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3+N”新機制,構建“群防群治”人民調解新格局

上海黃浦 2024-05-18 20:41:16

“你們看他家裝的門,原來是向右開的,現在要換到往左開了。這樣弄,兩家一起開門,就要撞起來,弄不好還會有人受傷。我跟他說,他還不聽……”淮海中路街道的居民朱先生怒氣沖沖地對居委幹部說。原來,去年11月份,朱先生的鄰居王先生家裝修,在安裝大門階段,王先生更改了家門的打開方向,引起了朱先生的不滿,試圖阻止。雙方因此産生矛盾,並發生較爲激烈的爭吵。

居委幹部在“周排摸”走訪中發現了這起矛盾後,主動介入,通過研判,將它列爲“低風險”矛盾,並指派經驗豐富的調解員與朱某、王某取得了調解意向。

調解中,調解員充分發揮自身精通機械的優勢,說服在兩家入戶門呈90°的位置安裝一個設備,既能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又能不讓王某造成因改變入戶門而産生損失。很快,這起鄰裏糾紛就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化幹戈爲玉帛,雙方握手言和。

近年來,淮海中路街道積極推行“3+N”人民調解模式,有效推動公安警務、司法調解和律師力量主動深入基層,實現了矛盾糾紛“群防群治”。

處早化小,糾紛排查全域覆蓋

淮海中路街道目前已經在社區、樓宇、單位等領域建立起了覆蓋全面、聯勤聯動、群防群治的矛盾糾紛排查網絡體系。在社區內建立一支以居民區書記、調解社工、塊長組成的矛盾糾紛排查隊伍;通過走訪轄區居民、企業、行業場所等,聽民聲、察民意、全面收集各類苗頭隱患,聚焦鄰裏矛盾、家庭糾紛等重點事件,全方位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工作,提前謀劃針對性化解舉措。

嚴格落實,排摸頻次日周月季

街道完善糾紛排摸“日排查、周分析、月研判、季總結”制度,對轄區內矛盾糾紛情況進行總體分析部署,統籌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切實將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同時,還在社區層面重點排摸有關勞動關系、舊改征收、醫療糾紛、鄰裏糾紛、婚姻家庭等民生類糾紛;樓宇範圍注重物業管理、房屋租賃、金融投資、勞資欠薪、企業關停等商事糾紛;單位範疇重點關注涉政治、涉業務、涉群體、涉極端等重點矛盾。

分類處理,風險隱患精准研判

在對矛盾分類的基礎上,街道形成了相應的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對于“一般類”糾紛,主要在社區層面由社區民警、居委調解幹部和居委法律顧問共同調處;“關注類”“重點類”糾紛由派出所、司法所、律所共同參與,視情邀請街道相關職能部門參與;對于疑難複雜、矛盾突出的糾紛,派出所、司法所及時上報,協調提級調處等相關措施。

凝聚合力,糾紛化解三所聯動

街道第一時間與淮海中路派出所、律師事務所,協商並簽署“三所聯動”工作協議,建立聯絡員、季度例會、分析研判等制度,強化信息共享、工作交流。派出所組建糾紛調處室人民調解室,落實場地、上牆公示和值班調處制度;司法所配備兩名街道人民調解員參與糾紛調處;律師事務所指派兩名經驗豐富的律師負責值班調處,每周一、周四下午安排律師坐班接待。

根據統計,2023全年淮海中路司法所受理矛盾糾紛總數220件,其中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處理糾紛68件、居委調解委員會處理糾紛152件。截至目前,司法所共計調處矛盾糾紛135件,其中運用“三所聯動”模式調處轄區矛盾糾紛共計18件,案件類型包括相鄰矛盾、鄰避矛盾、醫患糾紛、租賃糾紛、工地工傷、勞動糾紛、治安傷害等。

記者 / 鄒嘉

編輯 / 樊陸佳

圖片 / 淮海中路司法所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

0 阅读:0