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一點都不讓雷軍省心

金角財才 2024-04-13 05:21:22

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

作者 | 塞爾達

在小米造車的關鍵階段,公司的核心業務遭遇了友商的吊打。

4月2日,華爲發布關于分配股利的公告,擬向股東分配股利約770.95億元,引發市場熱議,#華爲擬分紅770.95億#也火速沖上微博熱搜。

華爲表示,上述股利分配系公司正常利潤分配,對公司生産經營、財務狀況及償債能力無不利影響。

巨額分紅有業績支撐。3月29日,華爲發布去年財報。報告期內,華爲實現銷售收入高達7042億元,同比增加9.64%;淨利潤869.50億元,相比2022年的355.62億元暴增144.5%。無論是銷售收入還是淨利潤的增速,均創下自美國制裁以來的新高。

此外,在2022-2023年,華爲毛利率進一步提升至接近50%,意味著售價10000元的産品成本僅略超5000元。華爲的毛利率也讓國際巨頭蘋果自愧不如,兩者差距甚至還有擴大趨勢;至于國內的小米,其毛利率則是連華爲的一半都還有一段距離。

小米su7雖然在輿論場上爲小米賺足了流量,但産品依舊處于市場檢驗期,在如此關鍵時刻出現被友商吊打的局面,手機業務勢必會牽扯雷軍的精力。

毛利率吊打小米

財報發布後,華爲輪值董事長胡厚崑稱,經營情況符合預期。他在年報致辭中表示,2023年,ICT基礎設施業務保持穩健,終端業務表現符合預期,雲計算和數字能源業務實現了良好增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開始進入規模交付階段。

財報顯示,2023年,華爲最傳統的ICT基礎設施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620億元,同比增長2.3%;終端業務由于重新發布5G手機,止跌回升,實現銷售收入2515億元,同比增長17.3%;雲計算業務實現銷售收入553億元,同比增長21.9%,但較2022年125%的增速大幅回落;數字能源業務實現銷售收入526億元,同比增長3.5%;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增速最快,實現銷售收入47億元,同比增長128.1%。

分地區來看,2023年,中國區銷售收入同比增加16.7%,貢獻了華爲整體收入的67%;歐洲中東非洲和亞太區均呈現下降態勢,銷售收入分別同比減少2.6%與14.6%,美洲增加10.9%。

對于營收和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華爲表示,盈利提升主要來自規模的增長、産品結構優化、經營質量的改善。

這尤其體現在毛利率的進一步提高。2023年,華爲毛利率爲46.21%,相比2022年的43.89%,同比增加了2.32個百分點,意味著成本略超5000元的産品,能以10000元賣出去。

相比之下,與華爲模式有一定類似,都是以手機爲錨構建生態的小米,2022-2023年毛利率分別只有16.99%和21.21%,連華爲的一半水平都有尚一段距離。

小米毛利率不及華爲一半

此外,華爲毛利率同樣領先老對手蘋果,後者在2022-2023年的毛利率分別爲43.31%和44.13%,分別落後華爲0.58和2.08個百分點。

蘋果毛利率同樣比不上華爲

這意味著,在“科技+信仰”的賦能下,華爲確實有著強勁的盈利能力,産品就是能賣得比競爭對手“貴”,不止吊打國內對手小米,連國際巨頭蘋果也自愧不如。

財報的另一焦點是華爲在研發上的投入。據華爲披露,2023年,研發投入進一步增加至1647億元,相比2022年的1615億元,同比增長2%。華爲過去十年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11萬億元。

華爲研發費用

此外,2023年,華爲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爲23.4%,參考前述華爲毛利率46.21%,23.4%的研發費用率意味著華爲把毛利潤的一半以上拿來研發,力度不可謂不大。

可供參考的是,中國科技巨頭裏,2022年,小米、百度、阿裏研發費用分別爲160.28億元、233.15億元、567.44億元,三家加起來也就比同期華爲的一半略多。

此外,2022年,小米、百度、阿裏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爲5.72%、18.85%、6.53%;2023年,小米和百度則分別爲7.05%、17.97%。這些數據距離華爲超過20%的研發費用率也有一段距離。

根據蘋果公司財報,2022-2023年,這家全球科技巨頭的研發費用率只有6.66%和7.8%,意味著華爲在研發投入上真正做到對蘋果“遙遙領先”。

P70和“三折屏手機”

除了盈利能力確實強,華爲業績亮眼的另一引擎是包括手機在內的終端業務實現了快速發展,同比增長接近20%,遠超ICT基礎設施業務的2.3%增速。

這背後是華爲Mate60系列的強勢回歸。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量觸底回升,同比增長6.6%,其中蘋果手機銷量同比下滑9%,華爲銷量同比增長71.1%。

整體來看,2023年,華爲在高端手機市場收複了部分失地。Counterpoint報告顯示,在2023年全球大于等于600美元(約合4333元人民幣)的高端智能手機的市場中,華爲達到了5%的高端市場占有率,較2022年同期的3%有所提升。

2024年,華爲手機業務有望繼續成爲該公司的重要增長引擎。

最近,關于華爲新一代旗艦手機P70系列即將發布的消息不斷傳出。有業內人士猜測,華爲有可能采取和Mate60系列類似的銷售策略,通過“先鋒計劃”,P70系列不等發布就突然上架銷售。

據相關媒體報道,華爲P70的三款機型P70、P70Pro、P70Art已經全部入網,從入網信息來看,華爲P70標准版支持北鬥衛星消息,而P70Pro和P70Art支持北鬥衛星消息+天通一號衛星通話。

該媒體補充,P70將全系搭載麒麟9000S芯片,配備5000萬像素超大底主攝,升級全新可變光圈技術,標配潛望式長焦鏡頭,此外還會內置華爲自研的盤古大模型,可以借助AI對拍照效果進一步優化,同時也會提供智能助手和輔助創作等功能。

全面的升級可能會導致價格上漲,有消息猜測,P70的起步價要提升到4888元,有望進一步鞏固華爲強勁的盈利能力,在毛利率上繼續領先蘋果和吊打小米。

當然,高售價不可能動搖信仰根基。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此前預計,2024年,華爲P70系列得益于相機規格的升級和采用自研麒麟芯片,預估出貨量爲1300-1500萬台;即便今年上半年需求放緩,預估出貨量也能達到1000-1200萬台。

另一方面,華爲繼續發力折屏手機。

2月22日,華爲在時隔近兩年後,發布了新款豎折的小折疊手機Pocket2,主要瞄准喜歡小巧機身的女性用戶,售價7499元起,已于3月1日開售。與2022年發布的上一代PocketS相比,新手機最大區別在于,替換了此前使用的高通4G芯片骁龍778G。

在發布會上,余承東沒有提及Pocket 2所用芯片。但多家測評機構均發文表示,Pocket 2使用的是帶5G通信功能的華爲自研芯片麒麟9000S。這款芯片采用7納米制程,于2023年8月首次亮相華爲旗艦手機Mate60系列。

市場研究機構IDC在2月20日發布的報告顯示,自2019年首款折疊屏手機上市以來,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連續四年同比增速超過100%,其中2023年出貨量約700.7萬台,同比增長114.5%。

折疊屏是華爲手機的強項,也是全球手機市場難得的亮點。華爲早在2019年就發布了首款5G折疊屏手機MateX,幾乎與三星同步。2021年之後,OPPO、小米等其它手機廠商才加入戰局,陸續發布折疊屏手機。

同樣使用麒麟9000S芯片的華爲大折疊機MateX5系列,在2023年9月上市以後一直供不應求。IDC表示,這幫助華爲牢牢占據2023年國內折疊屏市場第一的位置,市場份額達到37.4%;OPPO獲得18.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

市場份額遙遙領先後,華爲有意進一步鞏固在折屏手機這一細分領域的優勢。

近日,國家知識産權局公布了華爲一項名爲“折疊屏設備”的專利。根據最新公開信息,華爲正加速開發全新“三折屏手機”,並且已經開始大舉備貨,預計最快于今年第二季度面世。

4月1日,有華爲內部人士向相關媒體稱:“對這一專利技術,(華爲)早在幾年前就開始研發布局,2022年相關專利就有了新進展。”但對于該款手機産量面世時間,該華爲內部人士稱還需視進展而定。

“據我們調研,華爲研發的三折屏手機目前進展順利,數月前已開始測試相關超薄柔性玻璃蓋板(UTG)等項目的成熟度。”邁睿資産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浩宇表示。

差距正在拉大

隨著鴻蒙生態的完善,將進一步確立華爲在中高端手機市場的話語權。對于小米的手機業務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據HarmonyOS官方透露,目前已有超過4000個應用加入了鴻蒙生態。自從華爲于今年1月18日宣布首批200多家應用廠商加速開發鴻蒙原生應用以來,應用數量增長迅猛。

短短兩個月內,鴻蒙生態的應用數量增長了20倍,達到了超過4000個。

同時,有不少開發鴻蒙軟件、物聯網等鴻蒙生態相關業務布局的玩家加入。根據星礦數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上市公司中,這些玩家包括軟通動力、潤和軟件、芯海科技、拓維信息、東方中科、潤達醫療、捷順科技、金山辦公等19家企業。

不過微信和抖音還在觀望。要拿下微信、抖音這種國民級應用,鴻蒙才算是具備立棍的資本。從目前披露出來的信息來看,還尚未完全談妥。

根據業內人士披露,從技術的角度,開發鴻蒙應用的難度不大。在華爲沒有放榜這份成績單之前,騰訊和字節或許還在觀望,認爲華爲的手機業務尚在恢複期,不會貿然將自身的龐大數據放置到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系統之中。

有鴻蒙開發者曾對媒體表示:“微信、抖音等大型應用的開發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和過程,可能要配備上千人投入,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技術問題需要溝通調試。而重新開發原生應用,逐步叠代適配的周期,是需要以年爲單位的,並不是簡單的一刀切。”

相比華爲在操作系統上的狂奔突進,小米則步伐和緩了許多。

比如,小米在去年10月推出了全新的操作系統小米澎湃OS,雖然融合了自研的 Vela 系統,本質上也是兼容安卓AOSP的過渡玩法,很難對鴻蒙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況且,華爲的汽車業務也即將扭虧,將有助于華爲以及余承東將聚焦精力與資源在手機以及鴻蒙系統的推廣上。

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3月,華爲“AITO問界”品牌共銷售汽車31727輛,超過理想汽車的28984輛,繼續位居國內造車新勢力品牌第一。這是問界品牌連續第三個月奪得單月銷冠。

強勁且持續的銷量數據給了市場對華爲汽車業務扭虧爲盈的期待。在3月16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上,余承東透露,車BU在2023年虧損60億元,2024年可以實現扭虧爲盈。

這樣一來,接任雷軍來執掌小米手機業務的盧偉冰將直面余承東的貼臉開大。2月3日,雷軍在其個人微博宣布,小米SU7正在全國範圍展開全面路測,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爲小米SU7上市做最後的准備,同時,爲集中精力造車,雷軍表示將暫別小米手機發布會,由集團總裁盧偉冰兼任小米品牌總經理、主講小米手機發布會。

雷軍表示,爲了讓自己能將更多精力放在汽車業務上,小米公司決定由集團總裁盧偉冰兼任小米品牌總經理。“以後小米手機發布會也將由他主講,第一場就是小米14Ultra。”雷軍強調稱,也請大家放心,“手機業務始終是小米的核心業務,會持續保持足夠的精力投入。”

被雷軍視爲“最後一次創業,賭上所有榮譽”的造車才剛剛揭開面紗,尚在市場的考驗期,作爲核心業務的小米手機也是不容有失,倘若關鍵財務指標持續被“吊打”,難免要讓雷軍分心在手機業務上。

參考資料:

財新《華爲2023年銷售收入增加9.64%淨利潤暴增144.5%》

中關村在線《全面升級!華爲P70可能要漲價》

財新《華爲再沖小折疊屏手機欲進一步搶占市場》

證券日報《華爲折疊屏手機正向“三折”演進産業鏈再迎發展機遇》

財新《2023年華爲車BU虧損60億元余承東稱2024年可以扭虧爲盈》

0 阅读:0

金角財才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