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冀東中學開展物理學科同課異構創新性校本研修活動

藍天巡遊 2024-05-17 08:03:29

原文標題:以研促教助提升!唐山市冀東中學開展物理學科同課異構創新性校本研修活動

5月16日上午,唐山市冀東中學初中部理科組舉辦了物理學科同課異構創新性校本研修活動。此舉旨在進一步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促進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研討,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更好地推動師生的共同成長。

活動以教科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第一節“杠杆”爲教學課題。劉芳、張佟月、肖秋芬三位物理老師爲大家分別呈現了獨具匠心、精彩紛呈的教學課堂。學校副校長李素梅以及王振彥、李彩虹、鄭曉波、李海霞等老師擔任評委,全體理科教師全程觀摩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分爲同課異構與交流研討兩個環節。在遵循活動規定的前提下,授課教師運用陌生班級和學生進行教學,展示了他們出色的教學適應能力。

劉芳老師借助阿基米德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巧妙地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此舉亦引發學生對杠杆原理的疑問:“究竟是通過什麽原理達到目的的呢?”接著,劉芳老師通過簡要闡述杠杆的共同特點,引導學生總結出杠杆的定義,並辨識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現象,從而加深對杠杆定義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通過自學教材,結合圖片認識杠杆的五個要素,學會如何繪制生活中常見杠杆的力臂。在練習過程中,學生逐步掌握歸納總結的方法,最後通過實驗探究杠杆的平衡條件,並進行相關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張佟月老師以問題“人與動物的區別是什麽?”爲引子,漸進式地引入本節課的學習主題——杠杆。在課程之初,張老師深入淺出地闡釋了杠杆作爲一種廣泛存在的簡單機械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她指出,諸如剪刀、指甲刀、夾子和筷子等杠杆類物體,學生們每日都會與之接觸並熟練使用,卻未曾深入探究其特性。接著,通過展示古代與現代杠杆的圖標,引導學生找出它們的共性,以此啓發他們運用科學抽象思維構建杠杆概念,使學生對杠杆有了初步的認識。隨後,張老師詳細闡述了杠杆的概念及其五要素,使學生們對杠杆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她通過設計一系列探究實驗,引導學生們親手操作、親身體驗,探究杠杆在平衡狀態下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之間的關系,總結出杠杆平衡的條件。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學生們不僅加深了對杠杆平衡條件的理解,更親身感受到了科學探究的樂趣和物理學的實用性。

肖秋芬老師以一段名爲“四兩撥千斤”的視頻爲契機,引導學生對杠杆産生興趣,並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杠杆。老師讓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如剪子、鉗子等,並鼓勵他們找出這些杠杆的共性,自主總結杠杆的定義。隨後,學生自學了課本的第76、77頁,了解了杠杆的五個要素。接著,教師以撬棒爲例,詳細講解了杠杆的五要素,並邀請學生分析羊角錘、鑷子等杠杆的五要素。在此基礎上,教師講解了杠杆的作圖方法,並重點練習。本節課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杠杆平衡條件。教師首先講解了實驗中的難點,隨後讓學生展開自主探究,並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以得出實驗結論。在課程的最後,教師讓學生運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解釋了視頻中的小夥爲何能四兩撥千斤。

在交流研討環節,三位授課教師分別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構思進行陳述,並進行了教學反思。隨後,觀摩課堂的評委和教師們對這三堂課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點評。評課的老師們各抒己見,對課程中的優點和不足進行了客觀、全面的分析與評價。老師們針對每個教學環節的實施進行再思考、再打磨,共同探尋更爲合理有效且操作性強的教學策略與方案。

學校優秀物理教師王振彥在評價中表示,三位授課教師都認真解讀新課標,結合學情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三堂課都通過活動、分組實驗、學生展示等環節,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取知識,逐步形成科學探究思維。同時,就有效整合資源,加強對易錯點的講解等方面,提出無論是青年教師還是骨幹教師,都應該注重的幾個“真問題”。

李素梅副校長對本次“同課異構”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並對每一節課進行了細致的點評。她強調,此次活動不僅是對教學水平的全面展示,更是教師們共同成長、交流學習的寶貴機會。在磨課和研課的過程中,老師們思維活躍、碰撞不斷,勇于突破自我,探索教學的新境界。大家全心投入,深刻領悟每堂課的精彩瞬間,深入體會每次教研的深遠意義,實現了教學水平的飛躍和提升。

0 阅读:5

藍天巡遊

簡介: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