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總設計師:沒找到阿波羅盆地,是在質疑美國登月造假嗎?

5樓的男人 2024-05-12 23:42:35

近期,嫦娥六號總設計師在進行一場直播的時候,說出這樣的一句話:“沒有找到阿波羅盆地”。被很多人認爲,說的是阿波羅登月計劃中,著陸的盆地沒有找到。進而在質疑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

我們都知道,美國曾經在1969年,也就是55年前,阿波羅11號首次載人登陸月球表面。這也是人類首次踏足外星球。

但是,在美國登月成功後,卻遭受到很多質疑,這種質疑的聲音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斷過。最早質疑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是美國一個高級工程師。

這個工程師的名字叫比爾·凱辛(Bill Kaysing),在阿波羅17號返回兩年後,也就是在1974年,就出過一本質疑美國登月的小冊子,名字叫《我們未曾登陸月球:美國的300億美元詐騙》。

如果只是一般人寫這本書,也不會引起這麽大的轟動,而比爾·凱辛的身份其實非常不簡單,他是洛克達因(Rocketdyne)公司的高級技術顧問。

該公司負責制造土星五號的發動機,也就是著名的F-1發動機。他從技術層面對每個登月計劃做出推斷,以當時美國的技術,想要成功載人登月,其成功率僅有0.0017%, 也就是百萬分之十七。

也就是阿波羅飛船發射100萬次,僅有17次成功。這也是第一有人質疑阿波羅登月計劃,還是一個美國人,並且還是參與進入阿波羅計劃的高級工程師。

很多人說,爲何美國當年有30多萬人參與到阿波羅登月計劃中來,爲何卻沒有一個人質疑,事實上,是有人質疑,比爾·凱辛雖然是第一個質疑阿波羅登月的人,卻並非唯一的一個,在後來陸陸續續也有很多人站出來質疑。

他們有美國人,也有蘇聯人,有科學家、也有學者,更多的則是一般的民衆。1999年,曾有機構做過調查,在世界範圍內,仍然有衆多的人不相信當時的美國能夠登月。

其中20%的美國人、25%的英國人和28%的俄羅斯人,堅信當年阿波羅登月造假,而在2013年,在此調查時,卻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質疑阿波羅登月的人數增多,達到37%。

從這看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質疑美國當年登月的人數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了。以如今的眼光來看,美國當年登月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簡直可以用奇迹兩個字來形容美國當年的登月壯舉。

在以往,人們質疑的方向大多集中在當年拍攝的月球相片,從那些影像資料中尋找出美國登月造假的蛛絲馬迹。

但是最近這些年,隨著人們的科學常識提高,如今的質疑方向不再是旁枝末節上來進行質疑,而是從技術和邏輯上,來對當年美國登月計劃提出質疑。目前的質疑方向主要集中在這幾個方面。

返回過載太大,人類無法承受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一項太空技術,就是錢學森彈道,也就是常說的“打水漂”,其過程是當太空探測器從外太空返回的時候,並不是一次進入大氣層。

而是計算好角度,在探測器進入大氣層的時候,由于角度較小,會被彈出去,然後再一次進入大氣層。

這麽做的目的有兩個,一個就是外人無法計算彈道軌迹,另外一個就是可以降低進入大氣層的速度。

我國可以說把這項太空技術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2020年,當年嫦娥五號返回的時候,就是運用了“打水漂”的絕技。

其目的是防止嫦娥五號在返回的時候,直接進入到大氣層,會承受15個G以上的過載,對內部的儀器和樣品出現損傷。

“打水漂”技術既然算中國的絕技,那意思就是我會別人不會。實際上,到今天爲止,美國仍然沒有掌握這項技術。

那麽當年阿波羅返回艙進入大氣層的時候,登月的宇航員們,是如何扛過15個G的過載。要知道,在測試中一般的宇航員所能承受的過載是6-8個G,而超過9個G後,身體就有可能爆裂而亡了。

那麽,既然沒有沒有打水漂這項技術,那麽當年的登月宇航員是如何扛過返回大氣層時候,那15個G的過載,難道是鐵做的身體嗎?

月球樣品差別非常大

目前雖然全球有5個國家登陸過月球,但是從月球取回樣品的國家只有三個,分別是中國、蘇聯和美國。

其中中國和蘇聯都是無人采樣返回,而美國都是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帶回的。實際上在當時蘇聯采樣返回後,就發現樣本與美國的樣品有很大的不同。

1、美國月岩樣本竟然沒有發現水

當年蘇聯從月球樣品中發現了很重要的物質“水”,但是美國對月球樣品進行檢測的時候,竟然說月壤樣品中沒有水分。

由于蘇聯當年的不自信,認可了美國的說法,懷疑自己的樣片被汙染了,隨後這件事情就沒有深究,如果進行深究的話,那麽當年會引發更大的質疑聲音。

關于月球上沒有水的說法,實際上在登月之前很長時間就已經存在了,人們認爲一個真空、沒有磁場保護的環境中,是不可能有水的存在。而美國登月後,帶回的382公斤樣品中,都符合了這種猜測。

此事直到2000年以後,月球探測器在月球上發現了水的存在,隨後越球越多的證據表明,月球上存在大量水資源。直到2020年嫦娥五號從月球上帶回了樣品,證實了這種說法。

那麽,就出現了一個問題,爲何中國和蘇聯帶回的樣品中,都發現了水的存在,而美國的沒有,他們是基于猜測,才下的這種結論嗎?

2、月球樣本成分有很大不同

從嫦娥五號采樣回來已經有4年時間了,經過數年的研究,公布的月球樣本中,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占據了75%。

另外還有碳酸鈉、氧化鈉、鎂橄榄石和輝石,月球樣本整體顔色偏深,並且我國科研工作者還成功從月壤中提取出了“氚”這種元素。

而美國公布的月球樣本中,其中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鋁、一氧化錳等,其主要顔色是偏灰白色。從兩者公布的數據進行對比,其相似度不足25%。

很多人或許會有不同意見,認爲這是由于著陸地點不同,導致的月球樣本成分不同。

但是,這裏也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美國六次登月,在月球采集了382公斤的樣本,在月球表面分布極廣。

沒道理美國六次采集的樣本成分都相同,而中國只采樣一次,就與沒有六次采樣的成分都不一樣。這就有些讓人難以置信了。

著陸器的支腿有很大的不同

月球由于沒有地質活動,也沒有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數十億年間,導致其表面覆蓋了一層厚厚的月塵。月塵由于是一些微小的顆粒,相對比較柔軟。

因此在嫦娥五號降落在月球表面的時候,探測器的支腿是陷入到月球表面中,反觀美國探測器,其支腿只是淺淺的立在月球表面。

也許有人會說,那是因爲兩艘探測器不同導致的,是的兩者是由很大的不同,是的阿波羅11號著陸器的重量是5噸左右。而嫦娥五號著陸器的重量還不到1噸的重量。

沒道理質量重的反而淺一些,而質量輕的反而陷得深一些吧!

也許有人還是不服,認爲在著陸的時候,一個是重重的壓下去,一個是輕輕降落,所以導致出現這種不同的結果。

但是,從目前公布的資料來看,如果是重重的壓下去,那一方一定是阿波羅著陸器,以阿波羅11號爲例。

根據公布的資料來看,在阿波羅11號離月球表面1800米高度的時候,突然著陸器出現了故障,最終是阿姆斯特朗接管了操作系統。

這就導致了阿波羅著陸器多飛行了4秒鍾時間,在燃料耗盡之前著陸在月球表面,偏離了預定地點6公裏左右。

從這可以看出,阿波羅11號著陸並不平穩,在離月面比較近的時候,由于燃料幾乎耗盡,所以著陸的時候有些重。

反觀嫦娥五號,1噸左右的重量,其反推力達到了7500N,可謂是動力強勁,並且在著陸階段燃料比較充裕,屬于平穩著陸。

從理論上來說,如果是著陸器支腿陷入月球表面深一些的話,這個一探測器一定是阿波羅11號,而不是嫦娥五號。但是結果卻相反,那麽是什麽原因呢?

另外一點,在著陸的時候,由于著陸器強大的反推力,把月球地表的月塵吹起來。按照常識的話,那麽支腿上一定會有月塵飄落在上面。

嫦娥五號符合這個常識,支腿的表面上飄落一些月塵,反觀阿波羅11號,支腿上沒有任何月塵,幹淨如初。

以上這些,從邏輯和常識上來判斷,也發現美國當年的著陸器,有些不太符合常識。

結語

在這裏,要解釋一下,嫦娥六號總設計師,其原話是“沒有找到阿波羅盆地的那個,那個”,這裏大概率說的是嫦娥六號著陸地點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中的“阿波羅盆地”,也叫做阿波羅環形山。

其位置在嫦娥六號此次目的地的旁邊,這個盆地的名字由來,是由于阿波羅登月計劃,才在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采納的。

這處盆地的直徑達到524公裏,嫦娥六號在月球軌道上不可能發現不了。那麽是否有另外一層意思呢?是否在暗示一些什麽呢?

沒有找到阿波羅盆地,那麽當年以阿波羅登月計劃而命名的地方,也就意味著不存在,那麽是否意味著阿波羅登月計劃不存在呢?當然,這個只是猜測,僅代表個人的看法。

如果你對阿波羅登月有什麽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同探討!

2 阅读:133

5樓的男人

簡介:感受世間萬物的神奇,一同探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