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又漏氣了!能不能撐到2030年?外媒:得看俄羅斯心情!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2024-03-06 12:42:26

據外媒SpaceNews報道,國際空間站再次發生漏氣事件,目前NASA正和俄羅斯配合調查此事,NASA稱漏氣不會影響宇航員的生命安全,但媒體界人士表示,一再發生的漏氣事件嚴重打擊了國際空間站商業運行的信心,NASA曾于此前宣布國際空間站將會運營到2030年,但目前來看有些懸,而西方媒體界則承認,這要看俄羅斯的心情!

每天0.9千克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速度正在加快

國際空間站載人任務的SpaceX Crew-8任務因爲惡劣天氣推遲到了3月2日發射,在卡納維拉爾角的39A發射台,預計將四名宇航員送往空間站。在2月28日的發射簡報上,NASA的國際空間站項目經理喬爾·蒙塔爾巴諾 (Joel Montalbano) 表示,空間站近期漏氣問題有點嚴重,在最近一周以來漏氣量有所增加,目前國際空間站正在與俄羅斯討論處理此事,因爲漏氣的艙段來自于俄羅斯的Zvezda(星辰號)服務艙。

每天0.9千克:還在繼續增加

蒙塔爾巴諾表示,目前國際空間站漏氣速度已經達到了0.9千克/天,是之前在Zvezda艙段檢測到速度的兩倍,蒙塔爾巴諾同時表示這個漏氣暫時不會影響國際空間站的運營!空間站總共內部空間大約有1200立方米,假設全部充滿一個大氣壓的空氣,那麽總重大約爲爲1551.6千克,要是按這個速度,假設一人體承受極限低氣壓對比,大概能漏622.8天,一年半多點,看起來確實不用太過擔心,漏個一天兩天確實沒啥事。

不過在國際空間站內空氣也是相當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少量泄露還是可以補充的,比如通過國際空間站儲備氣瓶,氧氣則可以通過水的電解,在比較少的泄漏後保持足夠的氣壓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在國際空間站上的每一千克都是火箭送上去的,要是按每千克1萬美元成本計,這一天就要漏掉9000美元,成本確實有點高。

究竟是什麽原因?能堵上嗎?

據NASA在簡報中提到的漏氣點,應該在與進步號貨運空間站對接的PrK艙段上,如下圖位置:

這個模塊是進步號貨運飛船與星辰號服務艙之間對接的過渡段,2月14日,俄羅斯87號進步號貨運飛船發射,並于2月17日淩晨對接于國際空間站,爲國際空間站送去了3噸物資,在Prk過渡段對接打開後,國際空間站就檢測到了漏氣。

一周前NASA檢測到漏氣速度增至0.45千克/天,到了目前這個速度已經增加到了0.9千克/天,這個PrK過渡段的漏氣問題已經不止一天兩天了,最早發現是在2019年,此後俄羅斯航天局和NASA曾組織工程師對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包括使用Kapton膠帶嘗試堵塞泄漏,並且還安裝壓力表來測量模塊上可能導致裂縫的應力,但效果並不好,這次泄露速度越來越快,國際空間站的運營團隊感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不過這個Prk過渡段的漏氣問題也不是不能解決,不用即可,在進步號貨運飛船靠泊國際空間站階段,只有大約一周左右的時間需要使用該過渡段保持開啓,貨物轉運完成後即可封閉,等到需要的時候再開啓,只是近期漏氣速度越來越快,這表示由于氣壓的影響,裂縫可能正在加大,未來如何發展可能無法預料。

國際空間站又雙叒叕的漏氣:嚴重影響商業運營的信心

國際空間站漏氣已經不是新聞了,國際空間站進入生命周期的後期,漏氣問題越來越嚴重,其中還有一次人爲造成的漏氣,盡管那次漏氣並不影響空間站的結構,但卻讓一方淨土的國際空間站內充滿了陰險狡詐的氣息,這才是最最可怕的!

美國宇航員挖洞致漏氣:居然是要提早回地球了

2018年8月30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國際空間站在8月29日晚間發生空氣泄漏,空間站內所有的宇航員都被動員起來查找漏氣點,最後確認俄羅斯不久前對接的聯盟MS-09飛船的軌道艙爲漏氣點,原因是其上面有一個大約2毫米直徑的貫穿孔直通太空。

這個孔明顯就是人爲鑽出來的,這點確鑿無疑,但是制造時遺留還是在軌時鑽出來則稱爲討論的熱點,最後俄羅斯科學家根據碎屑散布的程度以及鑽孔時留下的痕迹推斷這是在失重條件下人爲鑽出的。

最後俄羅斯方宣布該事件已經調查清楚,但一直沒有公開到底是哪位宇航員鑽出來的,不過俄羅斯媒體已經奉旨泄密稱是美國宇航員塞麗娜·奧農-錢賽勒 (Serena Auñón-Chancellor)所爲,她的目的可能是爲了盡快返回地球,她可能在軌期間患上了腦部深靜脈血栓,這個症狀可以簡單理解爲輕微腦血栓,行動能力不太受影響,不過可能會讓人情緒不穩、急躁與沒有耐心,從而導致作出不理智的行爲(這個案件NASA沒有承認,俄羅斯最後也不了了之)。

這個孔最後被俄羅斯宇航員用環氧樹脂堵上了,並且由于是軌道艙,在國際空間站上時並無多大用處,返回時也將被丟棄,所以這次並沒造成嚴重後果!但真正的後果是看不到的,因爲美俄宇航員之間的信任沒有了,在國際空間站這個狹小的空間內,對隊友無條件信任是最基本的節操,現在互相懷疑互相猜忌,最終只會讓這個團隊在未來的工作遭遇難以想象的困難。

這次漏氣盡管很嚴重,但經濟損失卻幾乎沒有,當然除了調查的人力物力,然而此後有兩次著名的漏氣卻至少造成上億美元的損失。

俄羅斯飛船兩次冷卻劑泄露事件:損失太慘了

2022年12月15日,對接在國際空間站Rassvet艙段上的聯盟MS-22飛船的推進艙發生了冷卻劑減壓事件,3個大氣壓下的44千克冷卻劑在3個小時了漏了個精光,在動用了加拿大的機械臂調查以及高清攝像機拍攝的分析後,確認是一個0.8毫米的小孔導致。

MS-22飛船有返回艙、軌道艙與推進艙,推進艙的冷卻劑是維持返回艙的人員環境溫度以及電子設備的溫度,泄漏後盡管從理論上來說可以讓宇航員返回地球,但可能會導致中暑事件,電子設備也可能會因爲高溫導致故障,因此爲了謹慎起見,俄羅斯發射了MS-23空飛船將原本應該乘坐MS-22飛船返回的宇航員接回地球,這次損失至少也得上億美元。

但非常詭異的是類似的泄露事件在2023年2月11日再次出現,這次問題是出在對接在國際空間站的MS-21進步號貨運飛船,也是推進艙出現問題,不過這次因爲是貨運飛船,最終並沒有影響太多,但兩次事故搞得俄羅斯一點脾氣都沒有了,據俄方調查,兩次泄漏問題可能是微隕石撞擊所致,但問題是連續兩次,還都是俄羅斯飛船,而且還不是國際空間站主體,只會讓俄羅斯損失慘重,並且還是在俄烏戰爭時期,這真讓懷疑。

除了人爲與意外漏氣事件:老舊或許更可怕

國際空間站的漏氣事件遠不止這幾次,更多的是因爲老舊以及長期的應力導致的裂縫産生的漏氣事件,比如2020年9月29日在星辰號發現的漏氣事件,宇航員最後利用卡普頓膠帶(Kapton tape)修補了這個裂縫,因爲星辰號發射時間在2000年,差不多是20年前的艙段,並且動力艙也在此處,變軌以及升高軌道時該艙受到的應力應該是最大的,幾乎每周國際空間站都會調高軌道,20年下來已經接受了上千次洗禮,不出問題才怪呢!

星辰號艙段、曙光號艙段以及後來的科學艙都是俄羅斯的艙段,也是最早發射的艙段,擁有獨立的電力與動力系統,也是作爲國際空間站的動力艙存在,其系統與國際空間站後來發射的美國以及日本和歐空局等艙段時獨立的,美國艙段上的電力系統與俄羅斯艙段的隔離的,俄羅斯艙段可以獨立運行,但國際空間站離了俄羅斯艙段就不行。

俄烏戰爭早期俄羅斯航天局就威脅要退出國際空間站,不過最後卻不了了之,原因很簡單,俄羅斯短期內無法獨立制造一個空間站,而且獨立運營成本很高,目前可以蹭蹭美國的資金維持國際空間站運行,以維持利益最大化。

當然這並不是說只有唯一選擇,而是一個最佳選擇,隨著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掌握主動權,形勢一片大好之際,俄羅斯的條件已經比俄烏戰爭初期要好得多,所以現在的美國得看俄羅斯臉色,美國就怕俄羅斯突然反悔,因爲此前俄羅斯已經答應至少運營到2028年!並且NASA有意在運行後期將國際空間站完全商業化,要是俄羅斯反悔了,這商業化計劃不得泡湯了?

往日對中國愛搭不理,今日中國讓你高攀不起

在近地軌道上除了國際空間站外還有一個天宮空間站,這是中國在2021年開建的,目前已經建設完成並進入常態化運營,與國際空間站相比,在實驗艙布局、結構設計以及設備的先進程度要比國際空間站更優秀,並且天宮還有二期,規模大概能到國際空間站的50%左右,能完成的試驗則超過了國際空間站。

然而可笑的是中國一直被拒絕進入國際空間站,1998年的考克斯報告將中國航天攔在了國際航天商業發射外,2011年的沃爾夫條款則讓中美科學交流完全停滯,美國試圖用這種方式扼殺中國航天,然而中國的載人航天計劃、嫦娥探月計劃、天問探火計劃、天宮空間站等完全沒受影響,並且還從月面帶回了樣品,近期還將實施月球背面采樣,未來還打算火星采樣返回以及載人登陸月球。

比較有意思的是美國的阿爾忒彌斯計劃與火星采樣返回計劃與中國的兩個計劃內容基本是重疊的,所以國際航天界有意無意的會將中美兩國放在一起對比,而從美國實施這兩個計劃的進度來看,被中國超越是非常有可能的,一個將中國拒絕在國際空間站外,一個有著悠久深空探測史的美國,居然要被中國這個後起之秀給超越了,估計這就是對美國封鎖最好的回答了

4 阅读:851
评论列表
  • 2024-03-06 14:19

    在地上天天和丈夫鑽孔,天上可沒這條件

  • 2024-03-07 03:50

    誰來施舍點錢,多少都不嫌棄

  • 2024-03-06 19:07

    漏氣而已,又不是沒氣了

  • 2024-03-06 14:45

    在地上天天和丈夫鑽孔,天上可沒這條件

  • 2024-03-06 15:44

    美國宇航員爲了早回地面,特地用工具打了幾個孔。

  • 2024-03-06 22:01

    早 5 年西方可能會怕,現在不存在了,馬斯克的公司火箭發射次數已是其他國家總和的數倍,能力是數十倍!

  • 2024-03-07 10:11

    馬斯克冷笑:只要美帝政府肯掏錢,一天就可以再建一個空間站。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簡介:種花家的征途在于星辰大海,偶將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