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獨生女逆襲成投胎第一志願,全靠一對“討好型人格”的父母?

新氧明星整形教室 2024-05-07 10:49:26

就在不久前,江浙滬獨生女還是打工人眼中的頂流投胎人設——

她們家境優渥、一生順遂、衣食無憂…更重要的是,還有一種不稀罕一線城市資源,身處經濟發達圈自己跟自己玩兒的地區認同感。

父母對她們唯二的要求,就是晚上10點之前回家,以及別找外地男朋友。

然而就在最近,東北獨生女的地位突然彎道超車,成了大家做夢投胎的第一志願。

如果說江浙滬獨生女是有豐盈物質條件托底的小公主,那麽,東北獨生女就是被爸媽直給的情緒價值拉滿的老閨女。

在家時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出了門也被給予絕對的自由。對于東北獨生女來說,飛得高不高、飛得累不累,爸媽全都關心。

東北獨生女的人生,易如反掌

在東北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東北父母說出去接姑娘回家,那麽這個姑娘的年齡範圍跨度之廣,幾乎涵蓋了學齡前到絕經前。

每逢過年過節寒暑假,你就能看到車站或機場的接站口站滿了翹首以盼的老父親。

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甭管女兒多大,只要是回家,都得親自去車站鞍前馬後地接駕。

接過行李的第一句話也是驚人的統一:“你媽在家給你做飯呢。”

要是遇到行李多的情況,沒有事兒,東北老爸能把家裏的壯丁全都招呼到位,必然讓咱親閨女輕輕松松到家、快快樂樂放假。

在東北,甭管上下有沒有哥哥弟弟,只要是家裏唯一的女兒,那就是獨生女的頂級待遇。

如果你恰巧還是姥姥這邊最大的外孫女,是爺爺這邊唯一的孩子,那地位只能說是蓋了帽了,沒人比你更大。

東北獨生女:要啥給啥。

東北老兒子:要啥像啥。

東北獨生女回到家,一覺睡到大中午也沒人叨叨,廚房裏炒菜的鏟子都快磨出火星子了也跟她們沒關系。

一問今天吃啥飯?那當然是閨女昨天點名要吃的燒排骨。

這時候要是兒子表示不想吃排骨想吃漢堡,那就會得到爸媽親切的問候:“吃啥漢堡?我看你像漢堡。”

評論區裏的“扶姐魔”現身說法:這麽說吧,我現在想回家能吃上炖大鵝,必須得問我姐啥時候回家。

東北獨生女曬幸福都是帶著年齡曬的。

“我姑去給我買炸串,給老板說選點小孩能吃的,老板問幾歲了,我姑說24。”

“我姥不讓我搬桌子,怕我累,讓我姥爺搬,我26,我姥爺85。”

大冬天的想吃雪糕,東北父親套上棉服就下樓買。

超市阿姨問了,你家孩子多大啊還得開著視頻選雪糕,爸爸回答29了。震驚了整個小賣店。

38歲了,媽媽張口閉口還是叫著“大寶”,還問她坐不坐廣場上15塊錢10分鍾的兒童玩具車。

對于寵孩子不論大小這一點,藥店老板最有發言權。

在東北,只要有人說來給小孩買藥,必須得問清楚孩子到底多大了,因爲很有可能是個30多歲的“小孩”。

在人人都愛喝二兩的東北,唯一有可能逃避酒局的理由,就是“姑娘放學了,我得去接。”

如果實在逃不過,那東北老爸喝完酒是要“負荊請罪”的。

喝得都站不穩了,被一群叔叔們攙扶著進門,第一件事還是找到心愛的老閨女,然後拉開外套拉鏈掏出一板娃哈哈。

這毫無理由的偏愛,不加節制的寵溺,讓很多從小並沒有得到關注的女孩羨慕不已。

而對于被寵壞的東北獨生女來說,她們真的可以有底氣說出那句:人生,易如反掌。

投胎第一志願:東北獨生女

你可以說別的地方偏愛女孩是個例,但東北人稀罕閨女是有數據支撐的。

相信有不少姐妹還記得2020年的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只有吉林和遼甯兩個省的性別比例在100以下,而黑龍江的性別比也是非常接近的100.35。

翻譯一下就是:吉林和遼甯女多男少,黑龍江的男女比例很接近。

于是,作爲全國男女比例“最均衡”的東三省,也理所當然被大家認爲是“重男輕女”思想最弱的地區。

家裏的獨生女多了,集萬千寵愛、被寄予最高期望和待遇的女孩子也就多了。

東北女性的地位有多高?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連全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男性家暴庇護就是在沈陽落地的。

不過也別擔心,有記者在5年之後走訪了這個男性家暴庇護所,落成這些年來沒有一個電話咨詢、更沒人入住尋求保護。

只能說,咱們東北女孩雖然豪爽奔放,但也是講理懂法的。

和江浙滬獨生女不太一樣的是,東北獨生女或許沒有豪華精致的生日宴、也沒有在18歲時接過爸媽遞來的寫著自己名字的房産鑰匙,但她們從小就被告知一件事:做人要闖蕩。

這個闖蕩,不只是要出門闖蕩的意思,也是要大大方方、有主見、有自己的思想。

如果你用心觀察娛樂圈裏的東北女明星,或許也能瞥見東北女孩的性格特點。

她們或許不都是嚴格意義上的獨生女,但是身上都帶著東北獨生女統一的那份灑脫、自由。

比如深夜喝多了就會在微博表白各種女藝人的宋佳;

比如真人秀裏的小太陽,永遠微笑著溫暖著身邊人的秦岚;

比如內娛大姐大,以“最煩裝x的人”走紅全網的那英…

她們的自由灑脫,也讓她們成爲了內娛罕見的“活人”,但你要是隨機提問一個東北路人,她們會告訴你:這就是俺們東北女人啊,彪!

有了這種東北特供的性格加持,東三省甚至成了離婚率最高的地方。

不要小看離婚率提高背後的含義,它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思想意識的提高。

一段婚姻破裂時,往往提出離婚的一方會是女性,而離婚率的提高也是在側面證實,女性在家庭中的話語權提高了。

有了底氣,才有離開的勇氣,而屬于這些東北女性的底氣,正是來自于原生家庭的支持。

身爲東北獨生女,大富大貴可能談不上,但是從小聽到爸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想幹啥我們都支持”。

在家裏時,父母就變成了“討好型人格”,女兒的衣食住行統統包辦;

等到女兒要出去闖蕩社會了,也絕不做不肯撒手的封建家長,堅決鼓勵她勇敢逐夢。

實在混不下去了也沒事,反正有爸媽兜底。

這種堅定不移的愛與支持,也成了東北獨生女們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中最大的底氣,甚至逐漸變成了她們的面相——自信、大方。

來自原生家庭的安全感,讓她們無論面對任何困難和挑戰,都能夠堅定地選擇和自己站在一起。

不是有錢的家庭,而是有愛的家庭

在江浙滬獨生女被大家廣泛討論的時候,看著出入豪宅、養尊處優的她們,網友們更多是抱著看戲的心情:這哪是什麽江浙滬獨生女,這就是有錢人家女兒的標配。

而當東北獨生女的生活成爲頂級人設之後,大家才終于找到了某種久違的代入感。

不管家庭是否大富大貴,只要是愛孩子的父母,都能給予她們力所能及的呵護。

而在這種愛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也不會太過在意其他人錦衣玉食的生活,因爲她們的心底裏有屬于自己的安全感。

當然,即便是有數據和實例支撐,也並不代表在某個地域長大的獨生女都有同樣的待遇。

大家羨慕的並不真正是這個地域標簽,而是這個名詞背後,就算家境不夠殷實,但情緒價值、精神支持拉滿的有愛家庭。

尤其是在現在很崇尚金錢至上的觀念下,東北獨生女的現象是告訴大家,底氣也可以無關物質,父母給的愛就是最大的底氣。

這種底氣,不是用金錢去衡量的物質享受,而是融入生活細枝末節的關愛:二話不說下廚做你想吃的排骨、天寒地凍打著視頻電話給你買冰淇淋、在心底裏永遠把你當成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進能展翅飛翔,退能安穩著陸,當一個女孩成長在這種環境中,她可能真的會強得可怕。

沒錯,當我們討論某種人設標簽的時候,無非也是在投射某種期待。

當我們在追捧“東北獨身女”的時候,我們也是在爲所有的女孩尋找一種成長的可能。

沒有人不希望出生在家境殷實的環境中,但是所有人也都知道,人生彩票無法選擇,原生家庭在我們生下來的那一刻就注定無法改變了。

但如果沒能擁有物質充裕的家庭,也沒什麽可抱怨的,那麽就請多愛我一點吧。

如果連很多愛都不能給我,那麽就給我自由吧,因爲這對于一個女兒來說更爲重要。

可能世界上並沒有真正易如反掌的人生,但是父母給足的愛和安全感,會化爲你無所畏懼的底氣,才有了那一份“人生,也可以易如反掌”的自信。

3 阅读:78
评论列表
  • 2024-05-07 19:54

    寫的很帶感,看後很共感[點贊]

  • 2024-05-07 21:15

    跟你個窮光蛋闖關東,還跟你一樣幹活,還給你生孩子,憑什麽得不到你的尊重!

新氧明星整形教室

簡介:看臉界最懂娛樂八卦的,娛樂八卦界最會看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