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爲我們將永遠失去它,沒想到吧,它又活過來了!

探索微光 2024-05-02 20:13:33

前段時間NASA宣布,旅行者一號就此結束近半世紀的工作,將永久失去與它的聯系!就在大家剛剛逐漸遺忘它時,沒想到它又活過來了。衆多天文愛好者瞬間興奮了起來,真的難以想象,飛離地球已經遠超245億公裏外的旅行者一號自2023年11月沉寂後,在今年4月18日恢複了生機。這個已經工作了近47年的博物館級別的空間探測器竟然又開始了工作,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①旅行者一號失聯原因

早在去年11月14日,旅行者一號突發設備故障,它傳回地球的數據不再像之前那樣具有可讀性,這些原本包含科學和工程的數據,開始以斷斷續續亂碼的形式呈現在科學家面前。起初,地面工作人員以爲這只是普通的傳輸故障,或者是受宇宙中的電波幹擾,于是便令其重啓設備,然而並沒有解決問題。

考慮到它仍然可以接收星際空間中的數據,並且在其他方面都表現正常,科學家經過仔細地排查,發現問題根源在于飛行數據子系統,也就是FDS(飛行指引系統) ,它是飛行器上的機載計算機系統之一,主要功能就是負責存儲和處理飛行器上所有儀器探測到的數據,FDS會在科學和工程數據發送到地球之前對其進行打包處理,以便于地面工作人員讀取數據而出現。②能否人爲拯救旅行者一號?

科學家發現,亂碼的情況很顯然就是打包時出現了問題。經過科學家長達5個月的技術討論,最終經過確認,發現FDS中存在3%的內存芯片已損壞且無法修複。可能現在你想到了換內存的好方法,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首先,旅行者一號已經在距離地球245億公裏開外,即便是使用與光速相同的無線電傳播,往返一趟也需要兩天時間,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沒有任何飛行器可以追上它的腳步。

其次是它使用的內存早已淘汰。50年前的內存技術雖然比不上現在,卻也是當時最頂尖的科技。它以交錯排列的網絡線和金屬薄板構成,每一個交叉點可以被視爲一個內存單元,也就是1比特(1kb),可以存儲1或者0,通過改變電流方向來改變磁場方向,從而確定這裏儲存的到底是1還是0,它總共也不過才70KB內存,而現在我們的手機容量都是上百G內存起步。

所以即便是真的可以追上旅行者一號,也沒有古董內存可以爲它替換。NASA工程師明白換內存是不可能的,于是便重寫代碼。把存在故障的FDS內存中的數據打散後重新排列,讓它們分別存儲在內存中的多個位置,這樣或許就可以避開這3%受損的區域。

③旅行者一號故障終于被排除,可以繼續工作了!

4月18日,地面工作人員將補丁通過深空網絡發送給了旅行者一號,大概一天後,它將收到補丁並進行重新排列,然後再經過一天將數據傳回地球。在地面工作人員焦急地等待中,終于迎來了旅行者1號的複活。此時,科學家們沸騰了,真的難以想象,工作了47年之久的旅行者一號它又重新站了起來。

其實想想也挺不容易的,可能你不太清楚,這次數百億公裏之外的維修工作人員的年紀都比較大,他們是旅行者一號的第二批地面維護工作人員,他們和旅行者一號放在一起確實是一段時空陪伴之旅。這次不僅是地面工作人員的年紀大,還有一批地面控制設備,都可以說是古董級的文物,唯有這些控制設備才能與旅行者一號取得聯系。可能除了他們知道如何控制旅行者1號外,年輕的一輩的科學家都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古老的設備。

但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旅行者一號終究有一天會完全失聯,但是NASA希望這一天來得越晚越好,因爲隨著旅行者1號的持續飛行,它所獲取的星際空間數據也就越來越寶貴。如果它能在太空中一直旅行下去,將在300年後到達理論中的奧爾特雲區域。預計在七萬年後,它將經過半人馬座比鄰星的附近。當然,沒有人知道它最終會抵達哪裏,但人類對它的希望是永無止境地遨遊太空,因爲它是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一個深空探測器,只有它能直觀地傳回宇宙深處的畫面傳回地球供我們觀看。對此您怎麽看?

1 阅读:89

探索微光

簡介:探索科技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