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明明很虛僞,爲什麽這麽多人願意跟著他?是被他欺騙了嗎?

李舟 2024-05-09 14:42:03

在三國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長河中,劉備無疑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

有人說他虛僞,善于用言辭和眼淚來籠絡人心;也有人贊他仁德,是真正的明主。

那麽,爲何這麽多人願意追隨劉備,真的是被他的虛僞所欺騙了嗎?

1、運用人心的高手。

首先,我們得承認,劉備確實是一個懂得運用人心的高手。

他深知在那個亂世之中,人心是最難捉摸也是最寶貴的資源。

因此,他常常以仁德自居,以禮待人,贏得了許多人的尊敬和信任。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的所有行爲都是出于虛僞。

事實上,劉備的許多做法,都是出于他對國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以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爲例。

當時,劉備已經年近五十,而諸葛亮不過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但劉備卻毫不吝惜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親自前往草廬拜訪諸葛亮,一連去了三次才見到人。

這樣的舉動,無疑體現了他對人才的極度渴望,和對國家的深深憂慮。

如果劉備真的只是一個虛僞的人,他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呢?

2、對待百姓和士兵。

劉備在對待百姓和士兵方面,也是出了名的仁慈。

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因此無論是在哪個地方,他都能得到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當他得知自己手下的將領趙雲,爲了救阿鬥而身陷重圍時,他不顧自己的安危,親自率領軍隊前去救援。

這樣的舉動,怎能說是虛僞呢?

當然,劉備也有他的不足之處。

他有時候會因爲過于仁慈,而做出一些錯誤的決策,比如放走呂布這樣的敵人。

但這並不能掩蓋他在大部分時候,所展現出的仁德和智慧。

3、爲什麽還有很多人認爲劉備虛僞呢?

這恐怕與他在政治鬥爭中的一些表現有關。

在那個亂世之中,每個人都在爲了自己的利益而爭鬥,而劉備則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原則和信仰。

他不願意爲了權力和地位,而做出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這讓他在很多時候都顯得格格不入。

然而,正是因爲他的這種堅持和執著,才使得他贏得了更多人的敬佩和支持。

此外,我們也不能忽視劉備在用人方面的眼光和膽識。

他能夠識人善用,將關羽、張飛、趙雲等一大批英勇善戰的將領聚集在自己麾下,共同爲國家的未來而奮鬥。

這樣的領袖魅力,又豈是“虛僞”二字所能概括的?

最後,我們來看看那些願意追隨劉備的人。

他們中既有像關羽、張飛這樣的兄弟情深之人,也有像諸葛亮這樣的智謀之士。

這些人之所以願意跟隨劉備,並非僅僅是因爲他的仁德和虛僞,更是因爲他們看到了劉備身上的那種堅持和執著,以及他對于國家和人民的深深憂慮。

他們相信在劉備的帶領下,能夠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所以啊,劉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虛僞”之人。

他有著自己的原則和信仰,並且始終堅守著這些原則。

他懂得運用人心,但並非出于虛僞;他仁慈待人,但並非軟弱可欺。

正是因爲這些特質和魅力,才使得他贏得了那麽多人的尊敬和支持。

在三國這段曆史長河中,劉備無疑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深入了解和思考的人物。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 2024-05-12 12:52

    有能力的人有一群追隨者很奇怪嗎

  • 2024-05-09 19:19

    物以類聚[得瑟]

  • 2024-05-09 17:42

    劉備本身就有暗弱的缺點,缺乏自己考慮大局的才華,他的二位賢弟給他捅了多大的簍子也只是說說而已,先說說關羽,狂的沒邊兒了,天是王大他是王二!除了武術還可以別的方面一塌糊塗,再看看張飛,整個一野蠻人,你不順心就拿別人出氣!作爲他倆的大哥,你就這麽縱容他們??諸葛亮出山輔佐你,讓你接管荊州,你可倒好,不忍奪同宗基業楞是沒要!!隆中對你是一句沒聽懂啊還是故意裝糊塗?荊州是整個戰局的必爭之地!你就這麽拱手讓人?仔細看三國演義的人會發現,劉備自從丟了荊州就已經輸了!就像下象棋!開局倆大車就丟了,你還贏個屁啊!關羽死後你是一門心思報仇!把整個西蜀的兵馬一下都給敗家了,如果我是孔明,你不要荊州的時候我就跟你拜拜了!!還保你個屁啊

  • 2024-05-10 07:48

    劉備的江片是哭岑來的。

李舟

簡介:站在人性角度,理解商業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