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看望32歲親弟弟,乾隆前腳剛走,弟弟便說:我現在可以死了

陶陶讀曆史 2024-05-14 07:59:05

清高宗乾隆,是清朝最有名的皇帝,也是中國空前絕後的大獨裁者,其統治時間之長,所統治人民之多,其所取得的文治武功之昌盛,很少有封建君主能和他相比。

作爲君王,乾隆時不時地會展現“仁慈”的一面,他多次減免全國的租稅,寬待臣僚,會見平民時也能做到親切和藹。然而這都不過只是其專制統治的表象而已,一旦有人威脅到他的絕對皇權,他便會立即施展雷霆之怒,別說是外人,即使是親兄弟也不行。

乾隆在雍正諸子中排行老四,他的兄長們皆早夭。因此乾隆繼位時,他的親兄弟便僅剩老五弘晝和老六弘瞻。乾隆繼位之初,他與弟弟們還能兄友弟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乾隆對于他的兄弟們變得越來越苛刻。

首先是老五弘晝,他與乾隆的年紀相差無幾,身份待遇也沒什麽分別。因此對于自己的兄長,弘晝並不懼怕。即使皇兄繼位後,弘晝依然大大咧咧、沒大沒小,以至于肆意妄爲。

弘晝打小就十分昏亂,因此雍正並不是很喜歡他。

滿清皇族的教育十分嚴格,需要熟練掌握滿、漢、蒙、藏等多種語言。在上書房上學期間,乾隆是十足的學霸,能夠流利地使用滿、漢、蒙等語言。而弘晝則不然,他每天上課都走神,是十足的學渣。

一次,雍正心血來潮,想考考皇子們的蒙古語,乾隆對答如流,而弘晝則結結巴巴,一句話也接不上。

雍正本就是個暴脾氣,他將弘晝攆到後院罰跪,不到日落不許回宮。

不多時,心疼兒子的雍正又折返回來,想看看弘晝的情況。誰知這孩子非但沒有反省,反而還嬉皮笑臉地和對面的宮女對唱起小曲兒。

這下子可真把雍正惹惱了:“不讀聖賢之書,滿腦子雞鳴狗盜,豈能爲天下之主?”

于是他命身邊宦官拿來鞭子,狠狠給了弘晝幾下。從此以後,弘曆和弘晝雖然吃穿用度基本沒什麽差別。但在繼承人方面,雍正早就給弘晝畫了一個叉。

乾隆繼位後,其實是有心培養培養自己兄弟的。清朝與前朝不同,並不排斥宗室參政。例如雍正時期,便重用十三、十六和十七阿哥。其中十三阿哥胤祥總攬軍政大權,被人戲稱爲“常務副皇帝”,十六和十七阿哥也作爲軍機大臣,輔佐雍正處理軍政大事。

因此乾隆很希望弘晝、弘瞻能像前代怡親王那樣,既做兄弟,也做助手,把愛新覺羅的江山發展壯大。然而可惜的是,這個弘晝連他十三叔的腳指頭也比不上。

一日,乾隆收到了寶泉局遞來的一個折子。打開折子後,把乾隆氣得直瞪眼。原來,寶泉局新鑄造了一批銅錢,正要拉往國庫。經過弘晝的王爺府時,弘晝帶著他的奴才、家丁沖了出來,硬要把裝載銅錢的車拉進王府。

寶泉局的官員不敢得罪這位天潢貴胄,只能任由弘晝搶走“運鈔車”,然後再向乾隆告狀。

乾隆非常納悶,自己對弘晝也不薄啊。乾隆繼位時,將雍親王府的所有財物,都賜給了他,照說根本不缺錢花。堂堂一個王爺,怎麽就公然搶銀行呢?

無奈之下,乾隆決定給予弘晝一點兒薄懲,要罰他去皇陵看守墳墓。皇太後聽說此事後,卻認爲乾隆的懲罰太過。在老太太看來,天下都是乾隆的,弟弟找兄長要點錢花怎麽了?

乾隆是個孝子,一想也覺得有理,于是對弘晝批評了兩句,罰了幾年的俸祿就不了了之了。

在母親、兄長的縱容下,弘晝變得愈發不像話。一次廷議,弘晝與乾隆的親信讷親發生了口角。弘晝二話不說,飛起一腳踹倒了讷親,對他拳打腳踢。

讷親雖是乾隆的寵臣,但對于皇帝的弟弟,卻還是不敢還手。但俗話說,打狗也要看主人,對于弟弟的任性妄爲,乾隆雖然惱怒,但也不好發作,只是罵了一句:“你在胡鬧個什麽?”

對于這些“小事”,乾隆尚能容忍。然而一旦幹犯到他的皇帝威嚴,那就不好意思了。

自武則天以來,科舉殿試常常會由皇帝親自監考。一次,弘晝奉旨監考八旗子弟的科舉考試,乾隆閑得沒事,也過來監考。

到了中午飯點,弘晝便建議兄長回宮用膳,然而乾隆卻遲遲拖著不肯走。這一下,弘晝居然急了,他滿臉怒容地對乾隆吼道

“陛下不回宮,難道是擔心我會收這些士子的錢?”

對皇帝展現怒容,簡直大逆不道。乾隆狠狠地瞪了弘晝一眼,然後說:“當然沒有,我怎麽會不相信你呢?”隨後拂袖而去。

到了第二天,弘晝才回過神來,回想起兄長殺氣騰騰的眼神,不禁脊背生汗。于是他連忙入宮,向兄長請罪。乾隆皮笑肉不笑地回答:

“我當時不說話,是因爲我不想看你因爲繼續頂撞我而被處死,你好自爲之吧!”

聽到“處死”這兩個字,讓弘晝如臨深淵,也讓弘晝對這個兄長感到十分陌生。弘晝這時才意識到,雖然他們是兄弟,雖然都姓愛新覺羅,但他們地位的差別如同天淵一般。他們首先是君臣,其次才是兄弟。

從此以後,往日做事隨性的弘晝仿佛像變了一個人,從隨性變成了荒唐。他不再關注政事,而是發展出一個奇特的愛好,給自己辦喪事。

他經常把自己的房間布置成陰森恐怖的靈堂,命令家丁把飯菜都當成給自己的供品。更有甚者,他經常命令左右隨從在他吃飯期間一直高奏哀樂,號啕大哭。然後弘晝再跳上桌子,大吃供品,絲毫不以爲忌諱。弘晝的荒唐行爲很快爲乾隆所知,乾隆無可奈何,只好再次罰了他三年的薪水。

弘晝並不是真的瘋了,但他確實被乾隆嚇出了心理疾病。

乾隆三十五年,弘晝終于得償所願。因爲這一次,他給自己辦了一場真正的葬禮:他一命嗚呼了。

在彌留之際,弘晝等到了焦急趕來的哥哥。當時弘晝已經口不能言,他不住地在自己的頭上畫了個圓。以乾隆的聰明,自然清楚弘晝想要啥——不就是個“鐵帽子王”嘛!

清朝對于宗室的管理十分嚴格,皇子不封地、不臨民,其爵位不能直接繼承,而是降等襲爵。只有少數王爺不用降等,因此被稱爲“鐵帽子王”。整個清朝,也只有12個王爺無需降等。

“鐵帽子王”,必須功勳卓著之人才能戴上。弘晝荒唐一生,寸功未立,憑啥當鐵帽子王。不過乾隆還是很給弟弟面子,他猶豫再三,摘下了自己的帽子給弘晝戴上:

“你想要我的帽子啊?那就給你戴戴吧!”

把皇帝的帽子給弘晝戴,已經是莫大的恩寵了。但也同樣表明:“鐵帽子王,沒門!”不過念及兄弟情誼,乾隆還是讓弘晝的兒子承襲了親王之爵,但不過僅此一代,之後還是得降等襲爵。

老五弘晝或許只是荒唐,那麽老六弘瞻那可就是實實在在的“老六”了。

乾隆登基之時,弘瞻僅僅只有三歲。長兄如父,于是乾隆將弟弟和自己的兒子一起養。弘瞻很聰明,長大之後可謂能文能武。因此乾隆很想將弘瞻培養起來,還幫助自己處理政務。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弘瞻的表現變得愈發放肆。他無心政務,每天只是提籠遛鳥、不務正業,除了寫幾首詩,每天最大的愛好就是利用自己王爺的身份來斂財。

照說弘瞻貴爲禦敵,理應不缺錢,但他對于孔方兄的渴望,完全刻進了骨子裏。

一次,弘瞻喜歡江南女子,于是他命商人江起镨下江南去爲他挑選幾個“瘦馬”。江起镨不敢怠慢,花巨資買下幾個美女,然後帶著她們向弘瞻要錢。

誰知弘瞻花銷大,手頭很緊,一時間拿不出錢來。債主催債,即使王爺的臉上也挂不住。弘瞻突然想到自己有個名叫高恒的朋友,此人官居兩淮鹽政。兩人沆瀣一氣,私下裏做著走私人參的生意。

要知道,人參買賣乃是皇家壟斷,售賣的錢財都是直接進入皇帝的小金庫的。弘瞻惦記上皇帝的錢袋子,可謂是膽大包天。

弘瞻派遣王府護衛帶著江起镨到高恒處,讓他走私人參,牟利以償還欠債。不久後,江起镨的走私行爲被官府查獲,順藤摸瓜,最終查到了弘瞻頭上。乾隆得知此事後怒不可遏,決定徹查弘瞻的所有不法行爲。

最終調查發現,弘瞻經常利用自己王爺的身份,到處欺壓百姓,向他人購買奢侈品,從來都只花很少的錢,有時幹脆就不給錢。

爲了開煤窯,弘瞻強行搶奪老百姓的土地,造成老百姓失去土地流離失所,橫死街頭。

乾隆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對弟弟已經夠優待了,甚至給他發了雙倍的薪水。不知爲何,弘瞻竟然還是如此愛財。

更令乾隆震怒的是,弘瞻竟試圖買通軍機大臣阿裏衮達,想將自己的親信安插入軍機處。要知道,軍機處是朝廷中樞的中樞,是乾隆之禁地,豈容他人染指?

隨後,乾隆將弘瞻叫到面前,一筆一筆地跟他算賬。

當年,弘曕的生母謙妃壽辰的時候,乾隆既沒有加賜,也沒有祝賀。弘瞻怒形于色,竟寫詩諷刺乾隆。乾隆毫不客氣:“你明明如此有錢,不思侍奉母妃,反而還向母妃索取財物,作爲人子能夠這樣嗎?”

隨後,乾隆又提起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初五,弘瞻在圓明園失火時的表現。當時諸王公皆趕來救火,而弘瞻明明住在圓明園附近,不僅不來救火,而且還最後一個到場。當時,他一直都在嬉皮笑臉,絲毫沒有將哥哥的安危放在心上。

還有一次,弘瞻和弘晝向皇太後請安,在太後座旁膝席跪坐。誰知此處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于是乾隆責備兩個弟弟“儀節僭妄”。最終乾隆皇帝給予了弘曕嚴厲的處罰。

新仇舊恨加在一起,乾隆決定革去弘瞻的親王爵位,降爲平頭貝勒,並永遠停俸。

弘瞻一生富貴,哪裏受過這樣的委屈。乾隆平時沒表現,沒想到對自己的錯事記得那麽清楚。

從此以後,弘晝閉門不出,變得郁郁寡歡。病由心生,年僅32歲的弘瞻一病不起,眼看著就要一命嗚嗚了。

這回輪到乾隆慌了神了,他趕緊親赴弘瞻的住所看望。面對哥哥的好心勸慰,弘瞻強撐病體,想在被褥裏向乾隆下跪。

弘瞻再怎麽犯錯,也是乾隆的弟弟,也是乾隆看著長大了。看著弘瞻一副奄奄一息的樣子,勾起了乾隆的手足之情。在這一刻,乾隆才脫去皇帝的面具,重新成了一個哥哥,他握著弟弟的手,流著淚說:

“我對你只是想暫時懲戒一下,以改變你的脾氣,想不到你會因此得這樣重的病。你好好養病,爵位我會給你恢複的。”

然而乾隆的關心並沒有挽回弘瞻的生命,自知大限已至的弘瞻對家人說:

“現在我終于可以死了。”

君無戲言,乾隆果然恢複了弘瞻的爵位,但這並不能拯救弘瞻的生命。乾隆萬分悲痛,親自寫詩镌刻在墓碑上,表達了自己的悔恨之情。

其後,乾隆雖然下诏恢複了弘瞻的爵位,但仍沒有留下他的命。弘瞻的去世,讓乾隆大受打擊。

康熙時期,九子奪嫡,鬧得不可開交。雍正與八阿哥、十四阿哥等人手足相殘,乾隆雖然年紀輕輕,但也是親曆者。乾隆繼位後,一直想避免這樣的悲劇。因此乾隆對自己的兄弟極好。

但是天家無情,乾隆與弘晝、弘瞻首先是君臣,其次是兄弟。而兄弟與君臣的界限不甚明了,誰又不能保證不犯忌諱呢?前文也提到,弘晝、弘瞻只是不小心跪錯了地方,壓到了平時乾隆跪的位置的一小點,就招致了乾隆的雷霆震怒。在如此高壓的環境之下,弘晝和弘瞻又如何能感到幸福。

因此弘晝沉迷于給自己辦喪事,以荒唐來度過余生;而弘瞻則迷上了斂財,以賺取孔方兄而自娛。

封建皇權之下,哪有什麽骨肉親情。最終,乾隆還是沒有避免其父雍正的悲劇,兩個弟弟一個瘋,一個早死。即使追悔終生,也沒有任何用處。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