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梗堆砌、群口相聲、表演浮誇,《慶余年2》還有多少槽點?

兩面 2024-05-17 17:58:16

《慶余年2》首播收視創記錄,熱搜霸榜,1小時內站內熱度值破30000,首播雙集收視峰值破2.2,妥妥的“劇王”品相。

如此熱度的加持下,《慶余年2》的關注度飙升。王倦寫《慶余年2》的劇本花了3年,但播出之後,這部劇的槽點也不少。

《慶余年》第一季中,王倦用了不少名字梗, 如滕梓荊。範思轍、範建、雲之瀾、高達等。同時還用了一些現代梗,到了第二季,王倦的梗就更多了。

範閑“假死”回京都,看到自己的靈位。

二皇子面對範閑的骨灰,表情很搞笑。

二皇子和無救,估計會是第二季的“搞笑擔當”。

桑文貼臉開大,讓範閑“節哀”。

以及霸霸的“我的死了”,這些梗都有些黑色幽默在其中,勉強能推動劇情的發展。

“五彩斑斓的黑”是現代梗,融入打工人的心聲,這沒什麽不好。但這樣的梗,在當下的互聯網早就被玩爛了,現在又到《慶余年2》中玩這些爛梗,屬實是沒什麽必要。

第一季範閑是具有現代思想的人,到了第二季,不管主角配角,都准備搞成現代人嗎?

各種爆梗的堆砌,雖說讓劇集多了一些搞笑的元素在,但對推進劇情,好像也沒有太大的作用。範閑假死回京都,各種對白不是在打廣告,就是在扯淡講冷笑話。有這精力,真不如快速推進劇情。

《慶余年2》播出的劇集中,除了林婉兒和五竹叔外,其余的角色挨個出場,真的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角色很多,但不是每一個都有出來的必要。

這麽多角色處理的好,就叫群像戲,處理不好就叫“群口相聲”。尤其是前四集中的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戲,導演都沒有處理好,真有點“群口相聲”的即視感。

編劇在接受采訪時就曾表示,在寫劇本遇到瓶頸時,就會聽郭麒麟的相聲。所以部分戲份像“群口相聲”,這是不是和郭麒麟有關?

《慶余年2》的演員陣容空前強大,僅有幾場戲份的老金頭,表現都相當搶眼。但劇中幾位主演,他們的表演多少有點浮誇。

聽見範閑的思迅,陳道明飾演的慶帝十分慌亂的跑出來,這驚嚇的表演真的挺浮誇的。作爲一位表演經驗豐富的演員,這樣的诠釋真的很不應該。

範閑的表演,也有點過于用力了。回京都是爲了救滕梓荊遺孀,但沒有了鑒察院和五竹叔的幫助,他好像辦什麽都很吃力。張若昀瘦了是爲了更好的代入角色,但太想演好,最終呈現出來的樣子卻不盡如人意。

王楚然飾演的桑文,戲份不多,明顯是來刷臉的。好看是好看,但這表情確實很誇張,演技在哪兒?

《慶余年2》的前幾集劇情,節奏已經很快的,但其中還是有不少水分。目前的劇情已經到了大皇子回京都了,後面的劇情繼續發酵,希望不要爛尾。

對于《慶余年2》,你有什麽樣的評價?

0 阅读:49
评论列表
  • 2024-05-17 20:59

    權謀就權謀嘛,加那麽多女人都是多余的,煩死人!

兩面

簡介:娛樂世界,這樣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