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向“智”而行航運業開啓新質生産力時代

現代物流報 2024-04-03 11:57:15

文 / 現代物流報全媒體記者 孫輝 韓瑩 綜合報道

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不僅是加快建設智慧交通的先行領域,也是交通運輸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運輸部發布的《關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設的意見》提出25項具體任務,明確到2027年,全國港口和航道基礎設施數字化、生産運營管理和對外服務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這將進一步加快推動我國航運業數字化轉型,實現交通運輸業高質量發展。

基礎設施“加數” 航運發展“提速”

作爲優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設是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環節,也是交通運輸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交通運輸部印發的《關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7年,全國港口和航道基礎設施數字化、生産運營管理和對外服務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並提出25項具體任務,助推我國航運業數字化發展。

我國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設進展如何?進一步提升行業智慧化水平應從何處發力?記者進行了采訪。

自動化技術水平和應用規模水平等位居國際前列

東海之濱,岸線綿延。甯波舟山港梅山港區集裝箱碼頭,汽笛聲陣陣,遠洋巨輪列隊入港,橋吊作業有條不紊。

高效運轉,得益于智能改造。步入梅東公司大樓,一座數字化港口清晰顯示在可視化系統大屏上:3公裏外,50多米高的橋吊駕駛室內空無一人,只需“遠控大腦”下令便能輕松抓放箱體;黃色圖標對應的堆場集卡,則可通過“5G+北鬥”實現實時調度。“2016年開啓智能化之路以來,梅山港區一步一個腳印。”甯波舟山港負責人介紹,如今梅山港區已擁有全球最大規模遠控自動化設備集群,能夠支撐千萬箱級碼頭作業;預計今年6月,由國家電網浙江電力投建的風光儲一體化項目,將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綠電智慧化將有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視線西移,黃金水道上,長江幹線2688公裏航道實現電子航道圖全覆蓋,漢江、贛江、信江等支流2051公裏航道電子航道圖已建成……方寸繪大江,手掌納山河,數字化有力支撐長江航運發展。

從點到線及面,“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逐步成爲水運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名片,一些領域已實現‘領跑’。”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負責人說。

看港口,自動化技術水平和應用規模保持領先。目前,我國已建成18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建(含改造)自動化碼頭27座,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已建和在建規模均居國際前列。同時,全面掌握自動化碼頭設計建造、裝備制造、系統集成和運營管理全鏈條的關鍵技術,基于5G技術的新一代自動導引車、無人集卡等智能運輸設備率先投入應用。

看航道,數字化、智慧化進程不斷加快。智慧船閘總體技術水平位于國際前列,通航調度、安檢、監測、運維、服務智慧化水平不斷提高;已建電子航道圖裏程達1.7萬余公裏,發布裏程超5700公裏;部分內河高等級航道可實現航標、水位、航道工作船等基本要素在線快速采集和自動化、實時化、立體化監測。

有序推進港口生産、航道養護等智慧化

在上海港,貨物裝卸已全部實現遠程操控,自動導引車等智能運輸設備得到規模化應用;在黃骅港,堆取料機、翻車機實現遠程控制,抓鬥門機等自動化改造也逐步應用;在西江航運幹線、嘉陵江等跨省份航道,通航建築物聯合調度成爲可能。

“目前,我國部分港口和航道的設施設備相對落後,總體生産運營效率仍有待提升。”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負責人說,“從全國來看,各地區港口和航道智慧化水平還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以港口爲例,上海港、青島港、甯波舟山港等國際樞紐海港的智慧化建設進程相對較快,但相當一部分沿海港口還有差距,內河港口智慧化建設的廣度和深度總體與上述港口差距更大。

針對上述問題,《意見》要求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立足港口和航道發展條件及功能定位,盡力而爲、量力而行,科學確定建設重點與路徑。

同時,《意見》明確了相關任務要求——

在港口方面,聚焦推進生産智慧化。加快推動上海港、天津港、青島港等具備條件的國際樞紐海港和內河港集裝箱碼頭自動化建設或改造,加快推動秦皇島港、唐山港、黃骅港等具備條件的幹散貨碼頭“翻”“堆”“取”“裝”“卸”等全流程自動化改造。同時,推進港口岸電信息系統建設,鼓勵清潔能源多能互補及設備叠代升級。

在航道方面,重點推進養護智慧化。推動長江幹線、西江航運幹線、京杭運河等建設完善航道智慧養護管理系統,全面推廣航標遙測遙控、水位遙測遙報技術應用,推進高等級航道船閘智慧化升級。

在推進航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意見》還提出要加快長江幹線、西江航運幹線、京杭運河以及水網地區高等級航道智能感知網建設,提升其他內河高等級航道的限制性橋梁河段、重點灘險河段、通航建築物等智能感知水平。

港口和航道信息基礎設施能級水平有待提升

加快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設,夯實數字底座是重要基礎。需要通過強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爲港口和航道的智慧化生産運營管理服務提供安全高效可靠的基礎支撐。

在大連港,通過設置多個室內外環境監測點,全面集成碼頭相關的水質、用能、空氣質量、氣象等環境要素數據,有力助推港口綠色發展。在長江航道,幹線基本形成全面覆蓋航標、水位、船舶、地形等要素的智能感知網,航道條件大幅提升。

“從全國範圍看,港口和航道信息基礎設施能級水平還有待提升,數據資源整合和綜合治理力度仍需加大。”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負責人說。以長江航道爲例,盡管信息化推進較快,但仍存在行業數據共享不暢等問題。此外,航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軟件功能無法滿足應用需求,亟待升級完善。

《意見》提出,推進港口和航道智能感知設備部署應用,加快重要港區和高等級航道智能感知網建設,推進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同時,提升行業數據共享水平,推動打造數據、服務、算法爲一體的“數據大腦”。

“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不僅是加快建設智慧交通的先行領域,也是交通運輸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負責人表示,作爲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下一步將推動建設一批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示範項目,深化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加快推動航運數字化轉型。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韓鑫

關注

如何寫好“智慧港口”這篇文章?

在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上,笛鳴聲聲,船只來往不休,生産作業行雲流水,但卻看不到一個工人,所有機械設備都在系統的調配下自動運行,生産作業全流程實現了智能化、無人化。

據了解,這裏一年大約裝卸3000萬個集裝箱,相當于平均每秒吞吐近1個標箱,如此大的裝卸體量和強度,讓“快節奏、高效率、智慧化”成爲這裏的關鍵詞。“作爲沿黃流域最經濟便捷的出海口,怎樣寫好‘智慧港口’的文章,以科技創新推動青島港高質量發展,幫助港口設備和生産系統同步協調、自動高效地完成任務、提升管控效率和經濟效益、實現安全‘零’事故、降低遠程控制改造成本和門檻等是十分重要的課題。”青島港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1月1日,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三期)在裝船作業中的橋吊平均單機作業效率達每小時60.2個自然箱,第十次刷新裝卸效率世界紀錄,成爲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和首個“氫+5G”智慧綠色碼頭。

得益于不斷優化裝卸作業流程,壓縮船舶靠離泊時間,提升泊位利用率及生産效率,青島港2022年毛利較2019年增長52%,營業收入增長58.4%。2023年上半年,歸母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10.9%,位居A股上市港口第二名。“ 新質生産力的特點是創新。自主創新,走的是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做的是前人沒有做過的事。創新路上難免困難重重,但唯有不畏艱險逾越這座‘高山’,才能促使傳統産業脫胎換骨,産生質的變化。”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修方強表示。“青島港當前已將科技創新融入港口建設的各個環節,在吞吐量、運輸效率、綠色環保及服務等方面實現巨大提升,助力生産力發展。”青島港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青島港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以碼頭生産智能化發展新質生産力,將打造最先進、最安全的世界一流糧食碼頭樞紐中心,趕超世界最先進的糧食碼頭;綜合國內外先進大宗幹散貨碼頭建設經驗,打造國際領先、世界一流的新一代大型幹散貨數智碼頭;突破裝卸、運輸、堆存全流程自動化關鍵技術,首創紙漿全流程自動化作業新模式;錨定“數智化管控、本質化技術保障”,構建世界一流的液體散貨安全防護體系,進一步提高港口安全管理水平和生産服務效率。

3月7日,全國首個港航物流數據交易中心——甯波航交所港航物流領域數據流通平台(交易中心)正式上線。“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較全面的數據就可以讀懂全球數百港口生態,也會爲企業感知全球港口熱點信息並提供決策依據。”有業內專家告訴記者。

據了解,目前甯波航交所港航物流數據流通平台(交易中心)已集聚了包括全球港口數據,船舶停靠、船舶檔案、船舶位置軌迹等全球船舶數據,進出口貿易、大宗商品等國際貨物數據,並上線了由國內外衆多港航物流領域知名數商開發的數據産品130余個,包括國際貿易、散貨航運、港航信用、大宗商品、國際集裝箱航運、船舶、港口等8大類,覆蓋全球港航物流領域。

業內人士表示,信息技術的發展爲港口管理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爲了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港口運營模式也在不斷創新,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AI)等技術的應用,港口可以實現更精准的貨物追蹤、更高效的資源配置和更智能的決策支持。

連雲港也在已有智慧港口建設成果基礎上,通過取長補短方式加快推進“E港通”平台建設,努力打造“一站式”口岸智慧服務品牌。

在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數字化調度中心的超寬屏上,遠在4000公裏外的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工作人員正在對一列剛剛駛入場站的連雲港中歐班列進行卸車作業。

依托調度中心的超寬屏幕,工作人員便能夠對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及無水港的接發車數據、實時運轉情況了如指掌,讓兩個國際物流場站信息及時互通;有關港口生産經營的各項最新數據也能同屏顯示,真正做到“一屏通曉全港”。

得益于大數據中心的技術支持,技術人員在實體設備上加裝攝像頭、感應器,利用軟件程序全過程錄入實體運行期間産生的相關數據,讓海量數據呈現在屏幕上。

不僅如此,依托電子數據交換(EDI)中心、口岸海鐵聯運信息平台等數據共享資源,連雲港主動對接國家貿易單一窗口,打造功能性倍增的連雲港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彙集廣大客商、船貨代企業、口岸各單位和港口業務數據,讓大數據中心真正成爲智慧港口的“大腦”。“當前,我們正在加大硬件和軟件投入力度,全力推動位于新海岸大廈的‘大數據中心’核心——主數據中心建設。”連雲港港口控股集團戰略投資部副總經理吳治明表示。下一步,連雲港港將著力構建港口市場營銷的數字化信息平台、港口一站式客戶服務數字化管理平台等智慧港口智能應用系統,向生産運營全面數字化轉型進發。

來源:《中國水運報》

作者:馬榕蔚

聲音

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水運局局長李天碧:

交通運輸部將海運業作爲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先行領域,堅持數字引領、智慧賦能,積極推進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設,示範推進智能船舶發展。未來,將進一步發力,加強技術創新融合,夯實智慧航運發展基礎;加快拓展應用場景,激發智慧航運發展動能;完善港航智慧物流體系,推動智慧航運成果交流互鑒。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數據應用事業部副總經理杜靜波:

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對航運數字化的發展方式、關鍵技術、發展路徑、發展目標提供了指導。交通運輸向智能化方向轉型,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航運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結合愈加緊密。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徐洪磊:

加強智慧航道頂層規劃和制度研究,推進幹支聯動的智慧航道部省共建工程,構建國家級、水系級、省級內河航道網運行管理和服務體系,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國産化解決方案,打造多元投入的智慧航道生態共同體。下一步,智慧港口通過信息共享來反哺生産業務,打通“港-航-船-貨”之間的鏈條,逐步構建內河港航生態體系;通過信息化的應用,推動集團生産管理效能的顯著提升,形成以湖北港口集團爲核心的統一服務中心的能力。

相關閱讀

交通強國專項試點在河北港口集團啓動

本報訊 近日,“更高水平智慧綠色幹散貨碼頭示範應用”交通強國專項試點任務在河北港口集團啓動,將探索有效提升煤炭、礦石等專業化幹散貨碼頭智慧、綠色建設水平的方法,爲帶動港口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試點項目由交通運輸部水運局組織,河北港口集團牽頭實施,與國內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深度聯合攻關,以智慧和綠色爲抓手,以專業幹散貨碼頭爲對象,深挖當前智慧、綠色港口建設中的短板和問題,重點研發自主可控的碼頭生産操作系統(TOS),研究應用碼頭裝卸儲運作業全流程自動化控制技術、大型裝卸設備在線監測和智能運維系統等,推進專業幹散貨碼頭用能結構優化、綠色港口環境監測與汙染防治等工作。

爲爭取試點落實落地,河北港口集團認真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河北省委省政府、交通運輸部工作要求,實地調研河北“三港四區”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發展規劃等,聽取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行業重點企業以及學會協會的意見,總結自身技術與管理優勢,吸收外部經驗,圍繞幹散貨碼頭建設運營中的核心技術與關鍵環節,制定了“更高水平智慧綠色幹散貨碼頭示範應用”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全力打造專業幹散貨碼頭大型裝卸設備智能化作業示範區,在技術創新領域實現數量與質量的突破,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港口生産的全面深度融合,打造國內一流智慧港口。同時,以秦皇島港東港區“五星級”綠色港區爲引領,全面推動專業幹散貨碼頭綠色轉型發展,打造幹散貨碼頭綠色港口樣板。

來源:中國水運網

作者:孫菲

建設智慧港口 天津港集港貨車試點統一管理

本報訊 聚焦港産城,加快建設智慧、綠色、樞紐港口。4月1日開始,天津港在遠航碼頭試點集港大貨車線上管理,把港口生産的智能化從碼頭向全港區、全物流環節延伸,更好服務貨主,提升效率。

目前,天津港港區內每天都有超兩萬輛貨車,承擔著碼頭貨物的集疏運業務。其中大多都是來自港口客戶和物流企業的社會車輛,運輸範圍覆蓋河北、山西、河南、內蒙古等地。今年,天津港計劃將這些社會車輛,納入智慧管理平台,推動港航生産經營全鏈條智能化。4月1日,遠航國際公司率先試點,上線了移動端配送系統,利用電子圍欄、智能卡口等技術,將15公裏範圍內的社會車輛都納入平台,幫助貨車選擇集港路線和堆場位置,減少等待時間。

APP上線之後,還打通了港區內500多家客戶的貨源信息,系統幫助貨車和貨物自動匹配,實現貨車的高效利用。

今年,天津港將繼續在冷鏈、大宗貨物和集裝箱等貨類碼頭更多試點,擴大系統覆蓋範圍。

來源: 天津廣播電視台

作者:張楠 肖飛凡

《 現代物流報 》( 2024年4月3日 7版)

0 阅读:2

現代物流報

簡介:全國物流行業公開發行的專業報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