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結束訪華,不到24小時,美國對6家中企動手,拜登唱起紅臉

交鋒新視野 2024-04-12 09:57:08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剛結束訪華之行,美國就對6家中企動手。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美國總統拜登卻唱起了紅臉。

一、6家中企慘遭美國毒手

據外媒報道,美國商務部近日宣布,將11個外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清單。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6個是中國企業。

而且,美國商務部給出的制裁原因也相當荒唐。

有4家中國企業,被指控采購美國貨品以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

其余2家中企的“罪名”,分別是向俄軍提供無人機,以及爲一家伊朗飛機公司采購航天元件,其中也包括無人機。

(美國商務部制裁6家中企)

要知道,美國商務部宣布這一消息時,距耶倫結束對中國的訪問,還不到24小時。

美國前腳派官員訪華,展現與中國溝通的意願,後腳就對中企揮舞制裁大棒。

簡直是翻臉比翻書還快。

當然了,美國會這麽做,並不奇怪。

畢竟,美國還沒有放棄遏制中國的妄想。

不過,總統拜登似乎唱起了紅臉。

近日,拜登公開表示,美國將和中國一起,繼續努力改善溝通渠道。

一邊制裁中企,一邊還要和中國改善關系,拜登政府的對華態度還真是反複無常。

二、美國的對華態度爲何反複無常?

而這無疑折射出了美國在處理中美關系時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拜登政府很明白,美國不能和中國鬧僵。

畢竟,在很多方面,美國需要與中國合作,且美國能從中受益。

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債。

要知道,美債規模已突破34萬億美元,且仍在繼續擴大中。隨之而來的,正是美債暴雷風險的與日俱增。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自然需要中國出手穩定美債大局。

(美債方面,美國需要中國幫忙)

另一方面,拜登政府不願意放棄遏制中國的妄想。

當然了,這也不難理解。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美國嘗到了霸權帶給它的各種甜頭。

而中國的快速崛起,讓美國有了危機感。美國非常擔心,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的中國,會沖擊它苦心經營的霸權。

正因如此,當美國意識到單槍匹馬難以撼動中國發展大局後,就開始組團遏制中國。

美國不僅大力推動所謂的“北約亞太化”,還加緊拉攏亞太國家,打造遏華“小圈子”。

美國舉辦美日菲三國領導人會議,力圖加強美日菲軍事合作,不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嗎?

而且,我們不要忘了,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

在執政表現和身體狀況備受選民質疑的情況下,拜登勢必會將更多注意力放在打“中國牌”上,以便展現自己的對外強硬形象,進而騙取更多選票。

顯然,拜登政府很貪心,既要與華合作的甜頭,又要遏華所帶來的政治利益。

不過,他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美國既要又要,中國當然不會答應。

三、美國既要又要,中國不會答應

就拿耶倫這次訪華來說吧。

訪華期間,耶倫不只一次地強調,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脫鈎”。

畢竟,中美兩國經濟聯系非常密切,一旦“脫鈎”,勢必會帶來災難性後果。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

對于這樣的正確言論,中國自然是相當歡迎的。

然而,在強調反對中美“脫鈎”的同時,耶倫又做出一個錯誤舉動,那就是反複炒作所謂的“中國産能過剩”,妄稱“中國産能過剩”對其他國家構成了威脅。

其實,美國的指責根本沒有任何依據。

按照經濟學的定義,産能過剩指的是,實際生産能力超過了市場的需求。

然而,美國根本拿不出切實的證據來證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等産品存在過剩的情況。

而且,耶倫是一個經濟學家,她應該很清楚,在市場經濟中,供需平衡往往是相對的,不平衡才是市場常態。任何一個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都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

此外,從全球範圍來看,優質産能不是過剩,而是嚴重不足。

其實,耶倫之所以會說出如此不專業的話,主要是因爲她的身份是美國官員。在很多時候,她不能不爲美國政府的利益而服務。

而美國大肆炒作“中國産能過剩”,無非是想遏制中國新能源汽車、光伏産品、锂電池等行業的發展,給美國多留點時間。

(中國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發展迅速)

這種無理要求,中國當然不會答應。

我外交部明確表示,耶倫多次炒作中國一些行業的“産能過剩”問題,無疑是將産能等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而這違背了客觀的經濟規律,既不利于本國産業,也不利于世界經濟穩定發展。

顯然,中國已經用行動說明,我們絕不會給美國留下任何占便宜的機會。美國一邊保持對華強硬態度,一邊想促成更多合作的圖謀,注定不會成功。

最後,奉勸拜登政府一句,如果他們真的想改善中美關系、加強雙邊合作,就得拿出誠意來。說一套做一套、在對華態度上反複橫跳,不僅達不到占中國便宜的目的,反而會讓中美關系走向不利的一面。而這自然不是美方想要看到的。

利害關系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現在就看美國如何選擇了。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