過一個意思:這幾年國內産業快速地調整,很多類似房地産的産業不行了,但是還有一些新産業在迅速崛起。

這幾年中國的對外政策從“韬光養晦”變成了“有所作爲”,很多人不理解這種政策轉變有什麽作用,但是很多企業明白,他們用行動在踐行這個政策,積極出海,積極在海外和歐美企業拼殺,把歐美逼得無路可走。

如果不是中國企業配合國家策略,耶倫,布林肯,雷蒙多,朔爾茨,馬克龍這些人也不會跑過來。

前幾天布林肯去上海,入住和平飯店,我們在飯店門口拜訪了一艘052D驅逐艦。

布林肯看到的是一艘導彈驅逐艦,其實何止這一個,在美國看來,華爲,字節跳動,大疆,比亞迪,甯德時代,藥明康德,邁瑞醫療,中興,中國船舶,甚至連振華重工這種國人不熟悉的企業,都比導彈驅逐艦更加嚇人。

6月鴻蒙還有大動作,要是系統搞定了,就真要給蘋果唱哀樂了,手機完蛋,​美國科技就完蛋了。

再讓中國企業這麽殺下去,歐美日韓全部要完蛋,西方國家的競爭力在中國企業面前,用日本人自己的漫畫說,他們就是“戰五渣”的實力,只要和中國企業碰面,百年老店距離關門可能就只有10年。

現在國內消費比較疲軟,很多老的中産階級面臨很大的困難,消費能力急速下滑,新的中産階級還沒有適應由儉入奢的變化,​消費也畏首畏尾。

過一段時間,等經濟政策開始做出適當調整之後,很多問題都會被化解,不要被短期的困難嚇到。

很多行業的從業者過了20年好日子,過個三五年困難生活,這​也是自然規律,不要自怨自艾,也不要怨天尤人。

只要中國企業繼續這麽瘋,國內消費一定會起來的,房地産也會企穩,這不就是以點帶面,​先富帶動後富嘛。

現在通脹馬上要起來了,還是要抓緊時間消費,​現在消費是性價比最高的時候。

結束

往期文章

收割富人的“無解陽謀”開始了

請關注並點贊+在看。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我創作路上的動力來源。

6 阅读:1139
评论列表

荊棘阿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