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林聖彩:尋覓卡路裏限制的長壽之路丨青聽

猛犸視頻 2024-04-12 10:35:29

追求長生不老,自古就是人類最深切的渴望。隨著越來越多生物密碼被現代科技破譯,更多人健康活到100歲的願望是否能實現?我們應該怎樣科學善待自己的身體?“中部崛起 對話院士”推出第二期《青聽》對話中州實驗室主任林聖彩:尋覓卡路裏限制的長壽之路。

二甲雙胍,中國一億多糖尿病人的降血糖“神藥”,無數患者從中受益。而它的“封神”之路,除了能降血糖,還因爲它有多方療效:減重、抗腫瘤、改善認知功能等。等等,真有這樣的神藥嗎?吃了能抗衰老?還能減肥?我能吃嗎?

林聖彩:我們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可以用這張圖來解釋,就是這二甲雙胍。二甲雙胍它借了我們這條通路來激活AMPK。我們發現在葡萄糖低的時候,這個酶(aldolase)它沒有底物吃的時候,沒有底物可消化的時候,它就能夠使得蛋白質複合體改變,就把它(AMPK)激活了。AMPK的激活與長壽有關,在無數次的科學證明已經證明了的。就比如說,煉丹、坐禅、通過饑餓到達極樂世界,使得代謝平衡,會健康長壽的意思。

一、長壽之謎

千百年來,追求長生不老,一直是渺小的人類同神秘的自然一邊抗爭一邊融合的不懈追求,然而曆代帝王嗑盡丹藥,最終也沒能覓得真法。數千年後的今天,幹預衰老是否成爲可能?腫瘤會不會治愈?未來的中州實驗室能不能幫我們活到100歲?目前進展怎麽樣?都是我關心的問題。

青林:您一天只吃兩頓飯?

林聖彩:吃超過兩頓絕對是不對的,當然了有些人如果不吃早餐會頭暈,這種人不適合。

青林:要因人而異。

林聖彩:但是一天吃沒有必要超過兩餐。

青林: 所以像網絡上有一些16+8的那種?

林聖彩:對,我們就推崇,甚至周末如果有一天不吃也可以,或者吃一餐也可以。說起這個我很激動,因爲似乎大自然有個密碼在裏邊,一定要餓,餓的過程中産生的生物反應,它會促使長壽因子提升。從分子機制來說,我們研究的是最前沿,一次一次發現饑餓會長壽,會促進健康。

青林:如果說我們現在想要健康長壽,或者是我們能控制自己的身材,有什麽科學的做法嗎?因爲現在網上的說法太多了。

林聖彩:科學說法你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說我剛才講的碳水的問題,你絕對不能聽網上說不吃碳水化合物,那會死人的,什麽生酮食物也會是劇毒的,絕對不能聽這些東西。那麽第二個低糖,人家說紅肉不好的,白肉不好的,還有植物油好,植物油不好,膽固醇不好,天天反反複複。反正整體上還是回到一句話,簡簡單單地吃,天底下沒有補的東西的,你均衡地吃都是補的東西。

青林:所以您的建議就是少吃。

林聖彩:少吃,但是要科學地少吃,因爲不知道爲什麽它(AMPK)一定要由我發現的通路激活才會長壽,這個密碼我們還在解。

葡萄糖,聽起來很平凡,我們吃的米飯、饅頭都會被消化産生葡萄糖。但是研究發現,葡萄糖除了是能量來源之外,還有信息性,它的水平高與低會控制我們的身體健康,甚至壽命的長短、癌症的發生都跟它(葡萄糖的信息性)有關系。

林聖彩:我們已經有一個天然産物,也是通過這個入口把它AMPK給激活了,我們也找到了這個藥物能夠使得酶(aldolase)不跟葡萄糖結合,模擬饑餓已經有(發現具有)治療肝癌的效果,我們天然産物很快就要准備上市了。

青林:這個是在河南已經研制了。

林聖彩:在河南研發,我們的團隊大部隊還在廈門。

青林:我們什麽時候能看到?

林聖彩:盡快,希望7月1號就能見到,這可是個真要震驚世界的大新聞。

林聖彩:我們有兩篇文章在世界最頂級的雜志上,一個故事寫了兩篇文章,現在正在修稿。我們已經找到天然的産物,也借我們的通路來延長壽命的,天然的我們體內已有的産物。發現完以後我開玩笑說徐福可以回家了,秦始皇派去的徐福,真的,我們這個産品一旦推向市場,就是說徐福可以回家了,秦始皇找到了長生不老藥。

青林:它可能會爲我們將來延長壽命,抵抗腫瘤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林聖彩:對,特別是對腫瘤治療,沒有殺傷力的藥來治療腫瘤,這將是一場革命。

青林:我們也看到一些科普的文章,說我們一個人的代謝它跟腸道菌群是有關系的,這個也是您研究的領域。

林聖彩:我們已經發現有影響了,腸道微生物的作用是太可怕了,它會影響所有的一切,所以你的身體決定了腸道微生物,它腸道微生物會反過來控制你生理各方面的生理過程,以後我們再研究這個。

二、中原之緣

2022年3月,林聖彩院士受聘河南大學,隨後他的妻子李蓬院士出任鄭州大學校長。“夫妻院士共同助力河南高等教育”在國內高教界絕對是一段佳話。

青林:是什麽樣的原因把你引到河南了,其實您的整個生活工作經曆跟河南其實關系並不大。

林聖彩:這個說來有意思。河南大學讓我感動了,我一般是不去不去兼職的,但是我去雲南開會,等我做完報告出門,有校領導5個人在圍著你,我說天底下只有三顧茅廬,哪有五顧茅廬的,所以我就不好意思就接受下來去幫忙發展生物醫學,所以有點機緣巧合的感覺。

青林:跟李蓬院士沒有關系嗎?

林聖彩:沒有,應該說反過來是我先跟河南有交集。

青林:其實您剛才說您是沒有想到它的基礎是比較弱的,是出乎您意料的,成立中州實驗室最開始的它的緣起是什麽?

林聖彩:反正我是被河南大學的醫學口引去的,所以我們現在的大學的評估也好,或者真正的質量也好,就需要醫學研究。只要離開了基礎醫學研究,這個大學你辦得再優秀,也不可能成爲世界級的優秀的大學。

在中州實驗室,“代謝”是唯一的核心關鍵詞。林聖彩院士研究的代謝穩態調控是生命科學的重要問題,它關乎重大疾病診療和人民健康水平提升。而實驗室另外兩大科研方向,是從植物入手,試圖解開代謝密碼,影響我們的生活。

林聖彩:我們就是研究生物醫學,生物醫學就我剛才講的,包括如何感知饑餓,糖尿病如何發生,我們如何去治療糖尿病肥胖症等等,這就是生物醫學,生物醫學的研究就是人體的這些各種各樣的跟疾病相關的分子機制。那麽另外一個方向就是農業生物,農業生物就研究植物如何應對逆境,比如說幹旱。然後另外一方面就農業智造,就是智慧的智,改良品種,改良産量與品質。我們農業部分是一個一流學科,在國際頂級刊物發表了好多篇文章,對固氮、光合作用以及對逆境的反應做了一系列重要的工作,都發表在世界頂級雜志上。

生物代謝過程調控與適應,研究的是植物在惡劣環境中,是怎樣進行自我調控與適應的。解鎖了生命隱藏的這些密碼,我們就可以進入到“生物代謝途徑優化與智造”環節了。比如,利用現代生物科技手段,改良種質資源,發展出更高産、更優質、更節水、更節肥的作物品種,這也就是“藏糧于技”,保障糧食安全。又比如,利用微藻、酵母這些生物來制造更天然的化妝品,代替傳統的化學合成。

青林:像您說的這些真的將來轉化之後,它應用之後我們能感受到什麽?

林聖彩:感受到農業産量升高,還有農業的産品品質升高,大豆蛋白質含量高,在海南(我們)也有農業基地都在改良品種。

三、成長之路

從古至今,人類對生命的思考與探索從未停止,就像π等于3.14159,沒被發現之前,我們都會畫圓,卻不知道圓周率是多少。生命科學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一些規律終究有一天會被發現,但是不可窮盡,我們已知圈越大未知圈就會越大,這可能就是林院士告訴我,他要一生懵懂的原因。

青林:我聽到一個評價說,本來安靜的廈門大學,您的歸來就像一個公牛進瓷器店一樣,我也想問,您看像河南這個地方,我相信您能感受到它作爲一個中部省份,它是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個性的,您會把您的這種個性帶到中州去,把他也撞得噼裏啪啦嗎?

林聖彩:一定會的,但是不太一樣一點,就是因爲我們河大的發展整體上的起點還低了一點,我們要求不高,帶有情懷,另一種情懷,先把他扶起來再說。我們河南大學的基礎研究還是有點薄弱,所以我們希望這個苗培養完之後,直接移植到河南大學去。

青林:就是現在很多河南大學的學生是在廈門,廈大的?

林聖彩:對,先放在廈大培養,然後再送回去。我們國內的科學,工科天天蓬勃發展,理科還是難,理科需要耐得住寂寞。

青林:未來的中州實驗室有沒有可能會幫助我們健康地活到100歲?

林聖彩:100歲不困難,因爲人理論上應該能活130左右,活100歲不遙遠。

大象新聞記者:杜青林、栗鑫、田穎、葛松松、牛雯、于金琛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