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施密特問毛主席如何看歐洲局勢,主席一番評價日後果真應驗

南書房 2024-04-27 15:44:15

2015年,前西德總理施密特去世。在衆多德國領導人中,尤其是德國統一之前的領導人中,施密特是對華最友好的德國領導人,他是第一個訪華的德國領袖,他一生受到我國五代領導人的接見,同時他也是毛主席唯一接見過的德國領導人。

施密特晚年在一次采訪中提到:“1975年,我得到了毛澤東先生的接見,那一年,毛先生雖然身體不是很好,可他的頭腦依舊非常清醒,現在來看,他當時對歐洲局勢的判斷,是無比正確的。”

一、西方各國改變對華政策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由于蘇聯霸道地想在中國領海設立兩國共管艦隊等特殊原因,原本友好的中蘇兩國,關系開始惡化。

此時的國際社會,美蘇爭霸是國際“主旋律”,1969年中蘇兩國在珍寶島爆發沖突之後,美國看到了中國制衡蘇聯的價值,更爲重要的是,一場場戰爭,讓美國精英層明白,中國崛起已不可阻擋。

而要想在美蘇爭霸中取得勝利,中美聯合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項,至少來說,不能讓中國成爲美國的仇敵。

步入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後,尼克松總統開始秘密和中國進行政治外交對話。

1971年,在尼克松總統授意下,總統特使基辛格,經巴基斯坦秘密訪華。

1972年,尼克松總統攜夫人親自訪華。對于美國表現出來的善意,新中國也表示出了很大程度的誠意,毛主席和尼克松會談了幾個小時,在一些問題上,兩國達成了一些共識。

至此,中美兩國關系得到大大緩和。

作爲西方世界的“領頭羊”,美國的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各國的風向標。尼克松訪華之後,西方各國也開始紛紛改變對華政策,如英國和澳大利亞都是在1972年,和中國建交的。

二、第一個訪華的德國領袖

就在尼克松訪華七八個月後,西德和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75年10月底,時任西德總理的施密特,成爲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受到毛主席接見的德國領導人。

施密特訪華,除了要和中國建立良好關系之外,他更想見見改變中國的毛主席。

施密特和基辛格是好朋友,從基辛格那裏,施密特對毛主席已經有了一個大致上的了解,基辛格告訴他,毛澤東先生是一個有著非凡政治眼光,和遠大政治格局的領袖,和他會談,受益匪淺。

在施密特看來,毛澤東先生實在太偉大了,朝鮮戰爭的勝利,新中國的慢慢崛起,讓施密特看到了一個有著大魄力的偉大領袖,于是,來到中國之後,施密特第一時間提出想和毛主席進行政治對話。

此次訪華,施密特很顯然是非常重視的,在訪華代表團中,有外交部長、國務秘書等多個政府要員。

按照慣例,這種外交會談,應該是周總理接見他們的,然而,一則因爲施密特要求見毛主席,二則周總理此時的身體,已經惡化到了走路都不能夠,說話都困難的地步。

事實上,此時毛主席身體也非常不好了,走路都很是困難,一部分領導人建議毛主席取消這次見面,可毛主席拒絕了。

盡管毛主席走路非常困難,可他仍然和德國代表團衆人一一握手。

施密特後來回憶道:“盡管毛澤東先生說話有些困難,可他的頭腦是異常清晰的。”

和施密特握手合影之後,毛主席非常幽默坦蕩地提到,現在他的腿不聽命令了,說話也不利索。

三、毛主席一番話讓施密特變色

施密特和毛主席討論了西歐和蘇聯的政治關系之後,他突然提出了一個有些刁難毛主席的問題:“主席先生,請問你對當前歐洲局勢怎麽看。時下,歐洲各國正致力于建立政治經濟共同體,我個人認爲,歐洲在未來,將會成爲一股能夠和美蘇抗衡的力量。”

施密特的確是一位出色政治家,不少人指出,他的政治能力不輸于西德首任總理阿登納,多年來,在施密特領導下,西德一直在美蘇兩國間遊刃有余。就在不久前,他和法國總統一起發起歐洲八個重要國家領導人會晤,可以說,歐洲共同體的發展,施密特功不可沒。

而施密特之所以會有如此一問,這一切自然是有原因的。

二戰之後,原來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徹底沒落,幾千萬平方公裏的殖民地紛紛獨立,時下的英國似乎成了美國的小弟。

法國在二戰中,被德國打得直接投降,一場二戰讓法國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法國殖民地同樣紛紛獨立。

德國更不用說了,作爲戰敗國,統一的德國,硬生生被一面柏林牆分爲西德和東德。蘇聯的兵鋒更是直指西德城下,在這種國際形勢下,歐洲各國認識到,唯有聯合起來,才能恢複往日的大國地位。

毛主席聽完施密特的話,短暫思考了一會兒說道:“總理先生,歐洲各國還是太弱小了,更爲重要的是,各國很難做到真正統一,哪怕歐洲各國能夠成立一個所謂的共同體,但在未來,這個共同體也很有可能,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出現矛盾,甚至是會出大問題的。”

毛主席認爲,歐洲哪怕聯合起來,也很難真正做到一條心,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私心,再則,一場二戰,讓各個國家之間有著不小的矛盾,比如說德國和法國。

更爲重要的是,美國要想實施其全球影響力,歐洲是美國最爲重要的一塊戰略要地,他們可以幫助歐洲恢複經濟,他們可以提供馬歇爾計劃,但他們不會容許出現一個鐵板一塊的歐洲,因此,對于歐洲所謂的共同體,美國肯定會向其內部施加影響力。

不過,毛主席強調到,歐洲共同體也許很難真正做到和美蘇抗衡,不過,道路再艱難,還是要走下去,不管如何,聯合起來的歐洲,還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毛主席一番話,讓原本信心滿滿的施密特,臉色變得非常難看。毛主席這番話,在日後的確成爲歐洲噩夢,也成爲了曆史事實。

東歐巨變後,歐洲共同體後來的組織歐盟,雖然成員國越來越多,可是由于各國經濟發展不一,經濟訴求等各種立場不同,這導致了歐盟內部各國矛盾重重。

另外,歐盟是德國法國牽頭成立的,具體哪個國家說了算,這也成爲一個不小的難題。

多年前,英國的脫離歐盟,更是讓世界看到了歐盟的控制力實在很弱,事實上,歐盟處處可見美國的影子,美國在歐盟事務上的影響力不可小觑,一場俄烏戰爭,就可以可見一斑。

曆史證明,毛主席對歐洲事務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也許,這也是爲什麽西方世界如此崇拜毛主席的原因吧,要知道,哪怕到了今天,西方仍然有無數政治家和軍事家,在研究著毛澤東思想和他的軍事理論。

1 阅读: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