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大結局:李雲龍下線,丁偉黯然歸隱,唯孔捷堅持到底

掠影後有感 2024-05-12 20:47:29

電視劇《亮劍》中,“晉西北鐵三角”指的是李雲龍,孔捷,丁偉三位團長。

但在原著中,根本就沒有“鐵三角”的說法:丁偉雖然是李雲龍的老相識,但丁偉不在晉西北,而是在東北那邊指揮戰鬥。

不過到授銜時,他們因爲都被評爲“少將”,還鬧過不小的情緒。

首先抱怨的是丁偉,這也難怪,書中記載:丁偉早在打錦州時就是縱隊司令了,與他同時提縱隊司令的王大牙都是中將。

有了丁偉挑頭,李雲龍和孔捷自然也不服氣了。

李雲龍雖然不像丁偉當過縱隊司令,但他的資曆高啊。早年丁偉剛入伍時,李雲龍就是連長。到長征時,李雲龍已經當團長了。

孔捷與李雲龍是同時期參軍的,兩人曾因收編黑雲寨土匪的事情發生過沖突,孔捷還被李雲龍綁了,不過這並沒有影響他們的關系。

抗戰結束後,孔捷率部隊出關,參加了幾乎所有的重大戰役,從松花江一直打到了海南島。

這樣的資曆,那也是軍中少有的。

院長鑒定三人爲“逃兵”

由于李雲龍,孔捷,丁偉三人不滿“少將”軍銜,所以在授銜後,並不願意穿帶有少將軍銜的新軍裝,還穿著老式軍裝。

如此特立獨行的三人,站在一群將星閃耀的將軍隊伍裏,顯得格外土氣。

院長得知後,直接命令三人:按條例穿著新軍裝跑步去見他。

別看三人平日裏誰都不服,但在院長面前,他們完全沒有了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驕橫勁。

院長給他們三人各出具了一份鑒定書,上面的結論統一是:逃兵。

三人看了鑒定書,簡直比罵他們祖宗八代都難受。這樣的鑒定,對他們這種長期在一線的戰將來說,就是奇恥大辱。

李雲龍率先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老師長,難道你不了解我嗎?20多年來,我啥時候當過逃兵?

丁偉最爲激動:幾下就將鑒定書撕得粉碎,眼睜睜地看著院長,就好像能噴出火來。

孔捷憋屈得眼淚都掉了下來:師長,你如果硬要把這放進我的檔案,我就照自己腦袋開一槍!

院長評三人的軍事實力

當然,院長並不是真正地要給三人定爲“逃兵”,只是想挫挫他們的傲氣。

就軍事實力而言,院長認爲丁偉是不錯的。在東北時,指揮過一個縱隊。縱觀整個東北野戰軍,丁偉的縱隊是戰鬥力最強的。

但丁偉的強,如果碰上張靈甫的74師,一對一單挑,打勝仗的幾率不大。

還有李雲龍和孔捷兩人,院長點評:你們都在戰場上和老蔣的五大主力交過手,對方將領的軍事素養和指揮能力,都不比你們差。

我們的勝利主要勝在政治因素,軍事因素只是偶然,身爲將軍一定要有這樣清醒的認識。

聽了院長的一席話,三人猶如被雷擊了,腦門都被刺激出了汗。

緊跟著,院長再繼續火上澆油:李雲龍,你覺得你很牛,給你一個機械化兵團,能指揮嗎?蘇T-34和美M-4型坦克的參數,優缺點你知道嗎?坦克師從進攻到防守如何轉換你懂嗎?

李雲龍聽了十分汗顔,立即表決心:別人能學好,我也能學好。

驕橫的丁偉和跟風的孔捷也相繼低下了頭,決定努力學習。

三人的學習成果

軍事學院即將畢業時,李雲龍的畢業論文是《論冷戰時期的特種作戰》。

這個題目對李雲龍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當年日軍的山本特工隊讓李雲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無力感。

李雲龍認爲我軍應重視並迅速組建特種作戰部隊,這在當前兩岸對峙的局勢下,是具有實際意義的。

李雲龍的這個論文跟他一貫的作戰風格一樣,都是劍走偏鋒。

將軍學員們一般思考的都是大格局方向,最次也是兵團作戰,而李雲龍的特種作戰具體到了極小的單位,屬于戰術中的戰術問題。

與李雲龍相反,丁偉的論文就相當具有戰略意義,其論點一抛出,整個禮堂就好像發生了八級地震一般。

世界大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丁偉認爲我軍未來的防禦重點不在東南,西南,也不在中印邊境,而是在西北,北部,東北。

雖然丁偉一再指出:他講的是純軍事問題,與政治無關,但所有的人都聽得腦瓜子嗡嗡的。

最終院長一錘定音,將丁偉論文指出的防禦對象設定爲假想敵,這才讓丁偉逃過一劫。

三人畢業後各奔東西

至于孔捷的畢業論文:電視劇中講的是有關對付老美的戰役問題,原著中沒有提及,估計創新性一般,就一筆跳過了。

畢業後,李雲龍回到老部隊繼任軍長,孔捷也回到東北邊境線上某野戰軍任軍長。

唯有丁偉,沒有達成所願回去,而是到北方一個大軍區當參謀長去了。

在臨分手的酒桌上,大家都喝得昏天黑地。

丁偉也許是預見到了自己未來的遭遇,對著大家夥說:如果有一天我丁偉要上門討飯,兄弟們一定要給口飯吃呀!

李雲龍聽了心情很不好,對丁偉說:老丁,將來有一天,你的窩棚塌了,記住來找我。

孔捷握住丁偉的手,說了一句:我家的門一直開著……

丁偉最後抓起酒瓶一飲而盡,仰天長笑:這不打仗了,要我丁偉有什麽用?二畝薄田,一間草房足矣!

估計令丁偉自己都沒有想到,這時許下的願望,竟然一語成地,他不愧是《亮劍》第一預言家。

李雲龍將論文變成現實

回到老部隊的李雲龍,立即讓段鵬與秘書鄭波在全軍挑選特戰隊員。結果全軍只有30多個合格,繼而又將範圍擴大到了全國的大軍區,省軍區挑選。

最後用了近半年的時間,終于拉起了一支特戰分隊,建制爲正團級。

段鵬是首任隊長,林漢爲政委。

因爲特戰分隊的總人數剛好108人,段鵬就給分隊取了個代號“梁山”,這樣一來,每個隊員的代號也就有了。段鵬是“及時雨”,林漢就是“玉麒麟”……

這些萬裏挑一的特戰隊員們,經過一段時間的高強度訓練,在一個沒有星光的夜晚,首次“出山”了。

由于特戰隊員的順利滲透,爲我方炮兵提供了敵人的准確定位,前期將敵人打得丟盔棄甲,甚至還順帶消滅了好幾個敵方將軍。

而且特戰隊員彈無虛發,200發子彈,就能消滅200個敵人,令島上的8萬守軍,一時軍心渙散,人心惶惶。

但隨著楚雲飛逐漸看清了這是李雲龍的手筆,特戰隊員們的麻煩就來了。

李雲龍向梁山分隊下了撤退命令,但最終卻因楚雲飛策劃的反滲透行動,我方在戰鬥結束後,一共損失了15個人。

梁山分隊立了大功,段鵬和林漢記一等功,同時也被記大過。

後來,每當李雲龍想起那15個隊員,都心痛得直哆嗦。

丁偉有才卻無用武之地

就在李雲龍的梁山分隊打得熱火朝天時,丁偉每天幹的事情就是訓練和學習,閑得不行。

對于李雲龍能有用武之地,丁偉是好生羨慕。

他不怨別人,只怨自己的命不好,好事都輪不到他頭上。

沒過多久,丁偉的命就真的不好了。按道理來說,大人物的事情跟丁偉這種軍級幹部沒有什麽關系,可偏偏丁偉就是一個直腸子。

在大軍區開會時,丁偉公開發表不同觀點,並且堅持不動搖。

還說自己的烏紗帽不大,想摘就摘去,就算把他的腦袋砍了都不服。

這次誰都救不了丁偉,當場就被扯掉軍銜,被戴上手铐,宣布逮捕,關進了監獄。

刑滿之後,傳言丁偉回大別山老家種地了,這剛好印證了他在軍事學院畢業時,對自己未來的預測。

李雲龍和孔捷都曾找過丁偉,然而泯然衆人的丁偉,就如同一粒沙放進了沙漠,怎麽找都找不到。

孔捷等到了用武之地

趙剛離去之前,將自己的四個孩子托付給了李雲龍。

李雲龍覺察到危險之後,又將趙剛的四個孩子連同自己的兩個孩子,一共六個,都托付給了孔捷。

孔捷家裏一次多了6個戰友的孩子,再加上自己的孩子,可想而知,他的壓力有多大。

其實,李雲龍是可以不死的。

孔捷在李雲龍被捕之前,就派自己的參謀悄悄趕到了李雲龍家裏,要把李雲龍全家都帶到他那裏去避風頭。

孔捷這樣做,是冒了極大風險的。但他不怕,爲了李雲龍,他可以豁出去。

李雲龍死後,盡管孔捷傷心欲絕,但他不敢再有什麽出格的舉動,因爲他身上的擔子很重,他需要將戰友們的孩子養大成人,成爲國之棟梁。

幾個月後,中蘇邊境戰爭爆發,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黑龍江邊境的一個小島上。

孔捷在這裏指揮重炮群與敵方的炮群進行了數日激戰。

總結

一次戰鬥結束後,孔捷獨自在作戰室陷入了沉思。這場戰爭讓他想起了:10多年前軍事學院丁偉的那篇畢業論文。

丁偉的戰略構想變成了現實,他的戰略預見性實在是太強了,簡直就是天縱奇才。

可惜的是李雲龍英年早逝,如果李雲龍能夠多堅持幾個月,那麽他的命運也許會不一樣。

因爲此時李雲龍的部隊,也奉命調防盜了可能爆發戰爭的地區。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當年的“晉西北鐵三角”,綜合來評定:丁偉應該排第一。

丁偉無論從曾經的職位,還是甯折不彎的俠義精神,又或是高瞻遠矚的戰略預判,都無愧爲第一。

想當年,李雲龍在得知丁偉被抓的原因之後,一口氣幹了一瓶酒,大吼道:丁偉,你是條漢子,我李雲龍不如你,我是軟骨頭。

排名第二的應該是:孔捷。

李雲龍死得悲壯,但活著的孔捷更顯英雄。

孔捷除了堅持到最後之外,他還幫著李雲龍和趙剛養育了孩子,估計他應該還幫其他戰友也養了孩子。

就憑這種擔當,這種臥薪嘗膽的大局觀,他就應該排在李雲龍之前。

這樣一來,也只能委屈李雲龍排第三了。

0 阅读:86

掠影後有感

簡介:品電影,觀影視,聊文章,找尋那一份快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