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襲多地迎強降溫,醫生: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現3種不適情況需及時就醫

九派新聞 2024-02-21 19:51:00

2月21日晚,武漢常碼頭地鐵站出口,環衛工人在撒融雪劑。圖/九派新聞

寒潮、大風、凍雨、暴雪……隨著近日氣溫劇烈起伏,人的血管也隨之“熱脹冷縮”,隨之而來的是高發的心腦血管疾病。劇烈降溫之際,原有心血管基礎疾病患者應如何做好預防?2月21日,九派新聞采訪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王海蓉。

王海蓉介紹,氣溫驟降時,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得更加頻繁,以往控制穩定的血壓可能會突然變得失控,且容易發生相關並發症(比如急性心衰、急性腦血管疾病如腦卒中等)。還很可能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心絞痛頻發。更危險的就是急性主動脈夾層,可以因爲大血管破裂後瞬間致命。另外病房裏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有個患者因爲冰凍天氣血壓升高暈倒在地,一檢查,腦出血、硬膜下血腫,又合並骨折,還出現急性心肌梗死,真正禍不單行,讓治療也左右爲難。

她表示,近期氣溫驟降,門診常見病情爲急性心肌梗死、反複心絞痛、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作、雙下肢水腫、莫名其妙血壓增高,血壓難以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合並酮症酸中毒或乳酸酸中毒的,長期失眠後心慌胸悶,心律失常房顫,室性早搏等等。還有部分年輕人主訴熬夜後心悸胸悶、感冒後心肌炎,疲勞後血壓增高、長途奔波後頭暈目眩的。

據她介紹,這些症狀的誘發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之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累積的因素;不過現階段天氣突變這一誘發因素比較凸顯。“氣溫變化考驗人體的調節適應能力,如果平常注意觀察並有意識控制、訓練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突變氣候進行適應性調節。如果不重視,或者本身合並的心血管基礎疾病沒有得到糾正,就很容易在驟冷大風等天氣因素下扛不住壓力,引發心腦血管急性事件。再加上春節期間如果酗酒、吸煙(含二手煙)等損耗性生活方式,會加速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王海蓉表示,氣溫起伏劇烈時,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人更易發生相關狀況。對這部分人,她首先強調,“一定要正常吃藥,規律服用醫生開具的心腦血管藥物(如降壓藥物、降脂藥物等),不要突然停用,也不要自行加藥;平時要學會自我監測血壓、血脂、心跳。有病人頭昏腦漲自己以爲是血脂高,結果一查,收縮壓已經到了180mmHg。其次,寒冷天氣要注意保暖,不要舍不得用暖氣或空調等升溫設備;適當增加衣物,盡量減少暴露在室外冷濕環境下的時間,如因工作、出差或旅行必須到寒冷環境去,做好衣物准備。糖尿病人帶齊藥物,注意手腳等末梢循環的保暖。”

由于天氣寒冷,一些老年人在家中整天臥床,這對心血管系統的健康也有威脅。她表示,“躺得時間太久不活動,下肢靜脈會長血栓,血栓跑到肺動脈,會出現心慌氣急的症狀,肺動脈栓塞有時候也會危及性命。”這在長期臥床的老年人、腫瘤病人中比較常見,應保持警惕。

“天氣突然變冷時,學會自我觀察,有個胸悶胸痛氣接不上來,勢頭不對就不要拖延,盡快就醫。”

王海蓉提醒,在寒潮來襲之際,當出現以下不適時,需及時就醫:

1、出現平時沒有的頭昏腦漲、鼻出血、全身乏力酸脹等不適症狀,可能是血壓升高。可以到社區醫院或朋友那裏借血壓計,如血壓超過140/90mmHg,在社區就診。如果收縮壓高達180mmHg以上,請立即前往門診甚至需要看急診;

2、突然出現胸口發緊、胸悶、氣促甚至胸口疼,可能是心絞痛,或者心肌梗死,直接到社區醫院做心電圖,讓醫生進行緊急處理,社區醫生會判斷是否需要轉到三甲醫院及時診治;如果上述症狀持續20分鍾以上不緩解,可直接呼叫120或者讓家屬直接送有胸痛中心的醫院。

3、如胸口、背部突然有撕裂感的疼痛,難以緩解,伴全身大汗,可能是主動脈夾層,有生命危險,這時不要亂動,及時(撥打120)送到醫院救治。

據中央氣象台,受寒潮影響,預計2月21日08時至23日08時,我國南方大部地區將出現降溫,日平均或最低氣溫普遍下降6~12℃,西南地區東南部、江南南部和中東部、華南中北部等地氣溫下降12~18℃,其中,貴州東南部、湖南南部、廣西北部、江西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累計降溫幅度可達20℃以上。

2月23日前後,最低溫度0℃線將南壓到蘇皖南部至湖南南部、貴州南部一帶。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胡冰月 記者 武菲菲

編輯 劉萌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1 阅读: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