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丹青》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學術觀摩展—李家原

水墨2023 2024-05-16 10:06:41

李家原  咨硯齋主人。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中國書法家協會資深會員,曾任北京大學、鄭州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客座教授,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首席評委,中央電視台和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推出的中國書法五十家之一。

2016年至2022年,連續七年到中南海爲國務院辦公廳黨和國家領導人寫福寫春聯,書法作品被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永久收藏。

李家原的書法植根傳統,銳意創新,集魏碑、褚體、隸書、瘦金體之長,清奇俊朗,獨樹一幟,雅俗共賞,引人喜愛。其楷書長卷《道德經》、《茶經》、《金剛經》、《孫子兵法》等廣獲好評,世人爭相收藏。

近日書《雩婁閣賦》八條屏 240cmx70cmx8 120平尺。

雩婁閣賦

二零二一,歲在辛醜。故鄉商城集民衆之智,舉全縣之力,疏浚陶家河,打造灌河園。經四春,曆三秋,終成大別畫廊、江淮勝景。遂高築雩婁閣于灌河之濱,囑余作賦以記之。古雩婁吳頭楚尾,今商城人傑地靈。出令尹育狀元誕將軍,桂花八月開遍地;蘊靈山納紫氣湧溫泉,古洞三教彙一堂。黃柏山高聳入雲,雞鳴聽三省;金剛台氣勢沖天,貓耳垂千丈;湯泉池樓台掩映,溫泉水滑洗凝脂;觀音山惠風和暢,慈航普渡佑蒼生。楊家將觀陣山上觀陣勢,余思銘金剛古寨勝金剛。風水絕佳,無念首開法眼;賢者慕名,李贽曾建書院。朝廷重臣,返鄉籌迎鳳鸾;天涯遊客,前來洗心濯足。襟山帶水,河流縱橫交織;北國江南,湖堰星羅棋布。期思陂、千工堰,史上治水越千年;鲇魚山、鐵佛寺,當代修庫逾百座。往昔治淮語錄猶存碑記,今日百舸爭流皆爲畫舫。彩舟雲淡,正值故園新晴;星河鹭起,恰逢祖國盛世。雄閣初登,衆水淨連天際碧;雕欄醉倚,群山同向滿城春。鲇魚山一庫,堤雄岸偉,懷抱青巒餐秀色;鐵佛寺一湖,水遼河闊,氣吞衆溪奏柳弦。青山無欲,滿目蒼勁雄渾;湖納百川,胸懷博大精深。柿子坡紅,翠竹園綠。狀元畫亭,深山才俊蟾宮折桂;兒童樂園,天真稚子笑逐顔開。櫻牽柳系,浮光躍金西津渡;暗香浮動,疏影橫斜嶽梅山。二十四孝碑刻,感天動地;九十七座石橋,古迹新生。萬裏搬來古閣,牌坊倒影西水岸;千壑遍搜奇樹,春意盎然得翠園。流連呂潭島,碧水藍天心自在;忘返鳳冠山,曲徑回廊意悠然。楓林棧道,過往戀人對對;荷塘濕地,飛起沙鷗片片。魚翔淺底,萬類霜天自由;江山如畫,一樽還酹江月。翠峰如簇,彩路似帶。大壩咫尺,引頸能吸仙湖水;天廷齊肩,舉手可摘蟠桃枝。俯瞰江淮,玉鑒瓊田三萬頃;極目楚天,征鴻歸雁九千行。園林葳蕤,桂花香醉三千裏;高樓林立,新城雅居十萬家。蕩胸生曾雲,決眦入歸鳥;會當淩高閣,一覽山城俏:華燈初上,陶家河霓虹閃爍;火绫勁舞,古逗街遊人如織。灌溉雩婁沃野,孫叔敖英名留千古;赓續紅色基因,大別山精神傳萬年。展老區新姿,深呼吸小城人人心舒氣暢;呈當代奇景,最美麗鄉村家家人壽年豐。政通人和,古有滕子京重修嶽陽樓;百業俱興,今喜商城縣新建雩婁閣。嗚呼!不忘初心,用賢當知其能;牢記使命,善政須先治水。爲官者官當作爲,愛民者民恒愛之!甲辰年春月余英茂撰 李家原書

北京墨真書畫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專注于學術研究,組織開展大型書畫展覽、全國采風、公益事業以及國際交流活動的企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