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那下堂的糟糠妻——米列娃·馬裏奇

燊燊坔坔 2024-05-06 14:12:25

米列娃·馬裏奇有時候會想起自己那位大名鼎鼎的前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人們口中,愛因斯坦實在是一個聰明俏皮、低調內斂、獨行特立的偉大科學家,米列娃卻苦笑一聲。她曾聽人說起愛因斯坦評價居裏夫人:“在世界上所有著名的人物中,瑪麗·居裏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了的人。”

米列娃·馬裏奇

人人都說他大度高尚,那爲何對自己如此刻薄無情?

米列娃忍不住問自己:“我是不是選錯了,如果當年堅持走上科研道路,一切會不會不同?”

可是,世上沒有後悔藥吃,一切都已經晚了,她注定是那個被遺忘的“糟糠妻”。

聰慧少女

1875 年 12 月 19 日,米列娃·馬裏奇出生于奧匈帝國蒂特爾(今塞爾維亞)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米洛斯·馬裏奇是個軍官,在她出生後不久退役,轉到法院工作。

隨後這對夫妻又生下兩個兒子,佐爾卡和小米洛什。然而三個孩子中米洛斯獨寵長女米列娃,原因是這個女孩兒是遠近聞名的“神童”。

米列娃·馬裏奇

米列娃實在太聰明了,科科成績都是第一名,將男孩兒們遠遠抛在身後。11歲,米列娃進入女子學校接受中學教育,但她學習進度太快,父親又將她轉到斯雷姆斯卡米特羅維察的一所高中學習。米列娃是個安靜的女孩兒,不怎麽喜歡說話,但她喜歡追根究底,對未解出的“謎題”堅持不懈。

米洛斯實在不願意埋沒女兒的才能,1892 年,經教育部長豁免後,米列娃·馬裏奇成爲唯一被允許在薩格勒布高中參加物理講座的女性。

米列娃·馬裏奇

然而當時的奧匈帝國女孩無法接受大學教育,米洛斯于1894年秋天陪女兒來到瑞士,以蘇黎世高等女子學校爲跳板,看她能否征服更高學府。

由于入學較晚,米列娃一直到1896年春天才能從女子學校畢業,她先拿到了蘇黎世大學醫學院的錄取通知,隨後又得到蘇黎世理工學院入學考試的資格。

米列娃與愛因斯坦

米列娃以平均 4.25 分(1-6 級)的成績通過了數學入學考試,毫不猶豫選擇了蘇黎世理工學院。隨後她報名參加中學教授物理和數學的文憑課程(VIA部分),她是6名學生中唯一的女性,也是進入該課程的第5位女性,這一年,米列娃21歲。

米列娃很快就與小組中其他5名成員混熟了,其中有一個17歲的男孩兒,長著一頭濃密的深色頭發,微蓬亂,棕褐色的眼睛非常明亮。米列娃不由自主將目光挪到他那飽滿的雙頰和圓潤的下巴上,這是個英俊的男孩兒,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很多想法都非常接近。

情天情海

蘇黎世理工大學是天才彙集地,即便米列娃向來以聰慧著稱,她的學習任務依然非常繁重。微分和積分、畫法和射影幾何、力學、理論物理、應用物理、實驗物理和天文學,這就是米列娃的課程表,愛因斯坦的也差不多。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被米列娃的數學天賦吸引,經常私下裏找她討論學術問題,一來二去,兩人成了親密的朋友。米列娃算不得美人,她眼窩深陷,與其他五官相比,鼻子有些太大,而且有一個致命缺陷——左腳微跛。但愛情並不僅僅發生在俊男美女之間,心靈的共振比其他外在條件更加重要,愛因斯坦忽然發現自己愛上了這個做事有條不紊,思維缜密的女孩兒。

米列娃與愛因斯坦

無論最終結果到底有多麽不堪,曾經,他們是相愛過的。

1899年8月,愛因斯坦給米列娃寫信:“你不在我身邊,今天,情況並沒有好轉。我發現我們一起做的工作非常好,有治愈作用,而且也更容易。”

10月他再次表達思念之情:“這裏的氣候根本不適合我,當我想念工作時,我發現自己充滿了陰暗的想法——換句話說,我想念有你在身邊善待我。”米列娃·馬裏奇

米列娃·馬裏奇

那是年輕的米列娃最開心的一段時間,因爲一個重大打擊很快就擊潰了天之驕女的信心。

1900 年學位課程結束時,米列娃·馬裏奇在應用物理學中獲得了 5 分,這是可能獲得的最高分。而愛因斯坦只獲得了1分。但在面試的時候,明科夫斯基教授在滿分12分中給了四名男學生11分,米列娃只得到了5分。

愛因斯坦獲得了學位,其他人都沒能畢業。

米列娃與愛因斯坦

另一重打擊接踵而來,愛因斯坦的家人強烈反對他們的關系,他的母親寫信羞辱米列娃:“等你30歲的時候,她就已經是個老太婆了!”

而愛因斯坦的父親說法相對“婉轉”:“她既不是德國人,也不是猶太人,還跛足……我覺得她無法進入一個受人尊敬的家庭。”

愛因斯坦甚至將父親的這一番言論告知了米列娃。

失去位置

不談他們遇到的那些問題,1901 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米列娃·馬裏奇正在進行一項研究項目。

愛因斯坦在給米列娃的信中寫道:“當我們兩人共同努力,使我們在相對運動方面的工作取得勝利時,我將感到多麽高興和自豪!”

米列娃、愛因斯坦和他們的孩子

但,一次意外使米列娃失去了研究夥伴的身份,因爲她懷孕了。

即便如此,愛因斯坦的家族依然拒絕接納這個姑娘,他們以愛因斯坦沒有工作無法支撐起一個家庭爲由,希望他先立業再成家。

懷孕三月,米列娃再次參加畢業考試,依然倒在面試這關。她大失所望,她回到了父母在塞爾維亞諾維薩德的住處安胎。

米列娃、愛因斯坦與長子漢斯

1902年,米列娃在諾維薩德生下一個女孩兒,孩子被取名莉賽爾,1歲時染上猩紅熱並很快夭折了。

或許是因爲愛,也可能是因爲愧疚,愛因斯坦于 1903年在瑞士專利局找到了一份工作,並于次年與米列娃結婚。

1904年,米列娃生下了長子漢斯·阿爾伯特。

米列娃的兩個兒子

1905年,愛因斯坦相繼發表了五篇學術論文震驚科學界,故而後人將這一年稱爲愛因斯坦奇迹年。

米列娃到底在背後做了些什麽,直到今天都沒有定論。根據流傳下來的信件中表明,米列娃除了生孩子、操持家務外,還幫助丈夫驗證數據、整理論文。

當愛因斯坦成名後,米列娃爲丈夫驕傲:“我所作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的丈夫一舉成名,我們還有了一個可愛健康的孩子漢斯。”

然而,隨著愛因斯坦的名氣越來越大,米列娃感到危機臨近。她向一位朋友吐露:“我只希望名聲不會對他的人性産生有害影響。”

米列娃與兩個兒子

1909 年,愛因斯坦在蘇黎世大學獲得了副教授職位,曾經的初戀安娜女士聯系到他,兩人之間發生了些許暧昧。

他們倆來往的書信被米列娃看到,憤怒之下,米列娃把這事兒捅到了安娜的丈夫處。朦胧感情被掐斷,卻也讓夫妻之情降到冰點。

爲了挽回感情,1910年,兩人又生下第二個兒子愛德華·阿爾伯特。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米列娃産後虛弱,躺在床上幾周都無法起身。醫生勸愛因斯坦請一位女傭操持家務,這似乎牽動了愛因斯坦心底的不快。

1911年,愛因斯坦接受查爾斯大學抛出的橄榄枝,舉家搬到布拉格。他地位越來越高,認識的志同道合者也越來越多。每天忙著上課、演講與朋友探討物理,曾經相濡以沫的妻子,陷在無休止的家務中後,再也無法跟上他的步伐。

米列娃給朋友的信中寫道:“雖然名聲大噪,他卻很少有時間陪伴妻子。”

艾爾莎·愛因斯坦

艾爾莎,愛因斯坦的表姐,他們的母親是親姐妹,所以兩人少年時曾經常玩耍在一起。

米列娃與長子漢斯

後來艾爾莎與柏林紡織品商人結婚,生下三個孩子後感情破裂離婚,重新搬回柏林的父母身邊。1912年,愛因斯坦回到柏林探親,與闊別多年的表姐艾爾莎重逢。

在妻子身上失去激情的愛因斯坦很快就愛上了表姐,他們有相似的背景,打小的情分,說起舊事時,兩人相視一笑,仿佛找回了青春。愛因斯坦將妻子抛在腦後,回到布拉格後,也與艾爾莎頻繁通信。大抵是安娜之事爲前車之鑒,愛因斯塔只將自己辦公室的地址告訴了艾爾莎,兩人纏纏綿綿寫了半年信,男人的整顆心都倒向了表姐一邊。

愛因斯坦與艾爾莎

愛因斯坦在給洛文塔爾的信中稱米列娃·馬裏奇是:“一個不友好、缺乏幽默感的生物”。 他還承認:“我把妻子當作一個不能解雇的員工。我有自己的臥室,避免和她單獨相處。”

1913 年 7 月,馬克斯·普朗克和瓦爾特·能斯特邀請愛因斯坦來柏林,愛因斯坦欣然同意,但這個決定令米列娃感到痛苦。

愛因斯坦的父母從來都不喜歡米列娃,所以她每次去柏林都會感到不開心。但愛因斯坦沉浸在將與艾爾莎幽會的喜悅中,將妻子的不安視爲無物。

果然,愛因斯坦與艾爾莎一見面就天雷勾地火,私情完全公開。愛因斯坦向米列娃提出分居,米列娃卻怎麽也不肯同意。她真的不明白,爲什麽曾經的海誓山盟轉眼成空,她爲他放棄了物理,變成了一個整天操心三餐和冷暖的家庭婦女,最終卻換來這等結局。

男人心不在你身上了,他就會變得特別冷酷。

米列娃和兩個兒子

1914年,愛因斯坦起草了一份清單,作爲繼續婚姻關系的條件:

米列娃·馬裏奇將確保:

1.按時洗滌衣服,並且保存好;

2.在我需要的時候奉上三餐;

3.保持我的臥室和書房整潔,特別是我的桌子,僅供我本人使用。

同時,他還需要米列娃放棄與他的私人關系,大致內容爲:

1.不要期待我同你一起待在家中;

2.不要期待我陪同你出門或旅行;

3.不會期望我與你有任何親密行爲,也不可以以任何方式責備我。

如果你覺得以上條款已經足夠冷酷,那麽還有以下三條在考驗你的三觀:

1.如果我要求,請立刻停止跟我說話;

2.如果我要求,請立刻離開我的臥室或書房;

3.保證不能在孩子面前貶低我,無論是通過言語還是行爲。

米列娃的兩個兒子

放到當今社會,沒有幾個妻子能夠忍受這種苛刻條件,但在20世紀初,離婚本身就是一件可怕的事兒,更不要說米列娃對曾經的愛人還有期待。

“好吧,我同意以上條款,爲了我們的孩子。”米列娃如是回答。

與痛苦的婚姻訣別

這樣的日子,米列娃又過了5年,當她意識到她所作的一切都是個笑話之後,米列娃陷入深深的抑郁中去。

她因爲抑郁症和心髒病住進了醫院,但愛因斯坦依舊沒有出現。

愛因斯坦與艾爾莎‍

出院後,米列娃同意離婚,並且帶著孩子返回蘇黎世。但愛因斯坦必須支付撫養費,離婚協議上也寫明:如果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金,這筆錢必須交給她們母子。

爲了盡快離婚,愛因斯坦爽快地答應了米列娃的條件。

收到這筆錢後,米列娃買了兩棟小公寓,靠租金養活孩子。愛因斯坦基本上遵守了承諾,除去二戰那些,他都給妻子支付了贍養費 。

米列娃·馬裏奇

1925年,愛因斯坦寫了一份遺囑,裏面將他獲得的諾貝爾獎金歸于兒子們的遺産。米列娃強烈反對,她說這筆錢是給她的,如果愛因斯坦不肯承認,她將會透露自己對狹義相對論的貢獻。

愛因斯坦回複了一封可怕的信件,裏面寫道:“當你開始用你的回憶來威脅我時,我笑了。您是否曾經考慮過,即使只是一秒鍾,如果您談論的人沒有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就沒有人會關注您的言論。當一個人完全微不足道的時候,除了保持謙虛和沉默之外,對這個人無話可說。這就是我建議你做的。”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擺脫愛情之後,米列娃看到了前夫真正的嘴臉,但已經來不及了,他說的對,無名之輩不配發聲。

糟糕的命運繼續纏著米列娃,1930年,她聰明的小兒子愛德華精神崩潰,被診斷出患有精神分裂症。護理費用令米列娃不堪重負,她不得不將房子賣掉籌集資金來照顧兒子。

1929年的艾爾莎·愛因斯坦

之後的生活苦不堪言,愛因斯坦在納粹的迫害下帶著第二任妻子艾爾莎逃到了美國,米列娃拿不到贍養費,只能拆東牆補西牆苦苦支撐。長子漢斯聽從父親的建議,1938年從瑞士移民到了美國,只留下米列娃堅持照顧小兒子。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中,她一直陪伴在愛德華身邊,直到 1948 年 8 月 4 日,嚴重的中風擊倒了米列娃,她在蘇黎世去世,享年72歲。

米列娃·馬裏奇的紀念郵票

愛德華被送入精神病院,1965年去世。他的父親愛因斯坦得知小兒子獨自生活在精神病院時感慨:“如果我知道的話,他就永遠不會來到這個世界上。”

米列娃到底在狹義相對論中有多少貢獻,人們的觀點不一而足。她的長子漢斯曾經說:“我看到他們晚上在一張桌子上一起工作。”這表明她確實付出了不少,但具體做了些什麽呢?現在並沒有證據說明。

2005 年,米列娃·馬裏奇在蘇黎世獲得了ETH和Gesellschaft zu Fraumünster 的表彰。爲了紀念她的貢獻,一塊紀念牌伫立在她蘇黎世的故居門前,這是在承認她的付出嗎?

米列娃在諾維薩德大學校園的半身像

可悲的是,愛因斯坦與米列娃因爲愛情和理想結合,他們曾是共同“奮鬥”的“戰友”。但當女人因爲家務瑣事和生子育兒之事隱居幕後,男人功成名就時,愛因斯坦卻將米列娃抛棄了。

悲哀嗎?世事真的無兩全法嗎?就連聞名世界的居裏夫人也同樣面對此等困境。獲得諾貝爾獎時,人們認爲她是丈夫的助手,是他的缪斯;第二次獲獎時,她因爲與同事的婚外情被嘲諷、誹謗。居裏夫人花費了許多年才成爲教科書中的偉大科學家,而米列娃卻因爲沒有堅持科研,只能留下:愛因斯坦被遺忘的妻子之名。

關于米列娃的報道

艾爾莎也沒有得到幸福生活,她與愛因斯坦結婚5年後,男人故態重萌,與秘書貝蒂打得火熱。但艾爾莎並沒有米列娃那樣激烈的個性,她對愛因斯坦開放的生活作風非常包容,聽之任之。

艾爾莎只活到1936年,她因爲心髒病和腎病在美國去世,年僅60歲。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