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曆史將重現,美國像敗退越南一樣敗退以色列

六尺驿站 2024-04-30 12:10:36

50 年前,學生們的抗議浪潮最終讓美國陷入了深深的困境,讓美國丟掉了企圖殖民越南的美夢。而如今,曆史似乎在重演,讓美國丟掉在中東以色列這個鐵杆一樣的盟友。目前,一場針對以色列的大學生反浪潮正在席卷美國。

當年,美軍在越南投入的兵力最多時可達50多萬人。美國人向越南人作出的承諾也在不斷變化。1969年尼克松推出了將越南戰爭“越南化”的策略,1973年初,在越南人民軍不斷勝利向南推進的壓力下,美國方面被迫簽訂“巴黎和平協約”,並很快將絕大部分兵力撤出了越南。

現在,雖然美國沒有直接派兵支援以色列,卻是在源源不斷的向以色列輸送武器彈藥。自本輪巴以沖突以來,美國大學校園裏對以色列的抗議示威從未停歇。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示威活動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紐約警察的粗暴鎮壓反而激起了更大的反抗。全美數十所高校相繼爆發大規模示威,一場全國性的運動正在悄然興起。

這一情況讓一些民主黨人憂心忡忡,他們擔心憤怒的學生會在即將到來的全國代表大會上沖擊會場,重現 1968 年“越戰”時期的場景。而對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來說,這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一旦拜登政府無法承受壓力,以色列可能會失去這位堅定盟友的支持,甚至面臨更多武裝組織的攻擊。

在這場紛爭中,共和黨人將這些抗議的學生視爲“叛國者”,而民主黨人雖然對學生的行爲表示理解,但也感到無奈。事實上,這些學生大多思想偏左,傾向于支持民主黨。然而,學生們的示威活動雖然出于正義和人性的立場,卻對美國的國家利益造成了巨大沖擊。

50 年前,正是類似的原因讓美國失去了越南,50 年後的今天,這股左翼思潮似乎又在推動美國失去以色列。以色列作爲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就像一顆釘子,對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至關重要。如果失去以色列,美國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和不確定性。

美國政客們清楚地知道不能放棄對以色列的支持,但面對日益壯大的示威規模,他們也感到束手無策。如果當年是川普和共和黨獲勝,或許他們會采取更嚴厲的手段來制止這場運動。但現實情況是,這場運動正在不斷發酵,美國的年輕一代似乎更傾向于“全球主義”的價值理念,這無疑爲美國的未來埋下了隱患。

這一事件反映出美國年輕一代與傳統價值之間的沖突,隨著“全球主義”思潮的蔓延,美國可能會出現更多的;離經叛道者,這將對美國的傳統價值造成持續沖擊。拜登在支持以色列的問題上陷入了兩難境地,這無疑是他的作繭自縛。

未來的美國將走向何方,我們拭目以待。但無論如何,這場學生運動所帶來的影響都值得我們深思,國家利益與正義、理想之間的平衡該如何把握,這是一個擺在所有人面前的嚴峻問題。

0 阅读:57

六尺驿站

簡介: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鑒今,興軍方可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